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鶴老師說經濟:揭開財富自由的底層邏輯
- 鶴老師
- 820字
- 2021-10-26 10:13:17
粽子為何得是甜的
粽子為什么得是甜的?不對,明明有咸的啊!很多南方人都吃咸的粽子啊!
好的,那我換一個問題,火鍋為什么得是咸的?為什么從來沒有甜火鍋呢?比如牛奶蜂蜜涮棉花糖。
因為不能那么吃。
可是誰規定的不能那么吃呢?
既然沒有人規定,他遵守的到底是什么呢?是習慣,是潛移默化。因為一個人從小就沒有見過甜火鍋,也從來沒有人吃過甜火鍋,習慣就變成了結論。公理一般都刻在大腦里,以至于他從來沒有想過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
相反,如果他從小到大一直吃的是牛奶涮棉花糖,突然有一天有人端來了一盆九宮格火鍋,毛肚鴨血加肥腸,他也一定覺得血淋淋的,接受不了。
很多人從小被教育走路要靠右行,他們的父母、老師、親戚、朋友也全部靠右行,以至于他們成年之后會天然地認為靠左行是不對的,卻又說不出來原因。直到他們去了某海島國家,才發現原來真的還可以靠左行,哪怕規則相反也完全沒有問題。
北方人吃了一輩子咸豆腐腦,去南方發現居然還有加糖的。
南方人吃了一輩子長茄子,去北方發現居然還有圓形的。
我們要表達什么呢?操控。
你覺得理所應當的,有可能是環境刻在大腦里的。
你覺得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有可能只是從小到大的環境喜歡。
比如,你為什么會看到現在?是因為我故意把粽子說成甜的,我故意設置了幾個懸念。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被操縱,只是它如此隱蔽,以至于很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
挖掘機技術哪家強?告訴我第二家。
得了灰指甲,應該用什么?告訴我第二個。
這些“第一家”已經被寫到大家的腦子里去了。
很多人深信不疑的獨立思考,往往是在環境潛移默化的圍欄中行走而已,他們用當事人的手按下按鈕,而當事人卻渾然不覺,這才是最恐怖的。
普通人接觸的每一條間接信息,每一次義憤填膺,每一場淚流滿面,可能都是一次被操控。所有的環節,可能都是針對他的弱點精心設計的。
催眠不可怕,不知道在被催眠才可怕。
認知為什么如此重要?因為它可以幫我們更好地看清自己。多一點懷疑精神,多問幾個為什么,按下按鈕的那一刻,一定要記得回頭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