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有這樣一則寓言:一條魚從小在一個小魚缸中長大,它的心情并不好,因為它覺得魚缸太小了,游了一會兒就到頭了。隨著小魚慢慢長大,魚缸就越發顯小了,主人便為它換了一個稍大些的魚缸。
魚兒剛高興了幾天,就又不滿意了,因為沒游多會兒還是碰到了魚缸壁。最后,主人將它放回了大海,但魚仍然高興不起來。因為它再也游不到“魚缸”的邊緣了,它感到很沒有成就感。
我們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小魚的心已經被魚缸限制了,所以在大舞臺上也就無法順暢舒展了。同理,我們的思維被局限時,也很難發揮出全部的能量。
但如果我們的思維能夠向四面八方輻射性地發散,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有一個大的提升,供我們展示才華的舞臺也就會變大。
發散思維的要旨就是要學會朝四面八方想。就像旋轉噴頭一樣,朝各個方向進行立體式的發散思考。
這首先要確定一個出發點,即先要有一個輻射源。怎樣從一個輻射源出發向四面八方擴散,有下面幾種方法:
(1)結構發散。即以某種事物的結構為發散點,朝四面八方想,以此設想出利用該結構的各種可能性。
(2)功能發散。即以某種事物的功能為發散點,朝四面八方想,以此設想出獲得該功能的各種可能性。
(3)形態發散。即以事物的形態(如顏色、形狀、聲音、味道、明暗等)為發散點,朝四面八方想,以此設想出利用某種形態的各種可能性。
(4)組合發散。即從某一事物出發,朝四面八方想,以此盡可能多地設想與另一事物(或一些事情)聯結成具有新價值(或附加價值)的新事物的各種可能性。
(5)方法發散。即以人們解決問題的結果作為發散點,朝四面八方想,推測造成此結果的各種原因;或以某個事物發展的起因為發散點,朝四面八方想,以此推測可能發生的各種結果。
善于運用發散思維的人,常常具有別人難以比擬的“非常規”想法,能取得非同一般的解決問題的效果。艾柯卡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是美國最早、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1956年,該公司推出了一款新車。這款汽車式樣、功能都很好,價錢也不貴,但是很奇怪,竟然銷路平平,和當初設想的完全相反。
公司的經理們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但絞盡腦汁也找不到讓產品暢銷的辦法。這時,在福特汽車銷售量居全國末位的費城地區,一位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對這款新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就是艾柯卡。
當時艾柯卡是福特汽車公司的一位見習工程師,本來與汽車的銷售毫無關系。但是,公司老總因為這款新車滯銷而著急的神情,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里。
他開始琢磨:我能不能想辦法讓這款汽車暢銷起來?終于有一天,他靈光一閃,于是徑直來到經理辦公室,向經理提出了一個創意,在報上登廣告,內容為:“花56美元買一輛56型福特。”
這個創意的具體做法是:誰想買一輛1956年生產的福特汽車,只需先付20%的貨款,余下部分可按每月付56美元的辦法逐步付清。
他的建議得到了采納。結果,這一辦法十分靈驗,“花56美元買一輛56型福特”的廣告人人皆知。
“花56美元買一輛56型福特”的做法,不但打消了很多人對車價的顧慮,還給人創造了“每個月才花56美元就能擁有一輛福特汽車,實在是太合算了”的印象。
奇跡就在這樣一句簡單的廣告詞中產生了:短短3個月,該款汽車在費城地區的銷售量,從原來的末位一躍而為全國的冠軍。
這位年輕工程師的才能很快受到賞識,總部將他調到華盛頓,并委任他為地區經理。
后來,艾柯卡根據公司的發展趨勢,推出了一系列富有創意的舉措,最終坐上了福特公司總裁的寶座。
善于運用發散思維的人不止艾柯卡,英國小說家毛姆在窮得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運用自己的發散思維,想出了一個奇怪的點子,結果居然扭轉了頹勢。
在成名之前,毛姆的小說無人問津,即使請書商用盡全力推銷,銷售的情況也不好。眼看生活就要遇到困難了,他情急之下突發奇想地用剩下的一點錢,在大報上登了一個醒目的征婚啟事:
“本人是個年輕有為的百萬富翁,喜好音樂和運動。現征求和毛姆小說中女主角完全一樣的女性共結連理。”
廣告一登,書店里的毛姆小說一掃而空,一時之間“洛陽紙貴”,印刷廠必須趕工才能應付銷售熱潮。原來,看到這個征婚啟事的未婚婦女,不論是不是真有意和富翁結婚,都好奇地想了解女主角是什么模樣的;而許多年輕男子也想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樣的女子能讓一個富翁這么著迷,都去購買了毛姆的小說。

從此,毛姆的小說銷售一帆風順。
發散思維具有靈活性,具有發散思維的人思路比較開闊,善于隨機應變,能夠根據具體問題尋找一個巧妙地解決辦法,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培養發散思維,拓展思維的深度與廣度,你的思維觸角延伸多遠,你的人生舞臺就展開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