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定要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林太太是一家外資企業的部門經理,她有個很可愛的女兒,但她工作非常忙,有時候根本顧不上照顧。于是,她把女兒的姥姥從農村接過來,一是讓老人在這里幫忙照顧一下孩子,二是讓老人也享受一下城里的生活。

林太太的女兒很懂事,姥姥來了以后,她怕姥姥悶,每天都帶姥姥出去散步,還用自己的零用錢給姥姥買鮮花。姥姥高興地逢人便說:“我活了60多歲了,還頭一次收到別人送的花呢!”

一天,林太太下班剛進門,就聽到房間里有“汪汪”的叫聲,推門一看,一只小狗正在房間里亂竄。忙碌了一天的林太太看到家里亂亂的樣子,不免心煩意亂,張口就訓斥女兒:“馬上就考初中了,還弄這些東西干嗎?亂死了!”女兒正要向她解釋,她卻不容分說地繼續呵斥:“給我扔出去!把它給我扔出去,不用解釋!我不想聽!”說完就要去抓那只小狗。這時,女兒的眼淚“唰”地流了出來,她好像想說什么,但什么也沒說,一轉身回到自己房間,把門重重地關上了。

林太太很生氣,剛想追過去再訓女兒,姥姥對林太太說:“你別罵孩子了,這是孩子給我買的,她說怕我在家寂寞,買了一只小狗來陪我。孩子都是出于好心,你要是覺得不喜歡,可以好好和孩子說,把它送給別人就可以了。”

林太太很后悔地推開女兒的房門,看到女兒正趴在床上哭。她拍著女兒的肩膀說:“媽媽錯了,媽媽不該不聽你的解釋,以后媽媽會改的。”

其實,現實生活中,不少家庭都發生過類似林太太家這樣的情況:孩子犯了一個小錯,父母單憑自己了解的情況對孩的行為做出評價或責備,當孩子申辯或解釋的時候,父母就會氣上加氣,心想:“你犯了錯還狡辯?”于是,對孩子大喊一聲:“住口!”父母忘記了孩子可能有自己的原因,他的心理是脆弱的,需要父母的呵護。父母不妨想想如果冤枉了孩子,他該有多么委屈,即使事后你向他道歉,對他的傷害仍然無法彌補。對于這樣的情況,父母如果事先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與孩子溝通,就能避免。

因此,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做了不順自己心意的事情就劈頭蓋臉地斥責他。不管什么時候、什么事情,一定要首先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讓孩子把事情的經過說清楚,然后再下結論。

調查顯示,“住口”兩個字,是兒童最不愿意聽到父母說的話之一,因為它剝奪了孩子解釋的權利,也剝奪了孩子感受的權利。父母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對你說“你無權有那樣的感受,你更無權解釋”,你會如何?你或許會大發雷霆。當孩子被剝奪了感受的權利時,他們也會感到難過。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自我意識也逐漸增強,當孩子在認知自我的時候,父母拒絕他的感受,就是在拒絕他本身。

批評對于孩子來說,的確是必需的一種教育手段。及時的批評可以糾正錯誤;恰當的批評可以使他認識錯誤,改過自新;嚴厲的批評可以使他猛然醒悟而懸崖勒馬……在社會生活中,批評是修正和協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幫助他人改正缺點錯誤的重要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父母一定要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接納孩子的感受,這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孩子由于不成熟、自我約束力差、自我糾錯能力差,所以在成長過程中會做出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但有些事情是孩子出于善意,父母不能不問緣由就采取批評手段,意圖把孩子“罵”醒,這都是不明智的做法。如果父母們再不及時修正自己的教育策略,形成與孩子對立的局面,那么,和孩子之間的誤會就會越來越深。那些經常被呵斥“你不用解釋”的孩子,漸漸會放棄為自己辯解的權利。他們背負著很多委屈,一個人默默承受,而這樣的負擔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因此,多聽聽孩子的解釋,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讓你的孩子有辯解和申訴的機會,這是孩子應擁有的基本權利,也是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當父母認為孩子做錯了事情時,不要急于做出判斷和結論,而要首先傾聽孩子的解釋。你可以說:“好吧,和媽媽(爸爸)說說當時的情況。”當孩子對一件你曾經認為錯誤的事情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釋時,你應該說:“原來你有自己的想法,媽媽(爸爸)明白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峰县| 丰都县| 辛集市| 封丘县| 苏尼特右旗| 吐鲁番市| 泸定县| 潞城市| 乐陵市| 禄劝| 涪陵区| 灯塔市| 金塔县| 江阴市| 巴中市| 内丘县| 洞口县| 七台河市| 岳池县| 盐津县| 来宾市| 漾濞| 寿阳县| 来安县| 上犹县| 古田县| 亚东县| 南投市| 杂多县| 通道| 阿克苏市| 巧家县| 治县。| 安达市| 贵溪市| 文山县| 南通市| 三江| 永兴县| 东阿县| 合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