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起自衛(wèi)
在說話過程中,當(dāng)你受到猛烈的攻擊時,決不可以輕易地屈服。眼見對方攻勢凌厲地襲來,無論如何,你都要設(shè)法打住話題;否則就無法挽回頹勢,突破那可怕的僵局。
即使被對方逼急了,使你幾乎無法反駁時,你也不必著急,只要態(tài)度從容地說“胡說!”就行。應(yīng)用沉默的戰(zhàn)術(shù),使對方無法繼續(xù)展開攻勢。不久,對方便會對此感到厭倦。
當(dāng)你被逼得走投無路時,最重要的是不能慌張。而且,還必須靜靜地等待。如果魯莽地采取行動,只會使自己輸?shù)酶鼞K而已。
一、使用俗諺
使用俗諺是一種可以起死回生的說話技巧。俗諺可使人產(chǎn)生“那是一種真理”的錯覺。而大多數(shù)人都容易屈服于真理之下。
當(dāng)對方急著要你做決斷時,你可以說: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在這緊要的關(guān)頭,我們應(yīng)先穩(wěn)住陣腳,以便從長計議。”
當(dāng)對方以豐富的知識攻擊你的無知時,你便說:“俗話說‘知而不行,猶如不知’,我們應(yīng)該重視這一點。”
“別忘了‘狗急跳墻’。或許你的主張是對的,但問題是能否獲得眾人的協(xié)助?”這是一種具有威脅性的說法。
你必須先設(shè)法攪亂對方的陣容,接著再重新穩(wěn)住自己的陣腳。
這是削弱對方攻勢的方法。
二、找借口
找借口也是個好辦法,這時的要訣是必須故弄玄虛。你要有背水一戰(zhàn)的決心。
“你的意思我完全了解,但你何必這樣地指責(zé),以致傷了彼此的和氣?再說,你那方面也不見得完全沒有問題。你這種逼人太甚的態(tài)度,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或許你說得是對的,但你要知道,道理在這世上不一定通行無阻。如果你硬要固執(zhí)己見,本來可以成功的也會失敗。”你必須在話題以外尋找借口,以便向?qū)Ψ椒匆б豢凇R驗樵诖酥埃闶翘幱诎ご虻牡匚弧?/p>
要擾亂對方的陣腳,不斷地發(fā)問是很有效的方法。
“你剛才說有檢討的必要,這是什么意思?”
“你剛才說要建立全體參與的體制,所謂全體是指哪些人?而且要以什么樣的方式參與呢?”
如此持續(xù)不斷地發(fā)問,對方早晚會露出破綻。因此,你就鍥而不舍地與對方纏斗下去,直到對方不耐煩地脫口而出:“這種芝麻小事無關(guān)緊要!”這時,你就有機可乘了。你可以反駁對方說:
“你怎么可以說是芝麻小事?只要我還有疑問,你就必須說明,否則我怎么能完全了解呢?”
采取這個辦法時,有以下兩個要點。
第一,很明顯的事也要反復(fù)地詢問。這樣一來,對方必會感到厭煩,因而產(chǎn)生不想再和你糾纏下去的想法。這是一種聲東擊西的方式。為了轉(zhuǎn)移對方的注意力,以免他再注意你的弱點,最好對他說些毫不相干的事。
另外,此發(fā)問方式也具有使對方的話喪失條理的效果。當(dāng)對方聲色俱厲地加以論證時,應(yīng)找出其最主要的關(guān)鍵部分,然后反復(fù)問一些極明顯的事。例如:
“我想再確認一下……”“你只要想到……”(故意說一些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事,最后對方將不得不對所說的話做某些修正,這就是我方的目的)。
第二,要對方為語意不清的字句下定義。諸如:“作建設(shè)性的處理”“調(diào)整”“檢討”“促進”“跟隨”“妥善處理”,等等。如果對方有漏洞存在,其攻勢便不會再那么凌厲了。
三、多使用“比如說”
這也是擺脫困境的有效方法。即使對方有條有理地高談闊論,有時只要以下列的方式發(fā)問,對方就會立即崩潰。例如:“比如說,有什么例子嗎?”“比如說,適合什么情況?”“比如說,在你的工作中有什么實例?”“比如說,你能想出適用的方法嗎?”等等。
即使對方的話非常有道理,而且在邏輯上也很嚴謹,但若他無法回答“比如說……”這樣的問題,難免會覺得不知所措。
下面舉一個我們常見的例子:
A:“說話時增添些幽默感,可使會話更生動、活潑。但幽默如果沒有掌握住時間、地點和情況,就無法產(chǎn)生預(yù)期的效果。”
B:“我知道了。可是,你能不能告訴我,應(yīng)該如何掌握時間、地點和情況呢?比如說,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以及什么情況下,才可以說較為幽默的話呢?”
A:“哦,一般來說……”
當(dāng)你要求對方“舉出例子”時,可以立即回答的人不多。這時,對方顯然已處于劣勢。因此,你要緊緊跟著說。
B:“你說的我完全了解,不過,如果你不知道具體的使用方法,就等于是紙上談兵,無意義可言。”
四、說些嘲諷的話
要擾亂對方的陣腳,最好是攻擊對方的弱點。但若直接攻擊弱點,有時會遭受猛烈的反擊,最后甚至被逼得走投無路。因此,如果你采取說些嘲諷話的攻擊方式,有時可給予對方極大的心理攻擊。尤其是自視清高或有些自卑感的人,聽到對方的冷嘲熱諷,心理上所受到的沖擊將會更大。
對方若向你追問:
“你不知道……這個事實嗎?”
如果你直率地回答“知道”,就等于甘居下風(fēng)。因此,你可以這么說:
“如果我說不知道,你也不會相信。因為凡是你所知道的事,我絕不可能不知道。”意為我所知道的事比你更多!
如果對方是個自尊心特別強的人,在此情況下,大都會產(chǎn)生退縮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