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社會輿情與社會治理創新(第二輯)作者名: 宋覺主編本章字數: 4218字更新時間: 2021-11-26 11:05:36
“一帶一路”背景下促進中非跨境電商的發展策略[1]
引言
“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實施新一輪對外開放、營造更加有利的對外交流環境的重大舉措,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在基礎設施、投資貿易和資源能源等多個領域和范圍深度合作,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有利于經濟共同體的建設。
東部和南部非洲國家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和自然延伸,因此,非洲是中國向西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落腳點。南非、埃及、肯尼亞、坦桑尼亞、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亞等非洲國家紛紛期待同中國對接“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一帶一路”作為中國向世界提出的重要合作設想,給中非合作帶來了新機遇。近年來,中非雙邊貿易務實合作越來越頻繁,貿易呈現迅速增長的顯著趨勢,跨境電子商務成為重要的引擎。2014年,中國企業家在非洲創辦電子商務平臺,目前已經是肯尼亞市場第一,平臺有數千家中國賣家,正源源不斷地把中國優質商品輸出到非洲市場,讓非洲人用上高性價比的中國產品。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增速前十的國家中非洲國家占了3位,分別是摩洛哥、南非和加納。[2] 2017年,“中非全供應鏈綜合服務跨境電商平臺”上線,為中非貿易發展提供便利。[3]2018年,中國與非洲14國簽署人民幣互換協議,為客戶創造良好的線上國際貿易服務體驗,更好地推動國際貿易、跨境支付等業務的快速發展。[4]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非跨境電商貿易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比如物流體系缺失、國際支付困難、海關清關程序復雜、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匱乏、誠信問題等阻礙中非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問題。下文將對上述挑戰進行論述,清晰認識問題原因所在,變革思維,探討推動中非跨境電商貿易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中非跨境電商發展困境
1. 物流體系缺失
對于跨境電商而言,物流始終是一大難題,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更是挑戰。跨境物流一般涉及三個環節:國內到海關的頭程運輸、海關清關及非洲本地配送。由于國內物流比較發達,頭程運輸已變得比較方便快捷。國內海關經過多年發展,加之各項利好政策的助推,國內出關也已比較流暢,中非跨境物流最困難的是非洲境內物流,原因在于:首先,非洲部分區域基礎設施還不完善,公路、港口和航空運輸不發達,電力供應不穩定及郵政服務不可靠。[5]根據國際道路聯合會(International Road Federation)的數據,非洲鋪設公路的國家不到四分之一,使得全球物流公司無法進入許多非洲國家。其次,大多數非洲國家缺乏全國性的街道地址系統,加上交通堵塞,物流時間是發達國家的2—3倍,物流成本占零售價格的50%—75%。[6]因此,非洲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運費非常昂貴、運輸時間長、不便于跟蹤物流進程、丟包風險大等問題成了電商發展的主要障礙,基礎設施不完備的問題在極大程度上制約著人們使用電商平臺。
2. 國際支付困難
非洲電子商務發展較晚,人們網上購物習慣正在培養中,加上網上欺詐的案例頻發,許多非洲人仍然對網上購物持高度懷疑態度。大部分民眾認為將他們的財務信息,如信用卡等放在網站上是一項高風險的舉動,他們更傾向于貨到付款。數據顯示:在非洲電子商務發展最好的國家尼日利亞,67%的用戶的付款方式是貨到付款,23%的客戶使用信用卡或借記卡付款,10%的人使用移動支付。目前,非洲大部分國家的支付卡普及率很低,在埃及,全國只有大約1000萬信用卡或借記卡持卡人,占總人口的10%多一點,大約80%的電子商務交易仍然是通過貨到付款的方式進行的。[7]另外,一些非洲國家對跨境轉賬的金額進行了國內限制。由于國內銀行系統缺乏必要的國際聯系,該區域的一些國家可能只能通過費用高昂的中介機構從外國信用卡持有人那里收取付款。盡管全球電子商務平臺提供商提供一體化的支付解決方案,但許多非洲公司實際上無法應用這些解決方案,因為它們缺乏必要的外國銀行賬戶或子公司。這些都影響了跨境電子商務雙方便捷的支付、結算,使得跨境貿易效率低下。
3. 海關清關程序復雜
中非跨境電子商務通關難,主要體現在非洲入關方面。非洲大陸幅員遼闊,有5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每個國家的進出口報關政策不同,對進口商品規定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南非的進口程序很復雜,根據南非海關程序提示,南非稅務局(SARS)有大約9萬個產品編碼,嚴格適用于所有進口產品。強烈鼓勵外國出口商在對南非法律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尋求當地代理進行清關。而電子商務跨境通關貨物通常存在小批量、多批次的特點,通過當地代理通關,勢必增加通關成本,特別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存在因通關成本過高而放棄進入某個國家的可能。由于非洲相關設施落后,清關手續比較復雜,官員專業性不高,處理過程很慢,而且最容易在單據方面出現差錯,造成清關延誤,產生數萬元的碼頭堆存費、超期費、海關滯報金等。
4. 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匱乏
跨境電子商務需要既懂電子商務又懂國際貿易、外語的綜合型人才,國內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稀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傳統貿易企業需要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體系支撐達到轉型升級;其次,隨著非洲新興市場的開辟,越來越多的個人和企業因為跨境電子商務進入門檻低,進入了跨境電子商務行業;最后,由于跨境電子商務是近兩年的新興行業,國內大部分高校沒有開設跨境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儲備跟不上市場需求的節奏。據《2017年跨境電商行業人才管理調研分析報告》顯示,未來3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相關領域的人才缺口將高達450萬,且2017年在以39%的速度增加,缺口持續拉大。[8]
5. 誠信問題
要使電子商務為消費者服務,需要克服的關鍵挑戰是訪問和信任。2012年,非洲7%的網絡交易存在欺詐性,特別發生在尼日利亞和加納,[9]信任問題是非洲消費者試圖進行網上購物的一個非常大的擔憂。
一項針對南非用戶的調查顯示,大多數受訪者回答說,他們更喜歡在購買前觸摸產品,36%的人說他們不信任在線支付,8%的人不信任該網站。[10]可見信任對南非用戶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由于網絡詐騙盛行,人們對在網上做生意和花錢持懷疑態度,這已經成為中非跨境電子商務必須克服的一個挑戰。另外,許多非洲企業往往無法獲得數字簽名或某些安全標準等電子信托工具,因此在非洲電子商務平臺上開展跨境貿易的中國企業面臨贏得其他國家消費者信任的挑戰。[11]
二、借力“一帶一路”中非跨境電商的發展策略
1. 構建跨境電商國際物流體系
當前跨境電商物流的運作模式大致分為四種:快遞模式、鐵路運營模式、專線速遞模式以及郵政寄件模式。這給跨境物流提供了較大的發展空間,建立本地物流可以避免這些傳統的物流方式所存在的缺陷。如中非跨境電子商務企業Kilimall在非洲肯尼亞建立本地倉庫,通過空運、海運方式將國內商品打包運輸到非洲本地倉庫。通過本地物流不僅能減少海關手續的復雜性,還大大節省了物流的成本,提高了物流的效率,增加了電商企業的銷售額。不過,建立本地的物流只適合大的跨境電商企業,小型企業關于物流方面的處理措施還有待發展,最好能夠在政策的支持下,實現第三方企業代理服務的模式,這樣能夠節省資金,良性發展。在技術方面,要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跨境物流配送體系中,以先進技術為支撐,降低跨境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物流的安全性,增強物流的全程跟蹤,加快與非洲等國家干線物流接軌,共同構建統一標準的跨境物流配送體系。
2. 完善跨境電子支付系統
由于非洲各國政治、文化、消費者習慣、經濟水平等各不相同,消費者對支付的需求也因人而異。對此,一方面,電子商務企業可以提供多種支付方式,以滿足不同國家、不同消費者的支付需求;另一方面,國家和電子商務企業可以通過與非洲當地的電信公司、銀行、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積極建立安全可靠的在線支付系統,實現為電子商務企業在線辦理跨境收付匯和結售匯業務,培養更多用戶線上支付習慣,提升在線支付比例和消費者跨境購物便利化體驗感,達到及時回籠資金、減少退換貨比例的目的。
3. 優化通關程序
當前,我國通過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建立的合作伙伴關系,中國海關總署已經成為一個全球重要的現代化海關訓練基地,中國擁有世界級的海關機構。要解決中非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手續多、通關慢的狀況,一方面,我國海關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協助建設和改善非洲海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幫助非洲國家通過現代化的設施提高通關效率;另一方面,加強與非洲國家海關的合作,分享中國海關現代化的成功經驗,幫助培訓非洲自己的現代化海關人員,提高非洲海關人員的國際化海關事務能力,加快通關速度,提升服務效率。
4. 加大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
由于跨境電子商務不同于傳統的電子商務,涵蓋的專業知識面更廣,對既熟練掌握跨境電商所涉及國家的非通用語言(特別是非洲國家小語種),又熟悉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基本外貿知識的綜合型人才的需求更為緊迫。因此,通過整合各高校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和外語專業的資源,加大外語專業和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力度,通過與國內外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聯合,共同建立實訓基地,著重培養既有外語基礎又有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知識的復合型跨境電子商務應用人才。
5. 提升用戶信任度
用戶的信任不僅可以幫助電商生存下去,而且還可以給電商帶來豐厚回報,成為電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要充分利用中非經貿博覽會這個平臺,持續擴大中國商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運用中國制造的能力,為非洲人民提供性價比高的商品和服務;支持中國有關的商協會和企業每年赴非洲舉辦中國自主品牌商品展,把中方知名品牌和優質產品帶進非洲,同時支持非洲國家在華舉辦各類貿易促進活動;與非洲有關企業、公司及機構建立中非電子商務的合作機制,注意本地化發展,不斷完善國際物流、支付、售后體系,提升用戶在線購物安全感和便利感。
[1]作者李繼玲,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教師、社會政策與社會輿情評價協同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本文為西北政法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輿情評價協同創新研究中心科研項目“網絡虛假評論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研究”(項目編號:2018XBZFYQ1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2]敦煌網.2016 中國跨境電商出口增速前十的國家,非洲占據3 席[EB/OL]. (2017-06-15).http://news.afrindex.com/zixun/article9094.html.
[3]南方網綜合. 中非全供應鏈綜合服務跨境電商平臺在京啟動[EB/OL].(2017-03-29).http://finance.southcn.com/qyxw/content/2017-03/29/content_167946873.htm.
[4]環球網. 聚焦跨境電商貿易難點 中非電子商務論壇嘉賓獻言[EB/OL].(2018-11-13).https://www.sohu.com/a/275101620_162522.
[5]PEDRONCELLI P.10 Obstacles That Impede Africa’s International E-Commerce Growth[EB/OL].(2017-07-14).https://moguldom.com/139961/10-obstacles-that-impedeafricas-international-e-commerce-growth/11/.
[6]ACCRA C M.Finding your way in a country without street addresses[EB/OL].(2016- 02-01).https://www.bbc.com/news/world-africa-35385636.
[7]2018 Africa Commerce Report[R/OL].(2018-12-12).https://retailx.net/product/ecommerce-africa-2018/.
[8]陳木木. 跨境電商人才頻頻流失,企業如何才能“筑巢引鳳”?[EB/OL].(2018-07-30).https://www.cifnews.com/article/36783.
[9]SIWICKI B.7% of online transactions in Africa are fraudulent[EB/OL].(2013-02-28).https://www.digitalcommerce360.com/2013/02/28/7-online-transactions-africaare-fraudulent/.
[10]UNCTAD.Information Economy Report 2015.
[11] MELTZER J.Supporting the Internet as a Platform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Opportunitie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Global Economy and Development Working,2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