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兒童溝通心理學(完全圖解版)作者名: 李萍本章字數: 1406字更新時間: 2021-11-18 18:15:25
偏見會導致親子關系緊張
牛牛是一名四年級學生,他學習成績一直不好,爸爸媽媽也曾為他找過補習老師,但沒什么成效,后來,他們也就放棄了。牛牛一直有個愛好,那就是觀察小動物,他最喜歡的就是貓,一有時間,他就拿手機拍很多貓的照片,還上網查了很多關于貓的資料。
一次,在全市的作文競賽上,牛牛憑借一篇關于貓的作文獲得了一等獎。在頒獎大會上,牛牛的爸爸被請到了現場。當牛牛捧著獎杯回到觀眾席上的時候,他原以為爸爸會夸贊自己一番,沒想到爸爸卻說:“高興什么?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是抄襲的?”牛牛的心涼了半截。
從那以后,牛牛連唯一的樂趣——觀察小動物都沒有了,而且他不大愿意和爸爸說話,一看到爸爸就躲得遠遠的。
為什么會這樣呢?究其原因是牛牛的爸爸對牛牛心存偏見。實際上,在家庭教育中,許多父母都會犯類似錯誤。在父母眼里,孩子有改不完的錯。父母總看不到孩子身上的點滴進步。這種心理往往造成父母評價孩子時過于消極,從而造成親子關系的緊張,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而父母之所以對孩子心存偏見,也是因為父母沒有主動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心中所想,而親子關系的緊張,也增加了親子之間溝通的難度。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我們怎樣才能避免對孩子心存偏見呢?
1.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贊揚孩子的進步
古語有云:“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孩子也是在不斷進步的,而且孩子對于父母對自己的態度是很在意的,假如你的孩子進步了,一定要贊揚他,而不要用老眼光來看待他。
玲玲和洋洋是很好的朋友。這天,洋洋來玲玲家玩,玲玲媽媽就留洋洋在家里吃飯。吃飯期間,自然提到了學習成績問題。洋洋說自己這次考試又是滿分。
一聽到洋洋這么說,玲玲媽媽就開始數落玲玲了:“你就不能和洋洋學學?你的成績總是那么糟?上次月考竟然有一門不及格,去年還是倒數第十名,像你這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專心聽講,又不求上進,怎么能取得好成績?回房間去好好想想,我不想看到你這個樣子。”
雖然不是第一次遭媽媽訓斥,可玲玲覺得好沒面子。
其實,很多孩子都有過玲玲這樣的經歷。一些父母根本看不到孩子的進步,總是拿孩子的缺點說事,并且,還當著其他人的面,這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
而明智的父母則不是如此,他們會看到孩子身上的點滴進步,在孩子有任何一點進步時,他們都會夸獎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和關注。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讓孩子明白一點,無論他的成績如何,只要他努力了,就是好孩子。
事實上,孩子對于自己的進步是非常敏感的,而且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同,如果父母總是刻板地看待孩子,那么,時間一長,得不到認同的孩子便不再愿意向你敞開心扉了。如果父母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的進步并進行表揚,孩子的心靈就如同得到陽光的沐浴,進而把父母當成最好的朋友,親子關系也因此更融洽,而融洽的親子關系是家庭教育最基礎的保證。
2.要全方位地看待孩子
有時候,我們對孩子產生刻板印象,是因為我們只看到了孩子的某個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而沒有全方位地了解孩子。也許你的孩子雖然學習成績不好,但他的人緣卻很好,別人總是愿意和他交朋友,對于這點,你夸贊過他嗎?
3.要客觀地看待孩子所做的事
無論你的孩子做了什么,你都要從事情本身評價,這樣才能避免因刻板印象而誤解孩子。
總之,家庭教育中,我們要看到孩子點滴的進步,要學會從多方面看待孩子,只有這樣,才能對孩子產生認同感,才能加深親子間的感情,讓孩子愿意與我們溝通,使家庭教育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