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Tocкa”這一俄語詞的細微含義

龜山:有關紐約的話題,在這里我想補充一點。“9·11”事件以后,我出于好奇心想看一些現場的視頻,于是在視頻網站上找了一些,諸如飛機撞向世貿中心大樓的,有人從大樓窗戶跳下來的,還有用CG[11]合成的撞擊大樓那一瞬間兩架飛機內部情景的,等等,看了很多這樣的視頻。

其中有一個視頻,是由一個年紀較大的女人和她女兒及看起來像是女婿的男人拍的雙子塔崩塌的瞬間,畫面極為震撼而有戲劇性,視頻中該女人一次又一次地喊著:“我的天!上帝啊!”

她的喊叫聲,隨著大樓的崩塌變成了帶著哭腔的聲音,那種哭泣聽起來很不尋常,就像世界末日來臨了一般凄惶。聽著那個聲音,再看到大樓崩塌倒地的畫面,我忍不住也哭了。這樣以視頻的方式體驗了雙子塔的悲劇,十年后又經歷了“3·11”東日本大地震,我想我的這雙眼睛已經看過了超出某種極限的慘痛畫面。在以自己的雙眼見識了這么多的事情之后,我就覺得,今后無論遇到什么事,可能也不會有比這更恐怖、更詭異的場景了。那么,耳朵又怎么樣呢?“3·11”東日本大地震后,我們的耳朵又體驗到了什么呢?實際上《我為何喜歡柴可夫斯基》一書的寫作,背后是有這樣一種個人興趣和問題意識在里面的。原本我就在思考的“鄉愁(nostalgia)”這一與連續性有關的問題,在“3·11”之后,對我來說變得尤為迫切。

實際上,剛才說我想補充一點時,與“鄉愁(nostalgia)”一起,“Tocкa”這個俄語詞也浮現在我腦海中。關于這個詞的意思,我想請沼野先生來說明一下。

沼野:好的。在眾多的西方語言中都可以見到的“鄉愁(nostal-gia)”是一個來源于希臘語的新詞,俄語中原本是沒有這個詞的。如果要在俄語中找一個意思相近的,就是“Tocкa”。日本人根據羅馬字母的發音讀出來,就成了“ToSuKa(トスカ)”,自明治時期就為人所熟知,北原白秋也用過這個詞。說到ToSu Ka(トスカ),可能很多人會想起意大利普契尼[12]作曲的歌劇《托斯卡》,實際上這兩個詞也確實經常被弄混,但歌劇中ToSu Ka(トスカ)是一個意大利人的名字,完全不是一回事。

“Tocкa”一詞,被認為可以很好地表達俄羅斯人特有的內心世界。葡萄牙語中有一個常用詞“saudade”,有鄉愁、憧憬、思慕等含義,“Tocкa”的意思與此相近,指的是俄羅斯民族特有的那種感覺、情感、精神狀態。翻開俄日詞典,其釋義有“憂慮”“憂愁”“無聊”等,但實際上這些詞無論哪一個都無法很好地把俄語的那個感覺翻譯出來。

契訶夫有一部短篇小說的名字就直接用了“Tocкa”這個詞。這里跟大家多說一句,雖然龜山先生現在是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譯者而揚名,但他年輕的時候對契訶夫也很有興趣,還寫過關于契訶夫的論文。

契訶夫的這部名為Tocкa[13]的短篇,書名的日文翻譯是什么呢?《悶悶不樂的蟲子》。現在的年輕人是很少用這樣的說法了,但其實高爾基也有一部題為Tocкa的作品,明治時期二葉亭四迷將其譯為了《悶悶不樂的蟲子》。據我所查閱的一些資料發現,這就是“Tocкa”最初的日文翻譯的用例,此后契訶夫的譯者們也沿用了這一說法(《契訶夫全集》第三卷,中村白葉譯,金星堂1934年;《新潮世界文學》第23冊,池田健太郎譯,新潮社1969年),而近年來的翻譯也全都套用了這一譯法(《契訶夫全集》第3冊,松下裕譯,筑摩文庫,1994年)。

我曾翻譯過一本《新譯契訶夫短篇集》(集英社2010年出版),那時我大膽地改掉了這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約定俗成的固定譯法,將其譯為“せつない(哀愁)[14]”。我覺得這樣比“悶悶不樂的蟲子”的譯法要易懂一些。就是說,在我的感覺中,“Tocкa”的意思更接近日語的“せつない(哀愁)”。

俄羅斯人在說“Tocкa”時,是處在怎樣的一種情感狀態呢?說起來,有點類似于一種非常強烈的憂愁——胸口揪得緊緊的,內心滿是哀愁,再加重一點的狀況就是一整天什么事都不想做,有時會覺得生無可戀,再嚴重的話甚至會想要自殺。因此俄語中會有這樣的說法,“如此‘Tocкa’,一顆心都要揉碎了”,“如此‘Tocкa’,猶似靈魂碎裂”。不可思議的是,還有一種說法,“Tocкa”的含義與上面的略有不同,比如“想念祖國時的‘Tocкa’”“思念的‘Tocкa’”。

“想念祖國時的 ‘Tocкa’”,是一種鄉愁之念,有“nostalgia”之意,“思念的‘Tocкa’”,指的是戀人不在身邊無比想念的心情,多少有一種甜蜜、陶醉的意思在里面。

因此,“Tocкa”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個是指那種會把人逼到心都要碎了,或是什么也不想做甚至想要自殺、或是借酒消愁等狀況的、具有極大破壞性的充滿恐懼的精神狀態;還有一個意思是,甜蜜地陶醉在對戀人的深切思念當中。

俄語的“Tocкa”一詞,就表達了這樣一種復雜而矛盾的情感狀態。所以說,這個詞語不簡單,足以讓人感受到俄語,或者說俄羅斯文化的深奧與博大之處。

龜山:謝謝。正如沼野先生所說,“Tocкa”一詞的翻譯是不容易的,它的含義很廣,很難用日語的某個單詞準確地表達出來,說,哎,就是它了。但反過來說,這也正反映了俄語中存在某種特殊的精神性、某種無法翻譯的東西。我覺得,俄語中的這種精神性,與日語的“物哀(もののあわれ)”[15]一詞在某些地方是有關聯的。

這點暫且不提,我覺得“Tocкa”是一種民族性的遺傳,是某種荷爾蒙分泌的結果,已經深深扎根于俄羅斯人的腦細胞中,是一種俄羅斯人特有的情感。如果把“思念祖國的‘Tocкa’”

理解為“思念祖國的‘せつない(哀愁)’”,那么它里面其實既包含一種痛苦,同時也有一種甜蜜之感。那么“Tocкa”與“nostalgia”有何不同呢?“nostalgia”原本是一個合成詞,是由“nosta(故鄉)”和“algos(痛)”合成的,意思是思念故鄉的痛苦之情,而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此生再無法踏上故土——它是有這樣一個前提在的,因此或許可以說,它里面的甜蜜之感就沒有“Tocкa”那么濃烈。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nostalgia(鄉愁)”一詞成為了我個人的一個興趣,天天琢磨它。說到其理由,還是與“3·11”東日本大地震有關。震災發生后不久的2011年4月,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西班牙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來日演出,在音樂會上演唱了日本的一首童謠《故鄉》[16]。我當時也作為觀眾在臺下聽了,“從前曾追趕野兔的那座山”……《故鄉》這首歌從來沒有像那一次那樣如此地打動我,我也再次體驗到,它竟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同時我也感覺到,有一種類似民族主義的情感在那些跟我一起聽他演唱的觀眾中蔓延。聽到《故鄉》這首歌時,音樂廳里幾乎所有人都掏出手絹擦眼淚。從“nostalgia”這個詞的含義來看,這背后,是所有人都有失去自己的家園和故土這一共同體驗。現實中(由于震災的發生)日本失去的雖然是東北地區,但這個東北地區,對當時在場的所有人而言都具有一種共通的象征性的意義。也就是說,失去了東北,對所有的日本人而言,就如失去了自己的故鄉,再也回不去了。這一點用“從‘nostalgia’這個詞的含義來看”的詞源來說,就是“algos(痛)”——人們所感受到的那種思念故土的痛。

音樂真的是一種很不可思議的東西,悲傷、美好等情感并不原本就包含在它里面,而是由聽眾自己所置身的情景所決定的。音樂自身不過是一些音符而已,而從中能產生怎樣的情感,與聽者內心的狀態是密切相關的。

《故鄉》這首歌所帶來的美好感受,一部分是歌曲使聽眾在內心想到了“3·11”以后的日本人所置身的狀況,以及經歷的那些悲傷,同時也包含了人們在面對這種狀況時無法言說的某種共有的情感。

從那以后,“nostalgia”這個詞在我心里的分量就越來越重。而這之前,我覺得它所表達的是一種負向的情感、一種應該對之進行否定的、不應該有的情感。自從在音樂會上聽多明戈唱了那首歌之后,我深深感受到,反而“nostalgia”才是一個人活著的證明,或者說,就像因無法再回家而傷心痛哭一樣,帶著某種痛苦憶起故土,這樣一種情感其實才是生命活動的根本。

“3·11”東日本大地震后,應該說,我們日本人的內心發生了一些改變。我覺得,是對生命的思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如果說“nostalgia”這個詞的里面就蘊含了這些內容,那么可以說,我逐漸開始感到,再也沒有比體驗到“nostalgia”這種情感更幸福的事了。

接下來沼野先生將如何繼續這個話題,我很期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龙市| 扶余县| 镇康县| 孟津县| 龙门县| 凌海市| 龙游县| 博客| 馆陶县| 山阴县| 斗六市| 蒲城县| 丰顺县| 阿巴嘎旗| 独山县| 耒阳市| 普陀区| 收藏| 宣汉县| 瑞安市| 霞浦县| 荔浦县| 闻喜县| 赤水市| 闻喜县| 韶山市| 西昌市| 卓资县| 苍山县| 大渡口区| 满洲里市| 新余市| 靖西县| 深水埗区| 缙云县| 东城区| 湖州市| 涡阳县| 南平市| 无棣县|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