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媽媽不打不罵養育男孩
- 王彩虹編著
- 1546字
- 2021-11-18 16:54:50
越“淘氣”的男孩越聰明
頑皮是孩子的天性,是任何一個正常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的必然現象。頑皮的孩子往往比較聰明,有主見,意志比較堅強。媽媽只要善于引導,頑皮的孩子更有可能成為一個極具創造力的人。
男孩子一般都比較淘氣,他們的頑皮、出格常常招致媽媽的抱怨;他們總愛跑來跑去,一刻也不得安寧;他們調皮任性,整天和大人對著干;他們膽大妄為,隨時都會淘出個新花樣……
“你真讓我氣瘋了!”浩浩的媽媽走進浩浩的房間,差點以為走錯了地方。原來好好的房間,居然地板上和墻上都涂滿了面霜。浩浩趕忙搶著說:“我在制造一個冬天的景色,這樣不好嗎?”
顯然,這種調皮搗蛋的行為違反了媽媽“不能在室內亂畫”的家規,又浪費了媽媽的面霜。但是,我們沒有理由不認為:在這個小家伙身上確實有些與眾不同的“大膽設想”。
在大多數媽媽眼里,淘氣的孩子是不聽話、好爭斗、叫人頭疼的。
事實上,沒有一個孩子不淘氣,只有程度不同而已。那些看似不聽話的舉動常惹火大人,但這正是孩子聰明的表現。此時的媽媽一定要走出“聽話教育”的誤區。
上小學二年級的奇奇是個特別淘氣的孩子。奇奇最大的愛好是玩泥巴。奇奇說,把土摻上些水,做成泥巴,就像橡皮泥一樣,可以捏出各種形狀,特別有意思。
有一天放學回家,奇奇用泥巴做了輛坦克。“坦克”成型的時候,奇奇高興極了,他完全忘記了今天剛穿的新衣服。媽媽走到奇奇身邊的時候,奇奇完全沒察覺,還陶醉在自己的“杰作”中。看到奇奇滿身的泥巴,媽媽并沒有生氣而是露出驚喜的表情,說:“哇!好漂亮的‘坦克’呀!你是怎么做出來的?真是了不起!媽媽小時候玩泥巴只會弄一身臟,卻沒有你這樣的創造力,能造出這么漂亮的坦克。你為什么要做坦克呢?是不是長大后想開坦克呀?”
“是呀,我就夢想著長大后,自己造坦克、開坦克。”孩子高興地回答。
“嗯,這真是個好主意!是個偉大的理想。可是你打算怎么實現這個理想呢?造真的坦克可比造泥坦克要難多了。它需要掌握好多好多知識呢!”媽媽不失時機地贊美了奇奇的偉大理想。
“哦,那我一定好好學習!”可愛的孩子沉浸在他的理想中。
“好呀,只有學習更多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將來才能實現造坦克的偉大理想,媽媽一定會支持你的,未來的‘小坦克家’。”媽媽摸摸孩子的頭說,“好了,咱們現在開始學習知識,充實自己,為將來造坦克做準備好嗎?等做完了作業,媽媽陪你一起做坦克好不好?我知道鄉下有種紅膠泥,用它來造坦克更漂亮呢!”
“真的呀,太好了,你真是個好媽媽!”
可見,面對孩子的淘氣,媽媽除了生氣和責罵外,更好的方式是給予賞識和鼓勵。媽媽要善于從孩子的淘氣中看到他的發光點,然后通過賞識和鼓勵,讓孩子在淘氣中獲得知識、掌握做事的方法,進而樹立更為遠大的理想。
教子良方
第1招:正確認識孩子的淘氣行為
常言道:越淘氣的男孩越聰明。淘氣畢竟不是惡劣的壞行為,只要他不是經常地出自憤怒、殘忍或懷有惡意的、會使人身體受到傷害的行為,媽媽都應當大度一些、寬容一些。從孩子的成長過程來看,淘氣行為是天生的,它是孩子不斷走向成熟的必要“演出”。
第2招:注意培養和發展孩子的智能
一輛漂亮的玩具車到了小孩子的手中,也許不到半小時,就變成一堆支離破碎的小零件。這時,媽媽不必大動肝火,教訓孩子。要認識到,孩子是因受好奇心的驅使,希望知道玩具的“真相”才產生了淘氣的行為。媽媽只要適當指導便可以了。你可以從旁協助孩子在破壞后重新組合,讓他在了解整體構造的同時,亦可增進知識。
第3招:對男孩進行正確的引導
對于淘氣的孩子,媽媽要站在賞識的角度上給予正確的引導,可有針對性地帶孩子看電影、逛公園、參觀展覽,或者學習唱歌及繪畫等。通過多渠道教育,因勢利導,不僅可以滿足孩子好動和求知的心理需求,還可以讓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收到更加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