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勸威王
聰明人善于聯(lián)想,由此及彼。
據(jù)說,牛頓坐于蘋果樹下,發(fā)現(xiàn)成熟的果子落在地上,由此便發(fā)現(xiàn)了地球的引力作用。
瓦特因見開水的蒸氣將壺蓋頂起來,受此啟發(fā)而發(fā)明了蒸氣機。
舉一反三是聰明人的品質(zhì),古今中外一概如此。
齊桓公十八年(前357年),齊桓公田午逝世,其子因齊繼位,是為齊威王。這時,有個善于鼓琴的說客名叫鄒忌,他以鼓琴之事游說齊威王,用鼓琴的節(jié)奏來比喻“治國家而弭(安定)人民”的道理。齊威王十分高興,三個月之后便拜鄒忌為宰相,又將下邳(今江蘇邳縣西南)賜封給鄒忌,號稱成侯。
鄒忌一心輔佐威王,勸說威王獎勵群臣吏民進諫,主張修訂法律,監(jiān)督官吏,推薦選拔賢臣守衛(wèi)邊境,使得齊國的國力逐漸強盛。
鄒忌諷喻齊威王以納諫治國,是從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開始的。
鄒忌本是個美男子,身高八尺開外,容貌呋麗,楚楚動人。有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后,拿起鏡子,仔細端詳著,并問他的夫人說:“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長得漂亮?’’他的妻子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您長得漂亮極了,城北徐公怎么能和您相比呢?”鄒忌聽了將信將疑。又問他的妾說:“我和徐公相比誰漂亮?”他的妾馬上回答說:“徐公怎么能趕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一位客人來看望鄒忌,鄒忌和那位客人對膝相坐,攀談了許久,甚是融洽。鄒忌想道:“城北徐公,是齊國出名的美男子,那位客人肯定認識?!北汶S口問那位客人說:“我和徐公相比誰漂亮?”那位客人回答說:“徐公確實不如您漂亮?!?/p>
又過了一天,城北徐公親自登門拜訪鄒忌,鄒忌反復端詳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不如徐公長得漂亮。徐公走后,鄒忌拿著鏡子,又仔細看看自己,越發(fā)覺得自己不如徐公長得美。夜晚,鄒忌躺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思索著這件事,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自己的夫人說自己漂亮,是因為她愛慕自己;自己的妾說自己漂亮,是因為她怕自己;那位客人說自己漂亮,是因為他有求于自己。這些就是他們異口同聲曲意奉承自己的真正原因?!?/p>
于是,待到清晨,鄒忌馬上入朝面見齊威王說:“臣知道自己不如城北徐公漂亮,因為我的妻子愛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欲有求于我,所以他們都奉承我,說我比徐公長得漂亮。如今齊國地域廣大,方圓千里,城池有120座,大王的威風,天下皆知。朝廷中的大臣,沒有一個不怕您;四境之內(nèi)的百姓,沒有一個不有求于您;宮中的婦女,沒有一個不愛您,大王處在一片奉承聲中,由此看來,大王所受到的蒙蔽,實在太厲害了?!饼R威王聽廠,深表贊許,接連說:“對!對!”
于是,齊威王向全國下達命令說:“群臣百姓,凡是敢于當面指出我的過失的,受上賞!凡是敢于上書指出我的過失的,受中賞!凡是在街市上議論我的過失被我聽到的,受下賞!”命令下達后,群臣紛紛進諫,威王應(yīng)接不暇,擇善而從,并一一賞賜。幾個月之后,來宮中進諫的已經(jīng)寥寥可數(shù)了。一年以后,進諫者雖然還想說什么,但已無事可諫了。齊威王以納諫治國,國力很快就強大起來。燕、趙、韓、魏四國國君聽說齊國因納諫而強國,都來到齊國進行朝拜。這就叫作“戰(zhàn)勝于朝廷”,即坐在朝廷上就取得了對各諸侯國的勝利。
【簡評】
人貴有自知之明,人難全有自知。
春秋時,齊桓公拒絕名醫(yī)扁鵲為其治病,結(jié)果病入膏盲,一命嗚呼。究其死因,無自知者也。
三國末期,東吳孫晧偏據(jù)江東。此時司馬氏已經(jīng)滅蜀,三分天下?lián)衅涠6鴮O皓對自己面臨的危機全然不覺,整日沉湎于酒樂,不修武備,不圖強國,還夢想有朝一日滅掉晉朝,進入洛陽稱帝。究其亡國之因,無自知者也。
自知貴然而自如難。
人能看到自己的額頭嗎?能看到自己的后背嗎?能看到自己的后腦勺嗎?只有借助鏡子才能做到。
批評之語,不同意見,是幫助人認識自己的另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