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疊加定理
對線性電路,可以采用疊加定理來進行電路分析。運用疊加定理,將會使多電源共同作用的復雜電路,變為單電源作用的簡單電路。所謂線性電路,是指由獨立電源或受控線性電源與線性元件構成的電路。所謂線性受控電源是指受控電源的電壓或電流,與控制源的電壓或電流呈線性關系。所謂線性元件是指元件兩端的電壓U與電流I呈線性關系(即U=aI+b,這里a、b為常數,且a≠0)的電路元件。特別地,如果某個電路元件,在實數空間,其上的電壓和電流不成線性關系,是非線性元件,不能運用疊加定理進行電路分析,但在相量空間(參見本書第2章),其上的電壓與電流呈線性關系,則在相量空間,該元件是線性元件,可以運用疊加定理進行電路分析。
在電路分析中,稱電源的電流或電壓為激勵,因為它們是使電路工作的原因,稱電路負載上的電壓或電流為響應,因為它們是電源供電產生的結果。按照激勵和響應的概念,線性電路的顯著特點是,響應是激勵的線性組合,也即是負載上的電壓或電流,可以表達成電路中所有電源的電壓或電流的線性組合。
電阻就是線性元件。由直流電源和電阻構成的電路是線性電路,可以運用疊加定理進行電路分析。
疊加定理:在有多個電源激勵的線性電路中,電路中任一支路的電流,等于電路中各個電源單獨作用時,在該支路中產生的電流的代數和;電路中任意兩點間的電壓,等于電路中各個電源單獨作用時,在這兩點間產生的電壓的代數和。所謂某個電源單獨作用,是指該電源起作用,而其他電源不起作用。在電路中,對電源不起作用是這樣處理的:電壓源不起作用,就是其輸出電壓為0,即將其兩端短路,或稱對電壓源進行短路處理;電流源不起作用,就是電流源的輸出電流為零,即將電流源兩端斷開,或稱對電流源進行開路處理。注意,電源不起作用,在電路中是只對電源進行處理,不涉及電阻的處理,這里沒有內阻的概念,所提到的電源均指理想電源。
單電源作用的電阻電路,一般可以用電阻的串并聯等效變換來求解。所以,運用疊加定理分析電路時,多配合電阻等效變換法使用。在這樣的單電源電阻電路中,如果電阻不是串并聯連接,那就只能采用支路電流法或節點電位法這種通用方法來求解了。如果是這樣,用疊加定理來分析電路就顯得不夠簡單了,不如放棄使用疊加定理,一開始就直接采用通用方法分析電路。所以疊加定理更適用于元件串并聯連接的線性電路。
運用疊加定理進行電路分析的一般步驟如下:
1)給電路中待求的電流或電壓標上名稱,并標上參考方向,有關系的電壓或電流,其參考方向最好關聯。
2)將各個電源單獨作用的電路圖畫出來。要求標上待求電流名稱或待求電壓名稱,該名稱與原電路對應電流或電壓的名稱最好一樣,通過加上標的方式區別;還要給待求電流或待求電壓標上參考方向,該參考方向最好與原電路中對應電流或電壓的參考方向一致。
3)逐個分析單電源作用的電路,求出待求電流或待求電壓。
4)運用疊加定理,將各個電源單獨作用的結果加起來,就是原電路中對應電流或電壓的結果。
【例題1.13】如圖1.49a所示電路,已知E=10V,IS=4A,R1=10Ω,R2=R3=5Ω。試用疊加定理求流過R2的電流I2和理想電流源IS兩端的電壓US。
解答:
1)在圖1.49a中,在原電路中標上了待求電流I2和待求電壓US及其參考方向。
2)畫出了各個電源單獨作用的電路圖。圖1.49b中標出了待求電流I2和待求電壓US,并在其上標處加一撇,表示是第一個電源單獨作用的結果,并且它們的參考方向與原電路中對應電流和電壓的參考方向相同;圖1.49c中標出了待求電流I2和待求電壓US,并在其上標處加兩撇,表示是第二個電源單獨作用的結果,并且它們的參考方向與原電路中對應電流和電壓的參考方向相同。

圖1.49 疊加定理用于電路分析例題1
3)逐個求解單電源電路。在圖1.49b中,求得

在圖1.49c中,求得

4)運用疊加定理,求原電路中的待求量,有

【例題1.14】在圖1.50所示線性電路中,只有兩個電源:一個電壓源和一個電流源,電路中的線性負載以各種方式連接,構成了不含電源的電路網絡,這個網絡稱為線性無源網絡。已知:當E=1V,IS=1A時,開口端的電壓U0=5V;當E=2V,IS=3A時,U0=12V。那么,當E=3V,IS=10A時,U0為多少?

圖1.50 疊加定理用于電路分析例題2
解答:根據線性電路的特點可知,電路中的響應是激勵的線性組合。所以有

其中,a和b為常數。
根據題意,將已知量代入式(1.59)可得

解得a=3,b=2。
所以U0與電源的線性關系為

當E=3V,IS=10A時,代入式(1.61)求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