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勤能補拙

不吃飯則饑,不讀書則愚

一點通

人如果不吃飯就會饑餓,如果不讀書就會愚昧,這句話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性。

活學活用

小小是個愛學習的孩子,這一點,源于他生長在一個愛學習和讀書的家庭中。還記得小小五歲的時候,快吃飯的時候,爺爺還在看書,小小爬到爺爺的膝蓋上,問:“爺爺,你為什么不去吃好吃的,而看書呢?”

爺爺語重心長地對小小說:“一個人,不吃飯則饑,不讀書則愚。”小小雖然不明白爺爺說的到底什么意思,但是卻明白,一定要愛學習,愛讀書。

笨鳥先飛

一點通

行動笨拙的鳥要先飛。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別人先動手。

這一諺語來源于元代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東漢時期,樂羊子的妻子是一位賢德的女子。一次,樂羊子拾到了一塊金子,高興地拿回來交給妻子。妻子說:“有志氣的人會嚴格要求自己,把撿來的東西拿回家是敗壞自己的名聲。”樂羊子深感慚愧,就把金子放回原處,然后妻子說:“你很笨,要笨鳥先飛,要出外求學去。”所以樂羊子就出外求學去了。但一年后,樂羊子因為思念妻子返回家中。妻子把他領到織機旁說:“這布是一寸寸、一尺尺織出來的,日積月累才能成丈、成匹。如果我把它剪斷,就前功盡棄了。求學也和織布一樣,不能在學到一半的時候放棄。”樂羊子深受感動,又回去求學了,七年沒有回家。

活學活用

小陽今年五年級了,平時很少出去玩,因為他覺得自己學習效率低,學起來慢,所以不能貪玩。

周末早上,媽媽說帶小陽出去逛街,誰知道小陽拒絕了:“媽,笨鳥先飛,我覺得自己沒有別人聰明,那我就要多花點時間在學習上,才能趕超他人。”

媽媽很欣慰自己有這樣一個懂事、愛學習的兒子。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一點通

這句諺語出自唐代顏真卿的《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意思是: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后悔讀書少就太遲了。

這首詩深入淺出,自然流暢,富含哲理。核心是“黑發早勤學,白首讀書遲”。作為有志氣的人,要注意抓緊時間讀書學習修身養性,晨讀不息,最好的讀書時間是在三更五更;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堅持,才能真正學到報國興家立業的本領。這首詩從學習的時間這一角度立意,勸勉年輕人不要虛度光陰,要及早努力學習,免得將來后悔。詩人是從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持的態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們重視后天學習,以加強自身的行為修養。

活學活用

小櫻發現,最近爸爸好像很忙,回家之后也是鉆進書房,不知道干什么。

晚飯時間,小櫻主動問爸爸:“爸,你最近在忙什么呢?”

“我在準備專升本的考試呢,我們公司現在對員工的學歷要求很高了,我得跟上節奏,哎,真是‘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啊。”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一點通

意思是說學業由于勤奮而精通,但它卻荒廢在嬉笑聲中;事情由于反復思考而成功,但它卻能毀滅于隨隨便便。古往今來,多少成就事業的人來自業精于勤,行于思。有個很好的典故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戰國時期的蘇秦,開始雖有雄心壯志,但由于學識淺薄,跑了許多地方都得不到重用。后來他下決心發奮讀書,有時讀書讀到深夜,實在疲倦、快到打盹的時候,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去,刺得鮮血直流。他用這種“錐刺股”的特殊方法,驅散睡意,振作精神,堅持學習。后來終于成了著名的政治家。

活學活用

語文課上,老師在講到“勸學”時說:“其實,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勸學的諺語,比如,我們經常就聽到別人說:‘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有哪位同學能解釋下這句話的含義呢?”

張曉曉同學舉手回答了這個問題,隨后老師又說:“所以,同學們,現在是我們學習的最佳時期,不能總是想著玩,古人還有‘頭懸梁錐刺股’呢,我們至少要做到認真聽課,努力完成作業,順利完成升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宾市| 麦盖提县| 莱阳市| 高平市| 七台河市| 罗平县| 贵德县| 万荣县| 京山县| 上蔡县| 奈曼旗| 金平| 青川县| 宾川县| 溧阳市| 全州县| 高雄县| 兴文县| 宁阳县| 沙坪坝区| 洪雅县| 巩留县| 泊头市| 阿拉善盟| 咸宁市| 尚志市| 孝昌县| 民县| 通化县| 汽车| 南郑县| 丰原市| 临桂县| 资中县| 永年县| 平南县| 北辰区| 贵州省| 宝坻区| 同江市| 麻栗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