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溝通的智慧
  • 冠誠
  • 2666字
  • 2021-11-18 17:00:49

說話禁忌

通過交談而建立友誼不容易,而想要引來災禍卻是唾手可得。比如你對某人說起別人的隱私,此人本身有些秘密唯恐別人知道,而你無意之中點中了他的隱私。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他會認為你是在有意揭露他的隱私,心中頓感不悅。這是說話的第一忌。

某人做了一件事,因為別有用心,所以竭力掩飾自己,以防別人發覺,對他不利。如果你與他素有交往,彼此比較熟悉,對他的用心知之甚深,他雖不能斷定你一定明白,但總是對你有些提防。你處在這樣的境地,既無法向他表白你并不知道,也無法表明你絕不泄露,那么你將如何處理呢?大概你唯一的辦法只是裝聾作啞,絕口不提此事。這是說話的第二忌。

別人有秘密企圖,你卻參與此事。你為他出主意,從樂觀方面說你是他的心腹,從悲觀方面說你又是他的心腹之患。

你雖謹守秘密,從不提及此事,不料別人猜到了其中秘密,并泄露于外,那么你是無法辯白你沒有泄露的。在他看來,你是最大的嫌疑。在此情況下,你只有設法親近他,表示你絕無二心,同時設法查出泄露的人。這是說話的第三忌。

別人對你不十分了解,并不十分信任,你卻偏偏竭力討好他,為他出主意、想辦法。他如果采納了你的意見,而實行的結果并不理想,他一定疑心你是有意捉弄他,使他上當。即使實行的結果很好,也未必會對你有好感,以為你是偶然想到的,實行又不是靠你,怎么能算是你的功勞?所以你還是不說話為好。這是說話的第四忌。

別人有過失被你知道了,你不惜直言相勸,認為他做得不對。他本覺得內疚,生怕別人知道后自己的面子不好看,而你卻去揭破他,自然令他十分難堪,并往往由此產生怨恨,由怨恨而與你發生沖突。所以,你還是不說為好。即使勸告,也應以婉轉為宜。這是說話的第五忌。

如果你上司的成功是由于你幫了他的忙,你的上司會深恐好名譽被你搶去,內心里自然會惴惴不安。你明白這種心理,就應該到處宣揚,逢人便說這是上司的領導有方,是上司的遠見,一點也不要透露你有什么本事。這是說話的第六忌。

別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你認為他能夠辦到而強迫他去做;別人認為能做的事,并已開始工作,而你認為他辦不到,強迫他中止這件事,這都是強人所難,不通人情。你認為朋友或下屬哪件事該做哪件事不該做,你應該進言相勸,說明道理,使他自己認識到這一點,這才是上策。即使他不聽勸告,你也只能相機而行,適可而止,不能遇事強求,徒傷感情。這是第七忌。

一、人們常犯的“語病”

有些人談話風度雖然很好,但是在他的語言中摻雜了無意義的“雜音”。例如鼻子總是哼一哼;或是喉嚨像老是不通暢一樣,輕輕地咳著;或者是在每句話的開頭常用一個拖長的“唉”聲,好像每一句都要猶豫一陣子才能講出來;還有的人每說完一句,總要加一個“啊”,生怕每一句話別人都沒聽清楚似的。

諸如此類的雜音都要加以清除,這些雜音使你本來很好的語言如同玻璃上蒙了一層灰一樣,大大減少了它原有的光彩。

有些人喜歡在談話中用過多不相干不必要的套語,例如在什么地方都加上一句“自然啦”或“當然啦”這類詞句;也有些人喜歡加上太多的“坦白地講”“老實說”等等詞句;有些人老喜歡問別人“你明白了嗎?”“你聽清楚了嗎?”有些人喜歡說:“你說是不是?”“你覺得怎么樣?”也有些人習慣性地在每句話的句尾加上一句“我給你講”等等,你說這可笑不可笑?

某人在上中學時,有一位新來的老師向同學們講話,開頭第一句話就是:“不過我今天來……”話語里都是“不過”。

像這一類的小毛病,可能你平時一點也不覺得,要問一問你的朋友,請他們替你注意一下,多提醒你幾次,你就能改正了。

有人特別愛用某些詞來表達眾多的意思,也不管這個詞本身有沒有那么多的含義。

例如有人喜歡用“偉大”這個詞,于是乎在他的話中,什么都偉大起來了。“你真太偉大了!”“這文章太偉大了!”“今天看了一部偉大的電影”“這批貨賣了一個偉大的價錢!”

有一個朋友喜歡用“那個”代表一切形容詞。聽聽他說的是什么意思吧:

“今天太那個了!”

“他這個人很那個,是不是?”

“我覺得這件事未免有點那個。”

“……”

這一類的毛病大概是由于太偷懶,不肯動腦筋想一個形容詞的緣故吧!

要多記一些詞匯,才能生動和恰當地表達你的思想。

在“好”這個概念之下,有“精彩”“優美”“善良”“出色”“美麗”“愉快”“呱呱叫”……以及許多其他的表現方法,不要那么簡單地說:“他是一個好人”“這個茶杯很好”“這本書寫得太好了”……

“他是一個好人”不錯,可是他是怎么個好法呢?從最偉大的人,到普普通通、沒有犯大錯誤的人都可以說是個好人。他可以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他可以是一個服務熱心的人;他可以是一個老老實實的人;他可以是一個力求上進的人;他可以是一個劫富濟貧的人;他還可以是一個拾金不昧的人……到底他是一個什么樣子的好人呢?同樣,你說:“這個茶杯很好。”是“樣子”好?是“顏色”好?還是“質料”好?還是“價格便宜”,或是“最合你的需要”?

一個口才好的人,說話要精致而細膩,豐富而活潑。不要像三歲小孩子那樣,翻來覆去只有那么幾個極簡單的字:“我跑到門外邊,貓看見我就跑到樹上,樹上的鳥兒都跑開了,樹上的蘋果也跑到地上來了……”

二、不要太瑣碎

有些人喜歡敘述自己的親身經歷,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起來最精彩、最生動。許多人也都喜歡聽別人講他自己的故事,在新聞報道中,“目擊者”和“當事人”的敘述也是最吸引人的。有很多人把親身經歷編成小說,擁有眾多的讀者,還有人將真實經歷改編成電影,也很賣座。

可是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會講故事。許多人講述自己經歷的時候,對自己的經歷,樣樣都覺得很有味道,樣樣都覺得非講不可,而聽眾卻茫無頭緒,索然無味。

這究竟是犯了什么毛病呢?

在這種場合,最容易犯的毛病有兩種:

一是引用的對話太多。

例如,你說你見了什么人,以下就是“他說……”“后來我又說……”“他又說……”“那么我就說……”“他的太太這時候就說……”“所以我說……”像這樣“我說”“他說”“他們說”,聽的人一下子就被你搞糊涂了。

二是你講了許多不必要的細節。

比如,你說:“我到一家理發店去理發,在××街和××街的轉角處,門牌是四三五號,××街正在修馬路。我記得這家理發店是五年前開的……”講了一大套,別人還不知道你到底想說什么。其實你所講的這些都是多余的。你要說的是你走進一家理發店去理發,有一個理發師是你大學的同學,他為什么做起理發這一行呢?這才是你想說的問題。

講故事比寫故事來更難一些。抓住要點,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引起對方的濃厚興趣是講故事的基本技巧。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少用對話,節奏要快一點,在重要的地方,講得要詳細一點,其他地方則可以用一兩句交代一下就行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潢川县| 罗田县| 尤溪县| 三门县| 南开区| 嘉鱼县| 杨浦区| 林周县| 垣曲县| 安康市| 怀柔区| 无极县| 交口县| 甘孜| 西林县| 云霄县| 沾益县| 和林格尔县| 通辽市| 南阳市| 天气| 盐亭县| 泗洪县| 双峰县| 嘉义县| 元氏县| 江阴市| 沂南县| 临桂县| 宿迁市| 恩平市| 加查县| 阿图什市| 鞍山市| 安达市| 新宾| 阿巴嘎旗| 澄城县| 安西县|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