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生有緣(上):譚談說朋友
- 譚談
- 1347字
- 2021-10-29 14:52:53
說一說胡辛
那一年初冬,我參加一個愉快的團體,有過一次難忘的旅行。
大連、營口、鞍山、沈陽。我們的足跡遍及整個遼東半島。
因為愉快,我們開心的笑,我們傾心的談。這些“笑”和“談”,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難忘的事,許多難忘的人。
胡辛,就是我們這個愉快的團體里的一個令我難忘的人。
她是一個女人,一個寫女人的女人。當時,她寫得最著名的女人,是那《四個四十歲的女人》。
其時,她已是一個四十又幾的女人了。女人到了這個年齡,已是紅顏已去,徐娘半老了。同時,女人到了這個年齡,人生的閱歷豐富,事業的成果豐碩。為女、為妻、為母,都品過一番酸苦甜辣了,從政、為文、經商,已闖過幾回風風雨雨了。這個年紀的女人,有一種豐富的美,成熟的美,穩健的美。這種美,是那些妙齡少女們無法可比的。
她高高的個頭,健康的體魄。她無拘無束的笑,快言快語的談。猛一見到,我覺得她就是從我們湘中山區走來的農家女子。這種“無拘無束”和“快言快語”如果再跨過一步,我就會感到她有點“辣”了。然而,她恰到好處地掌握了自己的分寸,留給我的印象便成為為人坦誠和耿直了。相處的日子一長,我愈來愈堅信自己的第一印象了。
從以后天南海北的交談中,我了解到,她雖然坦誠、純樸如農家女,實則出身于書香門第。她原名胡清,也許是因為對“人生就是茹苦含辛”初有品味,便取筆名為胡辛。她1945年5月出生于綿江邊的瑞金,籍貫則為江西南昌。在沒有和她見面之前,我只知道她是一個很有成就的女作家,寫有名篇:《四個四十歲的女人》,那是榮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的。沒有想到,她還是一個使人刮目相看的學者,有著一個十分崇高的職業,現為江西南昌大學中文系的副教授。另有諸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西省文聯委員、江西省作家協會常務理事……等等一串的頭銜。
這些頭銜不是清風吹來的,那是她事業上的累累碩果編織成的,是她勤奮的汗水澆灌成的。這些年來,她先后出版了中短篇小說集《這里有泉水》、《地上有個黑太陽》;長篇小說《薔薇雨》、《蔣經國與章亞若之戀》等八部著作。還有散文、論文、電視文學劇本若干。給我印象極深的,是四十余萬言的《薔薇雨》。書還散發著油墨芳香的時候,我就讀到她。三年多過去了,那不同人生道路、不同性格特征的徐家七姐妹的恩恩怨怨,那井臺邊的女人們的笑聲,那作者寫在每一章前邊的有關女人人生的、入木三分的格言警句,至今仍縈繞在我的耳畔和腦際……
那一次,在我們這個愉快的團體里,還有一位與她年齡不相上下的女散文家陳慧瑛。這是一個熱情如火的女人。在我們文人的圈子里,早就流傳她命相如神。一時間,我們這個團體里的男人和女人,都要她為自己預測一番以后日子里的人生風云。旅行中,胡辛和陳慧瑛住一起。近水樓臺先得月。慧瑛女士對自己的同類的命相可能分析得更精當一些,更細致一些,或者是不是偷偷向她透露了我們這些同伴中的某些人的命相秘密?到了北京,我們都要各奔歸程了。胡辛向中國作協的工作人員提出,要和我同機或同車。她說是慧瑛女士告訴她,譚談是福相,跟他同機同車安全。后來,終因沒弄到相同的機票,我們還是各奔歸程了。她安全地回到了她的夫君身邊。其實,她自己就是一個福相啊!

我還有一句重要的話要說:胡辛的先生是我們湖南同鄉。她呢,自然就是我們湖南的媳婦了。
(原載《江西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