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懂古詩文,吃透現(xiàn)代文:小學(xué)語文同步1+2古今連讀(六年級)
- 溫沁園主編 畢馨元 侯曉彤著
- 2691字
- 2021-10-14 17:09:09
閱讀主題02:顏色搭配成圖景
《天凈沙·秋》《濟南的秋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古詩文
天凈沙·秋
元·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
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解讀
◆ 大意
傍晚時分,一座孤村靜立在幾朵殘霞之下,炊煙裊裊升起。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老樹上棲息著寒鴉,鴻雁的影子在天邊一晃而過。此處青山綠水,白草、紅葉與黃花于天地之間自在搖曳。
◆ 解說
元代戲曲家白樸以四季為題創(chuàng)作了四首《天凈沙》,這首是其中之一。這首曲題目為“秋”,全文并沒有一個“秋”字,我們讀完卻感覺自己仿佛站在秋日的村落中。
前兩句用白描手法簡單勾勒出了一幅蕭索冷清的鄉(xiāng)村圖景,“一點飛鴻影下”稍微帶來些生氣,而末尾兩句用青、綠、白、紅、黃五種顏色描繪出了更為豐富可愛的秋日圖景。作者的情緒如何?他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但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幾種顏色搭配在一起的情景,看著如此清麗疏闊的景色,是不是覺得之前蕭索景象帶來的凄涼感也被疏解了呢?
現(xiàn)代文
濟南的秋天
老舍
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設(shè)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著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墻,環(huán)城流著一道清溪,倒映著山影,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要是這么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設(shè)若你幻想不出——許多人是不會幻想的—請到濟南來看看吧。
請你在秋天來。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終年給你預(yù)備著的。可是,加上濟南的秋色,濟南由古樸的畫境轉(zhuǎn)入靜美的詩境中了。這個詩意秋光秋色是濟南獨有的。上天把夏天的藝術(shù)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天不愿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作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
詩的境界中必須有山有水。那么,請看濟南吧。那顏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發(fā)的不同了。以顏色說吧,山腰中的松樹是青黑的,加上秋陽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淺的顏色,把旁邊的黃草蓋成一層灰中透黃的陰影。山腳是鑲著各色條子的,一層層的,有的黃,有的灰,有的綠,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兒。山頂上的色兒也隨著太陽的轉(zhuǎn)移而不同。山頂?shù)念伾煌€不重要,山腰中的顏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幾句詩。山腰中的顏色是永遠(yuǎn)在那兒變動,特別是在秋天,那陽光能夠忽然清涼一會兒,忽然又溫暖一會兒,這個變動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顏色覺得出這個變化,而立刻隨著變換。忽然黃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層看不見的薄霧在那兒流動,忽然像有股細(xì)風(fēng)替“自然”調(diào)和著色彩,輕輕地抹上一層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兒。有這樣的山,再配上那藍的天,晴暖的陽光;藍得像要由藍變綠了,可又沒完全綠了;晴暖得要發(fā)燥了,可是有點涼風(fēng),正像詩一樣的溫柔;這便是濟南的秋。況且因為顏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顯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線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頂上那個塔!
再看水。以量說,以質(zhì)說,以形式說,哪兒的水能比濟南?有泉——到處是泉——有河,有湖,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濟南是“自然”的sweetheart吧?大明湖夏日的蓮花,城河的綠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濟南有秋山,又有秋水,這個秋才算個秋,因為秋神是在濟南住家的。先不用說別的,只說水中的綠藻吧。那份兒綠色,除了上天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的。這種鮮綠色借著水的清澄顯露出來,好像美人借著鏡子鑒賞自己的美。是的,這些綠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為誰看的。它們知道它們那點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兒吻著水波,做著綠色的香夢。淘氣的鴨子,用黃金的腳掌碰它們一兩下。浣女的影兒,吻它們的綠葉一兩下。只有這個,是它們的香甜的煩惱。羨慕死詩人呀!
在秋天,水和藍天一樣的清涼。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皺。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帶著一點桂花的香味。山影兒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虛幻地吻著。山兒不動,水兒微響。那中古的老城,帶著這片秋色秋聲,是濟南,是詩。
解讀
同學(xué)們平時寫景的時候一定也知道關(guān)注景物的顏色,那么同樣是寫顏色,老舍先生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老舍先生沒有只說一句“山腰上的松樹是黑的”,他說那是“青黑的”,一字之差就讓人感覺到這種黑色有了種水墨畫的質(zhì)地。而接下來就更神了,老舍先生詳細(xì)地描繪了這種青黑色在光影變化下的變化,我們跟隨他的目光,好像看到陽光在流動。接著往下讀我們就會明白,山間顏色的多變來自陽光的變化,陽光的多變則體現(xiàn)了濟南秋天的特點。老舍先生通過對顏色變化的細(xì)致觀察和準(zhǔn)確描繪,讓我們感受到了濟南秋天的獨特之處,它像一幅動態(tài)的畫,每一秒都呈現(xiàn)出不同的美。
連讀
在《天凈沙·秋》中,作者用一幅充滿色彩感的圖景做了結(jié)尾。古人在詩詞中很喜歡做顏色搭配,這首散曲中出現(xiàn)的青、綠、白、紅、黃也是很多文人常用的顏色。不同顏色組合給人帶來的視覺感受也有差異。比如:青色、綠色、白色組合在一起,是“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綠色和紅色組合在一起,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色和黃色組合在一起,有“千里黃云白日曛”,也有“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課文《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中也出現(xiàn)了顏色,“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黑與白的強烈對比讓我們看到了烏云翻滾、大雨傾盆的壯觀場面。詩人寫詩就像畫家作畫,只有調(diào)出最準(zhǔn)確的顏色,才能恰當(dāng)描繪出眼前、心中的圖景。
我們再看老舍對濟南山水的描寫,好像要把每一秒都記錄在紙上。而且他對顏色的觀察和描述精細(xì)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從“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淺的顏色”“藍得像要由藍變綠了,可又沒完全綠了”等表達中,都可看出作者對顏色的敏感和精確表達。
你描繪一處景色的時候,可以學(xué)習(xí)白樸的寫法,注意不同景物的顏色搭配,留住一個和諧的瞬間;也可以學(xué)習(xí)老舍的寫法,詳細(xì)描繪顏色的細(xì)微變化,呈現(xiàn)出一幅不斷流動的圖畫。
點讀
◆ 白描
“白描”是一種寫作方法,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渲染,描畫出事物鮮明生動的形象。
◆ 元曲
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為“元曲”,雜劇是戲曲,散曲是詩歌,屬于不同的文學(xué)體裁。元曲有嚴(yán)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jǐn)?shù)、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 老舍
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老舍是一位優(yōu)秀的現(xiàn)代小說家,他因語言豐富精妙、幽默傳神,被稱為“語言大師”。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等。
讀后練
請你選擇一處景物并對它的顏色進行描寫,既可以體現(xiàn)多種顏色的搭配,也可以專注描繪一兩種顏色的變化。當(dāng)然,如果你文筆好,把兩種寫法融合在一起就更棒了!
- 初中教師減壓手冊
- 變色龍(世界少年兒童文學(xué)名著)
- 高中課堂過程寫作解密(高二篇)
- 給音樂教師的建議
- 居里夫婦的實驗:中國青少年科普分級閱讀書系
- 海底兩萬里
- 民國經(jīng)典國文課·人生卷:愛流汐漲
- 感恩故事
- 新高考英語翻譯與概要寫作
- 細(xì)節(jié)決定成敗:提高中學(xué)生物課堂教學(xué)有效性的研究和思考
- 幼兒生活方式的現(xiàn)代演繹: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常青幼兒園園本特色探索
- 學(xué)生有效閱讀的動物美文(學(xué)生有效閱讀范文與方法指導(dǎo))
- 畫說作文(下)
- 震撼世界的100個科學(xué)發(fā)現(xiàn)(上)(世界歷史回眸經(jīng)典文庫)
- 成人之教:《論語》導(dǎo)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