鱔魚
滋補肝腎 養血固脫

古籍記載
據《本草綱目》記載,鱔魚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濕等功效。中醫學認為,鱔魚性溫,味甘,為溫補強壯之品,具有壯腎陽、補虛損、除風濕、強筋骨、止痔血等功效,適用于腎虛腰痛、四肢無力、氣血虧虛、消瘦、子宮脫垂、風濕痹痛等癥。
小暑前后的鱔魚營養最為豐富
民間素有“小暑鱔魚賽人參”之說,人們提到鱔魚更有“夏吃一條鱔,冬吃一棵參”的說法。夏季為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每年小暑前后的鱔魚體壯而肥、肉嫩鮮美、營養豐富,滋補作用最強,此時若食用鱔魚,可達到調節臟腑、強身的目的。
搭配山藥,益腎補虛、健腦益智
鱔魚搭配山藥炒食,能促進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有益腎補虛的功效。鱔魚中所含豐富的DHA和卵磷脂,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因此常吃能夠健腦益智。
鱔魚必須煮透才能食用
鱔魚雖然營養價值高,但必須煮熟透才能食用,因為鱔魚是顎口線蟲的宿主,在沒有煮熟或者完全炒熟的情況下無法完全殺死寄生蟲,從而引發顎口線蟲感染。人如果食用了未煮熟透的鱔魚,感染寄生蟲半個月后體溫會不斷升高,出現厭食現象,頸頜部、腋下、腹部皮下還會出現疙瘩。
死鱔魚應忌食
鱔魚宜現殺現烹,死鱔魚應忌食。因為鱔魚死后體內的組氨酸會轉變為有毒物質。食用后會出現組胺中毒癥狀,輕則頭暈、頭痛,重則呼吸急迫、心跳加快。
皮膚病患者慎食
凡是有瘙癢性皮膚病、淋巴結核、紅斑狼瘡等患者應慎食或忌食鱔魚。另外,有口渴咽干、唇舌干燥、便秘、尿少而黃等陰虛內熱者也需慎食鱔魚。
方·壹
鱔魚250克,大米50克,鹽適量。鱔魚去腸雜,切絲,洗凈;大米洗凈。大米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沸轉小火煮10分鐘,加鱔魚絲煮熟,加鹽調味即成。可補腎強筋、補氣養血。
對癥滋補
食少腹冷
頭暈目眩
身倦乏力

方·貳
鱔魚250克,雞內金6克,鹽、胡椒粉各適量。雞內金焙黃,研末;鱔魚去內臟,洗凈切段。將雞內金粉和鹽撒在鱔魚上,然后放入蒸鍋中,隔水蒸熟,取出后加胡椒粉即成。可溫陽益脾、消食健胃。
對癥滋補
食欲缺乏
脾胃虛弱
腎陽不足

方·叁
鱔魚絲350克,金針菇100克,鹽、料酒、醬油、蒜瓣、姜絲、蔥絲、水淀粉、油各適量。油鍋燒熱,放入鱔魚絲,加醬油、鹽、料酒,燒至鱔絲半熟放金針菇、姜絲、蔥絲、蒜瓣,燒至鱔絲熟透,用水淀粉勾芡即成。可養心補腎、清肝明目。
對癥滋補
用腦過度
頭暈目眩
過度疲勞

方·肆
鱔魚400克,板栗100克,姜片、蒜瓣、鹽、料酒各適量。鱔魚洗凈用熱水燙去黏液,切段,放鹽、料酒拌勻;板栗洗凈去殼。將鱔魚段、板栗、姜片、蒜瓣同放入鍋內,加水煮沸后轉小火再煲1小時,出鍋時加鹽調味即成。可填精養血、強健筋骨。
對癥滋補
腰腿無力
氣血不足
身體羸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