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若有情月長圓 最癡不過張愛玲
- 江曉英
- 3117字
- 2021-11-18 16:55:52
難言
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也是桃花扇,撞破了頭,血濺到扇子上,就這上面略加點染成一枝桃花。
——張愛玲
張愛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qū)的一幢仿西式豪宅里——麥根路313號,位于現(xiàn)在泰興路(當時叫麥德赫司脫路)和泰安路(當時叫麥根路)的轉角上。這座大房子的氣魄肯定是不一般的,是李鴻章女兒李菊耦的陪嫁品之一。二十多間寬敞明亮的大房間,配有獨立一排的傭人房,可謂貴族人家的典范。在這里度過幼年時期的張愛玲,是否有些許印象,或某些記憶呢?
其實,對于新婚燕爾的孫用蕃來說,現(xiàn)有新房的布置再豪華、氣派,也遠不及張家這座大院子的勢頭,無法相提并論。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孫用蕃一生最靚麗的年華已然耗耗而去,必會夢想人生總該會出現(xiàn)一道雨后的彩虹,照亮人到中年的華章。享受生活,享用最好,這是她真實地想法。
于是,她想起了如今在張愛玲二伯父名下的這套老房子,租賃人剛好搬走了。便起了心思盤算著搬過去,也沒好好計劃這會給家庭帶來的負擔和開支。孫用蕃顧得上眼前,顧得上面子,是不顧“票子”的補給如何的。這是每個時代貴族哥兒和小姐們的通病,幾乎不例外地都有享樂主義的意識,當然付諸行動的就舉不勝舉了。于是,枕頭風吹著吹著,慢慢就吹熱了,耳根子自然軟了的張廷重答應回到曾經(jīng)輝煌而又響亮的“祖屋”里,也是門楣光耀的一個大舉措吧。這媳婦,之前不是說特別能干精明,會打理、會盤算的嗎?事實上,耳聽不如眼見,眼見只有相處后才能得以真實的答案。
當然,有些傳聞沒帶半分虛假的。誰說孫用蕃不能干,不精明了?
從另一個側面尋去,便一目了然。她是非常有手腕的,也是善于算計和為自己打算的人。
到了張家后,孫用蕃這位后母的作風和氣派是拿捏好了的。正風肅紀,嚴格開支,合理分配。不但緊抓家庭的日常用度,對于張家的傭人也進行了大范圍的調(diào)整和變動,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力,原先跟隨了張家的一些男傭人和女傭人,也擇了由頭和想法都打發(fā)了去,于是,順理成章地,孫家那些合她自己胃口的男女傭人就填充進來了。
一面是享用大房子的豪華奢侈,一面是精打細算的節(jié)約日子。當然這節(jié)約不會針對自己而已。四個主人,無數(shù)個傭人,二十多間房屋,這樣的隊形,不知是會過日子,還是不會生活了?反正,事實如此,該高調(diào)的地方,孫用蕃絕不會委屈著低調(diào)。
好馬配好鞍!家具、擺設、點綴、什么物件都得重新來過吧?擱現(xiàn)下,有些人搬個新房子,都得好好地配置裝扮一下,即使手頭再緊,再缺銀兩,這個錢是不能少了的,預先儲備著,借也必須借來抹上臉貼了金。這是人性,這是心理,再正常不過了。所以,孫用蕃是絕不會讓新家低了格調(diào),總得陪襯些匹配的家什,加上張廷重40歲生日在即,更是別樣的喜慶了,添了富貴,好事一樁。
至此,張家搬回老根據(jù)地大院后,與舅舅家的幾步之遙變成了遙遙緲緲。那些個表兄弟姐妹們,越發(fā)與張愛玲姐弟倆說不上話了,兩家自是越來越疏遠。
或許,大家心里都有數(shù)吧。不用猜忌,為什么孫用蕃會強烈要求搬走呢,與黃逸梵弟弟家離得遠遠的?
張愛玲讀高中了,不時常回家,所以,與家庭、與后母之間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疏離著招呼,距離著談話,自是沒有太大的沖突和激烈的阻梗。
幾個家族情況說到這兒,許多的前前后后背景都浮出水面,許多盤根錯節(jié)如影隨形地植入了張愛玲的骨子、性格、生活和精神里去。
張愛玲在中學時期穿著簡樸,衣服陳舊,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當初還是一個小小的女孩時,張愛玲就一直夢想著快快地長大,要想梳流蘇頭,穿高傲的旗袍,口紅艷艷的,要像媽媽、姑姑一樣的貌美而妖孽著,多好??!人說張愛玲在后來成名后,就喜歡奇裝艷服的招搖,其實不算招搖,喜歡就是喜歡。當然小報不會放過這樣的絕佳炒作題材,總得弄點新奇的感覺、視覺等,讓人去無窮想象,不由自主地會買一份記載這些故事來龍去脈的報紙。狗仔隊的力量,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任何人物都是他們獵艷題材的好機會。
可以想象,張愛玲愛美,是非常愛美。豆蔻年華的她,為何這么樸素著裝,她不是貴族小姐嗎?我們會慢慢提及這些里外因素。
張愛玲有一個特點,是中學時公開的秘密了——迷糊。換作今天,大多數(shù)男人都喜歡迷糊著的小女人。
張愛玲是住校生,住校生都知道一個理,就是衣食住行都得靠自己打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要用了心管好自己。宿舍是住校生一個比較聚攏而又規(guī)范的地方,有許多生活細節(jié)和規(guī)矩需要大家共同遵守,比如疊被子,宿舍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潔等,都是有人定期檢查和考核的。
人的一生中是不是有健忘和不健忘兩個詞語來描述這個女人的記憶狀態(tài),不是健忘,就該是不健忘吧。實則,有許多事和現(xiàn)象只是相對而已。張愛玲健忘,這就是她的迷糊了。她可以記不起明早的作業(yè)該是哪些要交了,或者壓根就沒做。你說她這壞習慣和現(xiàn)在的調(diào)皮蛋不完成作業(yè)有什么區(qū)別呢?肯定是有區(qū)別的。事實證明,張愛玲每一科成績都是出類拔萃,都是老師心肝上若隱若現(xiàn)的一顆芝麻谷子,都有埋存愛惜之嫌。所以,當張愛玲交不出作業(yè)的時候,也就睜著眼睛默默地放過了。一次,兩次,無數(shù)次。
一句“哦,我忘了”?!覀兛梢匀フ嫘捏w味一個少女慵懶說出這句話時的姿態(tài)和表情,這話可以給予人足夠的揣摩空間和想象余地。
當然,其他地方的健忘有時不一定是那么幸運的,比如宿舍。宿舍是一個公眾群居的地方,有天南地北來的同學,這里不同于普通的學校,是名校,是教會學校,這里的姑娘一出校門后,不是出國留學,就是名門媳婦的候選人了,這里其實就是一個淑媛小姐的培訓基地。因此,這里入駐的同學,都有相當?shù)募彝ケ尘埃髮嵉募彝ヘS姿,是令普通女孩子望而卻步的貴族名校。這里的姑娘,都是“鑲了金邊”的,從衣著,從裝飾物,從吃穿用度方面,都是極好的。但是,這個時期的張愛玲,用她的老師汪宏聲的話來描述他對張愛玲的印象:“唱到張愛玲,便見在最后一排最末一只座位上站起一位瘦骨嶙峋的少女來,不燙發(fā),衣飾也并不入時,走上講臺來的時候,表情頗為呆滯?!薄坝谑俏抑缾哿嵋蚣彝ダ锬撤N不幸,使她成為一個十分沉默的人,不說話,懶惰,不交朋友,不活動,精神長期的萎靡不振。說起懶惰,她是出名欠交課卷的學生。”“她不知修飾,她的臥室是最零亂的一間。”這樣的張愛玲,也許是大家無法想象的張愛玲吧?
窘迫似得,萎靡似得,無所謂似得,一副奶奶不愛、爹爹不疼、母親未教養(yǎng)好的可氣模樣,怎能與日后上海灘名噪一時的紅人相提并論。張愛玲是自卑,張愛玲更多的是無奈,埋下頭,你們愛說什么就是什么,愛怎么看就怎么看。時常,因為宿舍不打理規(guī)范,張愛玲受到的公開待遇是——展覽未做好之事相關的物件。一雙陳舊的鞋子,或是其他之物,總之,都是在這座貴族學校里難得一見的樸素品。
這樣的張愛玲,這種鶴立雞群,讓人如何不生疼?
孫用蕃說:“你看,這些我給你改過的衣服多好,還那么新。”
舅舅吃飯時有人說:“有幾件還新嶄嶄的衣服,給愛玲穿吧,應該合適?!鼻罢邔O用蕃是苛刻虐待,后者家人是真心關心。只是這些話回旋在張愛玲耳際時,都是一般的刺激,順著眼角,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淚珠經(jīng)過鼻梁,滑落到碗里,在飯粒中隱沒了。
張愛玲的這些苦,讓她能快樂地說話談笑嗎,能沒肝沒肺地活著嗎?她是張愛玲,敏感的張愛玲,懂得的張愛玲,熟諳人情世故、知曉世間冷暖的張愛玲。在她的眼里,或她眼里的一切,都充滿了故事的想象和對生命的思考,一個手勢一個眼眸,一次經(jīng)歷,都構架了一本本驚世之作的原型。在某一天,某一根弦上不得不引發(fā),這關不住的,是萬物生。
中學時代的烙印,各種遭遇的荒涼與冷漠,經(jīng)由張愛玲洗禮、掙扎、順應、叛逆,一層層地打磨與刻畫后,演變成了一種恒久的財富,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跡。在天才面前,這些才能成為經(jīng)典的活物,真實起來。
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真實面孔和虛浮人生,真真假假,誰能看透、跟隨、放低?
七竅玲瓏心——當屬傳奇張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