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能觀人言行才是大智大慧

(戰國)呂不韋

修養自身同治理國家的道理方法是一樣的。現在許多人共同耕種一塊土地,速度很慢,是因為有辦法藏匿自己的力氣;而每人各耕一畝地,速度就快,是因為個人無法藏匿自己的力氣。君主也有田地,如果臣子同君主同耕一塊土地,那么臣子就有可能藏匿他們的私力,而君主就沒有辦法避開受累了。

凡是做善人的事困難,而任用善人的事就容易。憑什么知道這一點呢?人同駿馬一齊跑,那人一定超不過駿馬;而坐在車上駕馭駿馬,那駿馬就超不過人了。君主喜歡處理官吏職權范圍內的事,就如同人與駿馬一同奔跑,肯定在很大程度上趕不上。君主也有他所坐的車,只要他不離開這車子,那么眾多的善人就會竭心盡力了,阿諛奉承、邪惡奸巧的人就沒法藏匿他們的奸私了,剛強廉潔、正直淳樸的人就會競相策鞭飛跑起來了。君主的車,是用來載物的,明察了載物的道理,那么四方邊遠之地就可以擁有了。不懂載物的道理,仗恃自己的能力,矜夸自己的智力,教令下得多而又師心自用,這樣的話,各級官吏就會害怕、騷動,尊卑上下不成體統,各種邪惡一起產生,權威分散轉移,不能夠善終,不能夠施教,這是國家滅亡的風氣啊!

王良駕馬的經驗是,明察駕馬的要領,抓住馬的韁繩,從而四匹馬沒有敢不用盡力氣的。有能力的君主用來控制臣子的辦法中,也有“韁繩”。那“韁繩”是怎樣的呢?辨正名稱,明察職位,這就是治理臣子的“韁繩”。所以,根據實際明辨以求得真實情況;聽取言辭后弄明白它的類別,不讓它悖逆淆亂。名稱有許多不切合實際的地方,事情也有許多不正當的影響,所以君主不可不明辨君臣上下的名分。不明辨君臣的名分,就會發生堵塞。而堵塞的責任不在于臣子,而在于君主。堯、舜的臣子不全仁義,禹、湯的臣子不全忠誠,但他們能稱王天下,是因為他們掌握了駕馭臣子的要領;桀、紂的臣子不全鄙陋,幽、厲的臣子不全邪僻,但他們國敗身亡,是因為他們沒有抓住駕馭臣子的要領。

假如有這樣一個人,想要牛卻喊馬的名字,想要馬卻喊牛的名字,就必然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如果因此就生氣發怒,主管的人就一定會批評怨恨他,牛馬一定被擾亂了。各級官吏是眾多的主管人員,各種事物就是眾多的牛馬。不辨正他們的名稱,不區分他們的職責,卻多次施用刑罰手段,禍患沒有比這更大的了。名義上說一個人聰慧通達,實際卻是愚蠢糊涂;贊譽一個人高尚賢明,實際卻是卑怯低下;表揚一個人品德高潔,但隨即就顯露出貪污受賄;委任一個人執掌公法,做事卻是貪贓枉法;因一個人勇敢才任用他,但他實際卻膽小怯懦。這五種情況,都是把牛當做馬,把馬當成牛,都是名分不正啊!所以,名分不正,那么君主就憂愁勞苦,各級官吏就混亂乖逆了。國家滅亡,榮譽、爵位之名被損害,就由此而生了。想要白,反過來更黑了;想得到,卻越發得不到了,大概是這個道理吧!

所以,要達到國家大治,當務之急是辨正名分。名分辨正了,君主就不憂愁勞苦了;不憂愁勞苦,耳朵、眼睛就可免受煩憂了。詢問卻不下指示,陳述意見卻不夸耀自己,事情做成卻不居功。不使靜止的東西運動,不使運動的東西靜止。依照法規利用外物,不為外物所制約,不肯被外物役使,清靜而公正,精神傳播到天地四方,功德照耀到四海之外,思想永遠顯現,美名永遠流傳,這就叫做把性命確定在太空上,命名為無形。所以,得道的人忘掉了自己,這就非常得人心,難道不是道嗎?知道萬物之理就忘了顯露聰明,就得到了大的智慧,難道不是萬物之理嗎?非常有智慧的人不察外物,能虛靜就明白清楚了,難道不是明白嗎?非常明智的人不做小事,整治萬物使它們成長就是做事,難道不是偉大嗎?得道清靜的人什么也不會,保全了天性就無所不會了,難道不是全會嗎?所以著眼于保全天性就要去除才能,著眼于整治萬物就要去除事務,著眼于大的智慧就要去除察驗,所懂得的道理就很微妙了。像這樣,就能順,應于性,意氣就可以在寂靜廣闊的宇宙中遨游,形體就可以在自然的境界中安然自適。包容萬物卻不去主宰,恩澤覆蓋天下卻沒人知道他姓甚名誰,這樣,即使不完全具備上述五種條件,也可以說是喜好這些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秉县| 丽水市| 中牟县| 叶城县| 凌海市| 田林县| 洛浦县| 大化| 沙雅县| 黔西| 讷河市| 沅江市| 台北县| 泸州市| 息烽县| 镇巴县| 望城县| 灵宝市| 磐安县| 托克托县| 彰化市| 互助| 东兴市| 宁国市| 合川市| 太原市| 凭祥市| 永嘉县| 安龙县| 漾濞| 沙湾县| 任丘市| 开封县| 盐津县| 苏尼特右旗| 汝阳县| 榆中县| 阳东县| 酉阳| 交城县| 肃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