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善用,醫家雅號——熟地
在大型中醫藥文化系列紀錄片《本草中國》中,張小秀在家中親手為女兒炮制地黃,遵循古法、九蒸九曬、耗時 30 余天,這樣制成的熟地烏黑透亮、軟糯香甜,是一味補益肝腎的上好藥材。
話說明代醫家張景岳有一個雅號就叫做“張熟地”。
據說當年他路過一個村莊時,聽到里面哀聲連天,得知村中青壯年被征從戎,老幼婦孺饑寒交迫,無奈以土茯苓為食,結果寒傷脾胃,腹脹便秘,慘死無數。見此情景,張景岳便將隨身所帶的熟地分給饑民充饑,并指點村民到山野掘采生地,蒸曬成熟地,既能養血潤腸祛病痛,又能代食解饑餓。
當張景岳辭別鄉親父老時,村民們依依相送,念其以熟地救命之恩,紛紛夾道奮呼:張熟地!張熟地!由此,張熟地就成了張景岳的雅號。
當然,張景岳本身對于熟地也是深有研究,善于應用的。
在他的《景岳全書》中設有一篇熟地專論,稱熟地“至若熟則性平,察至陰之德,氣味純靜,故能補五臟之真陰”。
他所創制的金水六君煎,用熟地、當歸、陳皮、半夏、茯苓、炙甘草,治療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高陰虛,氣血不足之痰喘。
張景岳另創有貞元飲一方,重用熟地為主藥,大補腎中元氣,治“氣短似喘,呼吸急促,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氣道噎塞,勢急垂危”之癥。
張景岳用熟地補腎納氣的經驗,被眾多醫家所認可,《續名醫類案》中即有大劑熟地配人參、麥冬、牛膝、五味子、山萸肉等治療虛喘的案例。
中醫認為,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等一類疾病,盡管有內傷與外感的不同,但發病多表現為肺、脾、腎功能失調,且病久多及腎,或肺腎陰虧,或脾腎陽虛,或腎陰不足,或命火衰微,都與腎相關。
名醫張錫純就記述過一個用熟地治療痰喘的驗案:鄰村李媼,年七旬,勞喘甚劇,十年臥寢,每日用熟地煎湯當茶飲之,數日即安臥。
當代名醫裘沛然在《壺天散墨》中也記載,有一例患者咳嗽痰喘甚劇,胸腔窒悶,腹脹納少,咳嗽頻作,咯痰難出,痰質清稀而粘,氣逆喘急不平,面容憔悴,精神委頓,舌上滿布膩厚白苔,脈象沉緩。先前治療,歷用通陽運脾、溫肺肅降、理氣祛痰、燥濕暢中之方,病癥加劇。后來投用景岳金水六君煎,用熟地 45 克,當歸 30 克,半夏、茯苓各 12克,陳皮、甘草各 9 克,服 3 劑后胸悶已覺漸寬,頗思進食;服 7 劑后咳減喘輕,胃納大香,痰化而痞脹消。
名醫王旭高對痰喘日久腎虛者,不論是否夾有痰濕,均投以熟地以納氣補腎,或單用,或合清金化痰等法,即使有舌苔黃濁不化,熟地也不忌,且大劑重投,以填補腎氣而化無形之痰。
熟地雖無殺菌消炎之說,但有研究表明,熟地的養陰補腎作用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抑制細菌生長,有促進自身健康的效用。這為熟地在治療老慢支中的應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熟地質潤入腎,善滋補腎陰,填精益髓,為補腎陰之要藥。
《本草綱目》中記載熟地的補益功用為: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利耳目,黑須發,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胞漏,經候不調,胎產百病。
大家十分熟悉的六味地黃丸,可以治療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遺精、盜汗、耳鳴、耳聾及消渴等,也用于治療陰虛骨蒸潮熱,精血虧虛,須發早白,肝腎不足,五遲五軟等,其中熟地就是一味主藥。
清代許松如介紹,曾治虛損癥一例,癥見真陰虛衰而致倦怠乏力、吸吸少氣、上重下輕、頭腦昏沉不清、腰酸肢軟、遺精頻頻、納差神呆,于對癥方中加用了熟地 30 克,病人首次服藥后即覺有氣自頭中下降入腹,立見頭腦清醒,精神倍增,兩足有力。再續服前方,胸腹間常有氣走動之感,這就是熟地招納虛陽下歸之效應。
日常入膏入膳也可用熟地養陰血。
在《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中有一料熟地膏,用的就是熟地一味藥,煎熬 3 次,分次過濾、去滓、合并濾液,用文火煎熬濃縮至膏狀,兌入蜂蜜成膏。功能滋陰補腎、添精益髓,用于治療血虛發熱、精髓不充、腰腿酸軟。
在《景岳全書》中另記載一料兩儀膏,用熟地黃 500 克、紅參 120 克、蜂蜜 120 克共同熬制,功能大補氣血,治療勞損。張景岳說,精氣大虧,諸藥不應,或克伐太過,耗損真陰,虛在陰分,精不化氣者,莫妙于兩儀膏。又說,有未至大病,而素覺陰虛者,服用兩儀膏調補元氣,尤為神妙。形體消瘦,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失眠遺精,潮熱盜汗病癥,服之有補虛療損的作用。
其他如《溫病條辨》的專翕大生膏,《百一選方》的百花膏,《祝味菊先生丸散膏方選》的滋補下元膏,以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的益壽固元膏、健身長春膏等補益膏方,藥味多至 30 余種,均是將熟地作為膏方主藥的。
將熟地浸酒的做法也很常見。據說乾隆帝最愛喝的養生藥酒就是龜齡酒和松齡太平春酒,其中都用到了熟地和當歸。
在日常的菜肴中,也可以放入熟地,以起到滋陰養血的作用。
如宋代醫書《太平圣惠方》中的熟地黃芪羊肉湯,取熟地 50 克、黃芪 50 克、當歸 20 克、白芍 15 克及生姜、大棗,與 750 克羊肉共同燉煮,可以起到氣血雙補、固本養顏的作用,有助于調治氣血不足,用于治療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食欲不振等。
另有一道熟地豬蹄煲,取熟地 20 克、酸棗仁 10 克、豬蹄 500 克,按常法煲熟食用,可滋陰補腎,補血安神,用于調治眩暈、心悸、失眠多夢、心煩不安、潮熱盜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