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打破思維的定式

曾經有一位專家設計過這樣一個游戲:

十幾個學員平均分為兩隊,要把放在地上的兩串鑰匙撿起來,從隊首傳到隊尾。規則是必須按照順序,并使每個人的手都接觸到鑰匙。

比賽開始時,兩隊的第一反應都是按專家做過的示范:撿起一串,傳遞完畢,再傳另一串,結果都用了15秒左右。

專家提示道:“再想想,時間還可以再縮短。”

其中一隊似乎“領悟”到了,把兩串鑰匙拴在一起同時傳,這次只用了5秒。

專家說:“時間還可以減半,你們再好好想想!”

“怎么可能?!”學員們面面相覷,左右四顧,不太相信。

這時,場外突然有一個聲音提醒道:“只是要求按順序從手上經過,不一定非得傳啊!”

另一隊恍然大悟,他們完全拋開了傳遞的方式,每個人都伸出一只手扣成圓桶狀,摞在一起,形成一個通道,讓鑰匙像自由落體一樣從上落下來,既按照了順序,同時每個人的手也接觸了鑰匙,而所花的時間僅僅是0.5秒!

美國心理學家鄧克爾通過研究發現,人們的心理活動常常會受到一種所謂“心理固著效果”的束縛,即我們的頭腦在篩選信息、分析問題、做決策的時候,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沿著以前所熟悉的方向和路徑進行思考,而不善于另辟新徑。這種熟悉的方向和路徑就是“思維的定式”。

人一旦陷入思維的定式,他的想象力便被抹殺了,離創新之路也就越來越遠了。下面這個小實驗也許可以說明這一點。

有一只長方形的容器,里面裝了5千克的水。如何用一個最簡單的辦法,讓容器里的水去掉一半,使之剩下2.5千克。

有人說,把水凍成冰,切去一半;還有人說,用另一容器量出一半。但是最簡便的方法,是把容器傾斜成一定的角度。這相當于將一塊長方形木塊,沿著對角線將其鋸成兩塊。如果是固體,人們會很自然地從這方面去想;如果是液體,就要靠思維去分析。

這個例子說明,看問題既要看到事物的這一面,又要想到事物的另一面;平面可以看成立體,液體可以想象成固體,反之亦然。它屬于平面幾何學的范疇。平面幾何學成功地把三維中的一些問題抽象成了二維,使許多問題得以簡化;而在生活中,應避免將三維簡化為二維的思維定式。

在荒無人煙的河邊停著一條小船,這條小船只能容納一個人。有兩個人同時來到河邊,兩個人都乘這條船渡過了河。請問,他們是怎樣過河的?很簡單,兩人是分別處在河的兩岸,先是一個渡過河來,然后另一個渡過去。

對于這道題,有些人大概“絞盡了腦汁”也得不到答案。的確,小船只能坐一人,如果他們是處在同一河岸,對面又沒有人,那么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都渡過去。當然,你可能也設想了許多方法,如一個人先過去,然后再用什么方法讓小船空著回來。但你為什么始終想到的是這兩個人在同一個岸邊呢?題目本身并沒有這樣的意思呀!看來,你還是從習慣出發,從而形成了“思維栓塞”。

思維定式是人們從事某項活動的一種預先準備的心理狀態,它能夠影響后續活動的趨勢、程度和方式。構成思維定式的因素:一是有目的地注意。獵人能夠在一位旅游者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發現潛伏在草叢中的野獸,就是因為定式的作用。二是剛剛發生的感知經驗。人后在多次感知兩個重量不相等的鋼球后,對兩個重量相等的鋼球也會感知為不相等。三是認知的固定傾向。如果給你看兩張照片,一張照片上的人英俊、文雅,另一張照片上的人兇惡、丑陋,然后對你說,這兩人中有一個是全國通緝的罪犯,要你指出誰是罪犯,你大概不會猶豫地指出那個兇惡、丑陋的人吧!先前形成的經驗、習慣、知識等都會使人形成固定的認知傾向,影響后來的分析、判斷,從而形成“思維栓塞”——即思維總是擺脫不了已有“框架”的束縛,而表現出消極的思維定式。

對于創新思維的培養來說,思維的定式是比較可怕的,創新思維的缺乏也往往是由自我設限造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親身經歷的各種現象和事件,一個個都進入我們的頭腦中而構成了思維模式。這種模式一方面指引我們快速而有效地應對、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小問題,然而另一方面,它卻無法擺脫時間和空間所造成的局限性,讓人難以走出那無形的邊框,而始終在這個模式的范圍內打轉轉。

要想培養創新思維,必須先打破這種“心理固著效果”,勇敢地沖破傳統的看事物、想問題的模式,用全新的思路來考察和分析面對的問題,進而才有可能產生大的突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融水| 莎车县| 宜章县| 津市市| 红桥区| 昭平县| 乡宁县| 柘城县| 中西区| 尚志市| 郴州市| 通海县| 东海县| 蒲城县| 鄂尔多斯市| 阿鲁科尔沁旗| 湟中县| 施甸县| 丁青县| 溆浦县| 得荣县| 普兰县| 工布江达县| 肥乡县| 时尚| 循化| 松原市| 台江县| 云龙县| 德江县| 鹤山市| 商河县| 苍南县| 吉安市| 舞阳县| 苍山县| 交城县| 宜兰县| 贡觉县| 武义县| 金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