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言出必行的媽媽
由于家境的困難,林肯12歲的時候不得不中止學業,去做了一個伐木工人。每伐倒一棵樹木,工人們就在木頭的尾部用墨水寫上自己名字的第一個字母,表示這根木頭是自己所伐的,然后再去向老板要錢。林肯的全名亞伯拉罕·林肯,所以他就在自己伐倒的木材上寫上一個“A”字。但是有一天他發現自己辛苦砍伐的10多根木頭被人寫上了“H”,這顯然是有人盜用了林肯的勞動成果。
林肯生氣極了,回家對繼母說:“一定是那個叫亨得爾的家伙干的,我去到他們家找他論理去。”
繼母看著林肯說:“孩子,聽我給你講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叫斑卜,他以打獵為生,經常在密林中安裝捕獸套子。有一天他又去收套子,卻發現動物已經被別人取走了。斑卜很生氣,就畫了一個正午的太陽,還有兩個人站在捕獸套邊的圖案。第二天他來到了這里,看到有一個渾身插滿了野雞毛的印第安人在那里等他。他們彼此語言不通,只能通過打手勢來對話,印第安人用手勢告訴斑卜這里是我們的地盤,你不可以在這里裝套子。斑卜也打手勢說:這是我裝的套子,你不能拿走我的果實。后來斑卜想,與其多個敵人,還不如多一個朋友,于是他就大方地將捕獸套送給那個印第安人了。有一天斑卜打獵時遇到了狼群追趕,被迫跳下了懸崖,等到他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正躺在印第安人的帳篷里,傷口上還有印第安人給他上的藥。此后他就成了印第安人的好朋友,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共同打獵。”
繼母講完了故事,微笑著看著林肯說:“孩子,你要學會寬容別人,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寬廣。要不然,你在社會上就會到處樹敵,是很難成功的。”
此后,林肯牢記母親的教導,而這種寬容的美德也為他以后的人生鋪平了道路,最終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在南北戰爭期間,林肯的寬容顯現了非凡的作用。有人向總統舉薦了很有軍事才能的格蘭特,但是整個國會對此都持反對意見。他們指責說:“格蘭特嗜酒如命,脾氣暴躁,根本就不適合領導軍隊。”
林肯卻力排眾議說:“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我們應當看到一個人的長處而不應當只盯著他的短處。格蘭特將軍英勇善戰,這正是當前我們所需要的呀。”
在林肯的堅持下,格蘭特臨危受命,指揮士兵迎戰南方軍隊。果然他以出眾的軍事才能,指揮軍隊很快扭轉了局面,將南方軍隊打得大敗,從而取得了南北戰爭的勝利。
人們這才盛贊林肯的寬容,但很少有人想到那位寬容的母親。林肯在后來的回憶中,對這位繼母充滿了感激與敬仰。據說在林肯的總統辦公室里還掛著這樣的條幅:“寬容比批評更能改變人”。而這種寬容的精神,正是源自繼母的教導。
人類成熟的重要標志是寬容、忍讓、和善。當一個人把寬容當做美德發揚時,這個人也就具備了感人的魅力。貝爾奈曾說過:“不會寬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這是對寬容最好的詮釋。可見,寬容在一個人生命中的重要性。
今天是香香十歲的生日。一放學,香香就高興地往家跑,她可一直盼著快點慶祝生日。因為,期中考試后,媽媽答應為了獎勵香香,在她生日那天要送香香一件禮物。一路上香香總在想:媽媽會送我什么呢?
一到家,香香抵擋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東看看西翻翻,可就是找不到有什么特別的東西。無奈之下,香香只好乖乖地坐到媽媽跟前。媽媽說:“香香,你猜猜看我會送你什么禮物?”香香絞盡腦汁也沒想出來。媽媽見女兒那個著急勁,就讓香香閉上眼睛,伸出雙手,手心向上托著。不一會兒,有一件東西輕輕地落在香香的手心。香香一下子睜開眼睛,一封信!香香撕開信封,信是媽媽寫的,信里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深深地打動女兒,媽媽的信還沒有讀完,香香就止不住地流淚了。接著,媽媽讓香香再閉上眼睛,伸出雙手,又有一個比剛才更重的東西放到了香香的手中。香香睜開眼睛,禮物是用包裝紙包好的,上面還有一朵花,她用剪刀把包裝紙剪開,里面是兩本書,一本是香香一直想要的《淘氣包馬小跳》,還有一本是她最喜歡的《同桌冤家》。香香拿著書對媽媽深深地鞠了一躬,說了聲:“謝謝!”“媽媽答應你的就一定會做到!”媽媽笑著說。媽媽的禮物使香香既感到意外,又開心。
也許媽媽向孩子的許諾很不起眼,但有的媽媽不知道孩子會當真,會一直盼望,如果沒實現,孩子對媽媽的態度就會改變,認為媽媽在說謊。故事中香香的媽媽實現了自己的諾言,無疑香香是個幸福的孩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媽媽順口給孩子許諾,事實上并不實現自己的諾言。這樣的媽媽應該明白,孩子是一朵最燦爛的花,但花不可能在謊言中綻放,作為媽媽要以身作則,不要騙孩子,說到就要做到,這樣才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此外,媽媽在向孩子許諾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而無信,答應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兌現不了,應及時給孩子解釋,向孩子道歉,并作自我批評,讓孩子從內心理解和原諒媽媽。否則,久而久之,孩子會對媽媽產生不信任感,并認為說了話可以不算數,慢慢地他們也會學著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