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才三絕:會贊美 懂幽默 會拒絕
- 馮濤編著
- 897字
- 2021-11-18 17:02:05
贊美要說到點子上
贊美就像是催化劑,可以促進對話,也可以遲滯溝通。關鍵在于贊美是否說到點子上。如果能喚醒溝通對象的愉快記憶,他們就能對你放下疑慮,以積極的情緒來感受你的言辭。什么樣的贊美才能實現這樣的效果呢?
在人際交往中,贊美是最有效的激勵手段,甚至比批評更能鞭策別人改正不足。
喬治·湯普森博士指出:“真誠和恰當的贊美起到的作用遠遠不止讓人們自我感覺良好。當因為某件事被贊美的時候,人們下一次總會傾向于主動去做這件事。而當他們被批評的時候,下一次可能只會草草結束,敷衍了事。你在給出贊美的時候,也是在跟人們交流,同時也在鞏固你的價值觀。當你的贊美非常具體的時候,就會顯得更加真實和真誠,并且不管你在扮演什么角色,都會提高你的可信度。”
我們腦海中總有一些愉快的回憶,恰到好處的贊美就會喚醒這些記憶。試想一下,你的溝通對象沉浸在這種美好的感覺中時,他又怎么舍得拒絕跟你交流呢?
按照傳統的建議,很多人把贊美放在批評之前,或者用贊美來開頭和結尾,將批評放在中間。眼下,這種對話技巧已經逐漸失效了。這是因為,越來越精明的現代人熟悉了套路之后,就會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但是”二字之后。這時,用來包裹批評的糖衣也無濟于事。
欠佳的表達:“你太抬舉我了。你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學習。”
正確的表達:“你太抬舉我了。我的很多觀點其實都是受你的啟發,比如這次寫的……靈感就是上次你在朋友圈里說的一句話。”
在喬治·湯普森博士看來,贊美真正的力量在于真誠,至少讓你的話聽起來很真誠,否則難以起到良好的效果。那么,該如何讓贊美顯得更加真誠呢?
首先,如果我們打算贊美別人,就不要在后面加任何“但是”,否則對方會自動腦補你下一句話要批評他。
其次,如果實在要表達批評意見,那就先提批評意見,最后再進行贊美。對方聽完批評意見后會放下戒心,再聽到贊美時會心情變好,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見。
最后,盡可能讓你的贊美具體化,越具體越好。這樣就能跟其他人說的虛情假意的客套話區分開了,讓對方感到別出心裁、非常受用。
請記住,巧妙的贊美必然是真誠而具體的。我們平時應該花點心思去觀察溝通對象的優點,學習其他對話高手的贊美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在對話中無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