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3 帶傳動的工作能力分析

4.3.1 帶傳動的受力分析

為保證帶傳動正常工作,傳動帶必須以一定的張緊力緊套在帶輪上。當傳動帶靜止時,帶兩邊承受相等的拉力,稱為初拉力F0,如圖4-5a所示。當傳動帶傳動時,由于帶與帶輪接觸面間摩擦力的作用,帶兩邊的拉力不再相等,如圖4-5b所示。繞入主動輪的一邊被拉緊,拉力由F0增大到F1,稱為緊邊;繞入從動輪的一邊被放松,拉力由F0減少為F2,稱為松邊。設環形帶的總長度不變,則緊邊拉力的增加量F1-F0應等于松邊拉力的減少量F0-F2,即

帶兩邊的拉力之差F稱為帶傳動的有效拉力。實際上F是帶與帶輪之間摩擦力的總和,在最大靜摩擦力范圍內,帶傳動的有效拉力F與總摩擦力Ff相等,F同時也是帶傳動所傳遞的圓周力,即

圖4-5 帶傳動的工作原理

a)不工作時 b)工作時

帶傳動所傳遞的功率為

式中 P——傳遞功率(kW);

F——有效圓周力(N);

v——帶的速度(m/s)。

在一定的初拉力F0作用下,帶與帶輪接觸面間摩擦力的總和有一極限值。當帶所傳遞的圓周力超過帶與帶輪接觸面間摩擦力總和的極限值時,帶在帶輪上將發生明顯的相對滑動,這種現象稱為打滑。帶打滑時從動輪轉速急劇下降,使傳動失效,同時也加劇了帶的磨損,因此應避免出現帶打滑現象。

當傳動帶與帶輪表面間即將打滑時,摩擦力達到最大值,即有效圓周力達到最大值。此時,忽略離心力的影響,緊邊拉力F1和松邊拉力F2之間的關系可用歐拉公式表示,即

式中 F1F2——帶的緊邊拉力和松邊拉力(N);

e——自然對數的底,e≈2.718;

f——帶與帶輪接觸面間的摩擦因數(V帶用當量摩擦因數fv代替ffv=);

α——包角,即帶與小帶輪接觸弧所對的中心角(rad)。

由式(4-1)、式(4-2)和式(4-4)可得

式(4-5)表明,帶所傳遞的圓周力F與下列因素有關。

(1)初拉力F0 FF0成正比,增大初拉力F0,帶與帶輪間正壓力增大,則傳動時產生的摩擦力就越大,故F越大。但F0過大會加劇帶的磨損,致使帶過快松弛,縮短其工作壽命。

(2)摩擦因數f f越大,摩擦力也越大,F就越大。f與帶和帶輪的材料、表面狀況、工作環境、條件等有關。

(3)包角α Fα的增大而增大。因為增加α會使整個接觸弧上摩擦力的總和增加,從而提高傳動能力。因此,水平裝置的帶傳動通常將松邊放置在上邊,以增大包角。由于大帶輪的包角α2大于小帶輪的包角α1,打滑首先在小帶輪上發生,所以只需考慮小帶輪的包角α1

聯立式(4-2)和式(4-4),可得帶傳動在不打滑條件下所能傳遞的最大圓周力為

4.3.2 帶傳動的應力分析

帶傳動工作時,帶中的應力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 由拉力產生的拉應力

緊邊拉應力

松邊拉應力

式中,A為帶的橫截面面積。

2. 由離心力產生的離心拉應力

工作時,繞在帶輪上的傳動帶隨帶輪做圓周運動,產生離心拉力FcFc的計算公式為

F c=qv2

式中 q——傳動帶單位長度的質量(kg/m),各種型號V帶的q值見表4-3;

v——傳動帶的速度(m/s)。

F c作用于帶的全長上,產生的離心拉應力為

表4-3 基準寬度制V帶單位長度的質量q及帶輪最小基準直徑

3. 彎曲應力

傳動帶繞過帶輪時發生彎曲,從而產生彎曲應力σb。由材料力學得帶的彎曲應力為

式中 E——帶的彈性模量(MPa);

h——帶的高度(mm);

d——帶輪直徑(mm),對于V帶輪,則為其基準直徑。

彎曲應力σb只發生在帶上包角所對的圓弧部分。h越大、d越小,則帶的彎曲應力就越大,故一般σb1>σb2σb1為帶在小帶輪上部分的彎曲應力,σb2為帶在大帶輪上部分的彎曲應力)。因此,為避免彎曲應力過大,小帶輪的直徑不能過小。

帶在工作時的應力分布情況如圖4-6所示,由此可知帶是在變應力情況下工作的,故易產生疲勞破壞。當帶在緊邊進入小帶輪時應力達到最大值,其值為

σ max=σ1+σc+σb1

圖4-6 帶的應力分布

為保證帶具有足夠的疲勞壽命,應滿足

式中,[σ]為帶的許用應力。[σ]是在α1=α2=180°、規定的帶長和應力循環次數、載荷平穩等條件下通過試驗確定的。

4.3.3 帶傳動的彈性滑動和傳動比

傳動帶是彈性體,受到拉力后會產生彈性伸長,伸長量隨拉力大小的變化而改變。帶由緊邊繞過主動輪進入松邊時,帶內拉力由F1減小為F2,其彈性伸長量也由δ1減小為δ2。這說明帶在繞經帶輪的過程中,相對于輪面向后收縮了Δδ(Δδ=δ12),帶與帶輪輪面間出現局部相對滑動,導致帶的速度逐漸小于主動輪的圓周速度,如圖4-7所示。同樣,當帶由松邊繞過從動輪進入緊邊時,拉力增加,帶逐漸被拉長,沿輪面產生向前的彈性滑動,使帶的速度逐漸大于從動輪的圓周速度。這種由于帶的彈性變形而產生的帶與帶輪間的滑動稱為彈性滑動。

圖4-7 帶傳動的彈性滑動

彈性滑動和打滑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打滑是指過載引起的全面滑動,是可以避免的。而彈性滑動是由拉力差引起的,只要傳遞圓周力,就必然會發生彈性滑動,所以,彈性滑動是不可避免的。

帶的彈性滑動使從動輪的圓周速度v2低于主動輪的圓周速度v1,其速度的降低率用滑動率ε表示,即

式中 n1n2——主動輪、從動輪的轉速(r/min);

d1d2——主動輪、從動輪的直徑(mm),對V帶傳動則為帶輪的基準直徑。

由上式得帶傳動的傳動比為

從動輪的轉速為

因帶傳動的滑動率ε=0.01~0.02,其值很小,所以在一般傳動計算中可不予考慮。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门县| 巨野县| 长武县| 左云县| 竹北市| 蓝田县| 汕头市| 桂阳县| 陵川县| 汝南县| 循化| 高邑县| 阿勒泰市| 新巴尔虎右旗| 通辽市| 揭西县| 长葛市| 轮台县| 许昌县| 兴业县| 伊吾县| 海门市| 浏阳市| 清新县| 虞城县| 徐闻县| 平顶山市| 栖霞市| 岑溪市| 开远市| 木里| 洛扎县| 镇宁| 沙湾县| 唐山市| 兴业县| 九江市| 望江县| 鸡西市| 合山市| 石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