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孩子受益一生的社會情商
- 晴天媽媽
- 1669字
- 2021-11-11 17:48:36
前言
Preface
社交對孩子有多重要?
說到未來20年,教育者大概都會有種莫名的恐懼,今天我們最擅長的“刷題雞娃”訓練和“填鴨式”教育,在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未來還有出路嗎?比起算法和數據,人腦還有贏的可能嗎?孩子是否能更好地生存而不被科技淘汰?
在北美教育趨勢關鍵詞里,有一個很有啟發意義的詞——社會情緒能力,它是一個較學術的說法,也通常被人們稱為社會情商,這讓很多教育者看到了希望。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我們有感知、有情緒、懂互動,能與周圍的人面對面交往。即便虛擬游戲很刺激,我們還是需要回到現實人際交往中,從情感和關系里獲得支持、幫助和理解。
人作為社會關系的總和,生來自帶的情緒不可避免地帶有社會和文化的烙印。個體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從與周圍人的交往中習得如何表達和體驗情緒。因此,個體所在的社會環境、文化規范和道德信念等均成為情緒表達與理解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社會文化的內涵和意義附加到與生俱來的基本情緒中,形成相互交織和相互滲透的更為復雜的情緒,這就是社會化的情緒。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的情緒就是社會情緒,人的成長過程就是情緒的社會化過程。
可以說,人不只是個體化的人,還是有感受、有情緒的被社會化的人。人是完整的人,意味著他包含自己成長中的全部體驗。
社會情緒能力是一個人感知幸福且獲取成功的根本
哈佛大學有一項實驗,在76年里跟蹤了100個人,實驗結果顛覆了過去我們所認為的成功秘訣——人不是因為成功而幸福,恰恰是因為幸福而成功。積極的情緒、支持性的關系、有意義的事業、持續的成就感才是通往成功的坦途。我們當然希望孩子獲得他自己定義的成功,更希望他能真正幸福快樂,這種快樂不是感官的沉溺,不是艷羨的目光,不是他人的評價,而是從內心獲得讓自己滿足的力量。擁有社會情緒能力,才是孩子未來人生幸福的根本。
社會情緒能力是成長和學習的基礎
一個能自我認識、自我表達、處理和調動情緒資源、積極解決問題的孩子,在學業和成長中會具備更多的可能性。這不僅關系到孩子應對壓力、面對挑戰、團隊協作的表現,更能幫助孩子遇強則強,迎難而上,而不是畏首畏尾,在成長中的困難面前當逃兵。這樣的自信心、勝任感、自我效能感,也是孩子持續學習、成長,為日后“打怪升級”儲備能量的發動機。
社會情緒能力是孩子具備獨特競爭力的撒手锏
我接過不少藝術創意類考生的心理咨詢,父母無一例外地提到了特點、創造、個性這樣的詞匯,尤其是不可復制的創造力,更是父母關注的重點,孩子的情感、體驗、交際、思維才是他們獨一無二的財富。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孩子在這些方面的表現也不盡相同。想讓孩子長大后有活力、有創造力、有競爭力,一定不能只是教育他勤奮、努力、拼搏,更多的是幫助孩子在尊重和接納自己特點的基礎上成長。
社會情緒能力有助于孩子快樂成長
過去幾十年里,積極心理學最重大的發現就是“心流”,即忘記時空,將注意力完全專注于手頭上的事情。這不是被動、他律的專注力,而是主動創造的成長力。孩子一旦解開了自己社會情緒能力的“密碼”,就可以調動足夠的心智資源、情緒和社交力量,更投入、更有創造性地享受自己的持續成就,把愛好變成擅長,把擅長變成心流。這種狀態不是“社畜”“房奴”帶來的壓力,而是自我成長的享受和樂趣,樂在其中,水到渠成,喜歡的事投入做,投入的事做成功。
社會情緒能力助推孩子一生成長
短期來看,社會情緒能力似乎和孩子的成績、證書、表現并不直接相關,但帶來的“附屬品”卻不僅僅是成功,還有熠熠生輝的品格特質,以及不會被取代的自我成長力。就像安裝了一套頂級操作系統的超級計算機,可以自動迭代,個性化升級,持續滿足需求。
借著這本書,我們能更深刻地認識大家都關心的社會情緒能力,這不僅讓孩子情緒積極、社交愉快,能正面應對自己生活學習中的挑戰和困難,還能享受成長和解決問題帶來的快樂,持續地獲得成就和幸福。我見證了上萬個家庭通過應用其中的原理和方法,在親子關系、家庭教育、行為管理、學業技能等方面收獲成長,相信它也一定能給你帶來啟發。
每個父母都是最好的育兒專家,他們能找到孩子社會情緒能力的密鑰,使家庭教育既立足當下,又收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