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腔:陸春祥雜文自選集
- 陸春祥
- 2029字
- 2021-10-28 16:01:43
米是從商店里花錢買來的嗎?
我們已經很少有人知道米是怎么來的,包括從農村長大的孩子。幼兒園的孩子甚至會說,米就是從商店里用錢買來的。
300多年前,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很詳細地告訴我們,從稻種長成米粒,一般要經過八個大大小小的災難。
第一災,種子入倉。早稻稻種在秋初收藏的時候,中午往往是烈日,種子的內部溫度就會很高,如果封倉太急的話,谷種就會帶著暑氣。來年田里有糞肥發酵,土壤溫度也會升高,再加上東南風帶來的暖熱,這樣,就會對禾苗和稻穗大大損害。由此看來,種子很重要,大部分的病根在種子里,這大概就是我們說的遺傳吧。我在讀大學前,假期都要干些農活,不過,這種選擇和收藏種子的事情還輪不到我等毛手毛腳的孩子,都是大人們根據經驗仔細操作的。在我的記憶里,我們那個生產隊,好像還沒有發生過比較嚴重的種子事件。現在看來,真是非常的不容易。
第二災,撒播。春耕大忙季節里,田野里會非常的熱鬧,牛和拖拉機并用,把田深翻打爛整平,一畦一畦的,再放幾寸深的水,就可以播種了。但這個時候,如果有水,谷粒還沒來得及沉下,突然刮起大風,谷種就會堆積到秧田的一角。這種現象,我想飛機撒播的時候一定會出現,但那是大面積,沒有太大的關系,反正要經常撒播的,今年撒了,明年再撒,幾年后一片林就長成了,而且高高低低,完全符合自然。
第三災,鳥災。谷子長出秧苗后,要防止成群的雀鳥飛來啄食。所以,我們小時候常見的風景是,一片秧田里,插著些稻草人,雖然沒有諸葛亮借東風那么密集,但也有不少,那些稻草人還很有創意,有的會穿著各式各樣的衣服,穿得最多的是蓑衣,表示有人在干活吧。那些鳥也是久經沙場,戰斗經驗不少,有時還會趁著稻草人不注意,偷偷附沖下來叼食。因此,為了保證秧苗的高出苗率,生產隊會派專人轟鳥,扯著嗓子大喊,這樣的活,非常的愜意,孩子們往往是首選。
第四災,成活。剛插下田的秧苗,非常的脆弱,就像讓幼兒獨立生活一樣,跌跌撞撞,一不小心就會夭折。如果碰上江南連續的陰雨,沒扎根的苗就會損壞過半。但只要有連續三個晴天,秧苗就可全部成活。江南的雨季有時很煩人,一下一周的情況經常發生,所以,我們小時候補種的情況也時常有。更兼發大水,秧苗全部浮上,只得大水退后另插。伴隨著有趣的情節是,小孩們往往會拿著網兜,在一些秧田里抓魚,常有收獲,那些野生的鯽魚都是從河里跑出來避難或者是趁機來旅游的。
第五災,蟲災。秧苗返青長出新葉后,土壤里的肥料也不斷發熱,再加上不斷升高的氣溫,于是稻葉上就會長蟲。宋那個時代只能盼望起風下雨,而現代可以用藥打,印象比較深的是六六六粉,噴藥者全副武裝,戴著鬼子進村的防塵帽,捂著口罩,胸前背著把噴霧機,右手不斷地一圈一圈地搖著,就像《南征北戰》里張軍長急急地搖磁石電話機求援那樣搖,左手拿著噴槍,對著稻葉一片片地掃。過幾年又會換一種藥,大概是那些稻飛虱有了免疫力了吧。田間地頭,經常會有東一只瓶子,西一只瓶子,那都是農民們施藥后丟棄的。不太環保吧,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蟲害越來越多呢。
第六災,“鬼火”燒禾。這個我沒有見過,寫這篇文章時,再咨詢過,也都說,“鱗火”這種現象是有,但不會對稻形成災。宋應星是這樣說的:稻子抽穗后,夜里有“鬼火”四處漂游燒禾。這種火是從腐爛的木頭里跑出來的。每逢多雨季節,曠野里的墳墓多被狐貍挖穿而崩塌,里面的棺材板被水浸爛了,等到日落黃昏時,從墳墓的縫隙里沖出來,在幾尺的范圍內漂游不定。稻葉遇到這種火,立即會被燒焦。
第七災,水災。這里的水災是指缺水。禾苗從返青到抽穗結實,早稻每蔸約需水三斗,晚稻需水約五斗。缺水就會干枯。而且據宋的估計,將要收割時如果缺水一升,粒數雖然不會變,但谷粒會縮小,用碾或臼加工時也多會斷碎。這大概就是我們所說的細節決定成敗,小小的一個細節,也會使米質大大下降的。所以,我們生產隊里有個工種很特別的,就是放水工,干這個活往往是生產隊長自己,整天扛著把鋤頭,東轉轉,西轉轉,東挖一個口,西挖一個口,我還以為隊長嘛,領導,干點輕松的活,哪里知道這里學問很深呢。
第八災,狂風陰雨。辛辛苦苦,稻子成熟時,如果遇到狂風把谷粒吹落,或者遇上連續十來天的陰雨,谷粒沾濕后就會自行霉爛。但這大概是局部災害,如果不是很特殊的年份,一般不會大面積的。吹落谷粒我倒是見得不多,但收割時連續陰雨還是很常見。生產隊常用的辦法是,如果實在不能延期,一定要如期收割。收割時會異常的辛苦,想想看,下雨天,爛污田里翻稻草,越翻越沉。收來后,發動全體人員,騰地方晾谷子。那個季節,往往只要有空的場地,都會曬著晾著稻谷,腳下一不小心就會踩著金黃,亂是亂,但很有豐收的喜悅。生產隊里有幾位接受農民再教育的知識青年,驕陽下,戴著草帽,穿著長袖,全副武裝的,拿著把叉,翻翻曬著的谷子,隊長還是非常照顧知識青年啊。
謝謝宋應星先生,讓我知道并能回憶起這些稻災。稻種一關一關頑強地闖過來了,米也就生產出來了。只是現如今還有多少人知道這樣的細節呢?別人我不敢肯定,陸地同學肯定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