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管理實務(第二版)
- 孔德蘭主編
- 5564字
- 2021-10-28 15:30:25
任務2風險衡量指標的計算及應用
任務描述
風險是企業理財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作為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如何分析、衡量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對科學理財非常重要。因此,必須掌握分析和衡量風險的基本技能。
財務活動經常是在有風險的情況下進行的。冒風險,就要求得到額外的收益,否則就不值得去冒風險。投資者由于冒風險進行投資而獲得的超過資金時間價值的額外收益,稱為資金的風險價值,或風險收益、風險報酬。企業理財時,必須研究風險、計量風險,并設法控制風險,以求最大限度地擴大企業財富。
一般來說,風險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時期內可能發生的各種結果的變動程度。在風險存在的情況下,人們只能事先估計采取某種行動可能導致的結果,以及每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而行動的真正結果究竟會怎樣,不能事先確定。例如,我們預計一個投資項目的報酬時,不可能十分精確,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有些事情的未來發展變化我們事先不能確知,如價格、銷量、成本等都可能發生我們預想不到并且無法控制的變化。
風險可能給投資人帶來超出預期的收益,也可能帶來超出預期的損失。一般來說,投資人對意外損失的關切程度,比對意外收益要強烈得多。因此,人們研究風險時側重減少損失,主要從不利的方面考慮風險,經常把風險看成是不利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從財務的角度來說,風險主要指無法達到預期報酬的可能性。
一、識別風險類別
(一)從個別理財主體的角度看
從個別理財主體的角度看,風險分為市場風險和公司特有風險兩類。
1.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對所有企業產生影響的因素引起的風險,如戰爭、自然災害、經濟衰退、通貨膨脹等。這類風險涉及所有企業,不能通過多元化投資來分散,因此,又稱不可分散風險或系統風險。
2.公司特有風險
公司特有風險是指發生于個別企業的特有事項造成的風險,如罷工、訴訟失敗、失去銷售市場、新產品開發失敗等。這類事件是隨機發生的,因而可以通過多元化投資來分散,即發生于一家公司的不利事件可以被其他公司的有利事件所抵消。這類風險也稱可分散風險或非系統風險。
(二)從企業本身來看
從企業本身來看,風險可分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兩大類。
1.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是指因生產經營方面的原因給企業盈利帶來的不確定性。經營風險是任何商業活動都有的,也稱為商業風險。企業生產經營的許多方面都會受到來源于企業外部和內部諸多因素的影響,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經營風險主要來自于:
(1)市場銷售。市場需求、市場價格、企業可能生產的數量不確定,尤其是競爭使供產銷不穩定,加大了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
(2)生產成本。原料的供應和價格、工人和機器的生產率、工人的工資和獎金,都是不確定的因素,因而產生風險。
(3)生產技術。設備事故、產品質量問題、新技術的出現等,不好預見,產生風險。
(4)其他。外部的環境變化,如天災、經濟不景氣、通貨膨脹、有協作關系的企業沒有履行合同等,企業自己不能左右,也會產生風險。
2.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又稱籌資風險,是指由于舉債而給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企業舉債經營時,全部資金中除自有資金外還有一部分借入資金,這會對自有資金的盈利能力造成影響;同時,借入資金需還本付息,一旦無力償付到期債務,企業便會陷入財務困境甚至破產。當企業息稅前資金利潤率高于借入資金利息率時,使用借入資金獲得的利潤除了補償利息外還有剩余,因而可提高自有資金利潤率。但是,若企業息稅前資金利潤率低于借入資金利息率,這時,使用借入資金獲得的利潤還不夠支付利息,還需動用自有資金的一部分利潤來支付利息,從而會降低自有資金利潤率。如果企業息稅前利潤還不夠支付利息,就要用自有資金來支付,使企業發生虧損。若企業虧損嚴重,財務狀況惡化,喪失支付能力,就會出現無法還本付息甚至招致破產的危險??傊?,由于許多因素的影響,企業息稅前資金利潤率和借入資金利息率差額具有不確定性,從而引起自有資金利潤率的高低變化,這種風險即為籌資風險。這種風險程度的大小受借入資金對自有資金的比例的影響:借入資金比例大,風險程度就會隨之增大;借入資金比例小,風險程度就會隨之減小。對財務風險的管理,關鍵是要保證有一個合理的資金結構,維持適當的負債水平,既要充分利用舉債經營這一手段獲取財務杠桿收益,提高自有資金盈利能力,又要注意防止過度舉債而引起的財務風險加大,避免陷入財務困境。
想一想
1.如何理解風險價值?
2.風險可以分為哪些類型?簡要概述每一種風險的影響因素。
二、分析風險報酬
投資者寧愿要肯定的某一報酬率,而不愿意要不肯定的同一報酬率,這種現象稱為風險反感或風險厭惡。在風險反感普遍存在的情況下,誘使投資者進行風險投資的,是超過時間價值的額外報酬,即風險報酬。
風險報酬的表現形式是風險報酬率,是指投資者因冒風險進行投資而要求的,超過資金時間價值的額外報酬率。
如果不考慮通貨膨脹的話,投資者進行風險投資所要求或期望的投資報酬率便是無風險報酬率與風險報酬率之和(見圖2—1)。即:
期望投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風險報酬率

圖2—1 期望投資報酬率示意圖
無風險報酬率,如購買國庫券的利率。無風險報酬率可以吸引公眾儲蓄,是最低的社會平均報酬率。
風險報酬率與風險大小程度有關。風險越大,則要求的報酬率越高,它是風險程度的函數。
風險報酬率=f(風險程度)
如圖2—2所示,風險程度和風險報酬率成正比,則:
風險報酬率=風險報酬斜率×風險程度
其中的風險程度用標準差或變異系數等計量。風險報酬斜率取決于全體投資者的風險回避態度,可以用統計方法來測定。如果大家都愿意冒風險,風險報酬斜率就小,風險溢價不大;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冒風險,風險報酬斜率就大,風險溢價較大。

圖2—2 風險報酬率示意圖
風險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多元經營和多元籌資。
近代企業大多采用多元經營的方針,主要原因是它能分散風險。多經營幾個品種,它們景氣程度不同,盈利和虧損可以相互抵消,降低風險。從統計學上可以證明,如果幾種商品的利潤率和風險是獨立的或是不完全相關的,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總利潤率的風險能夠因多元經營而降低。
企業通過籌資,可以把它的投資風險和報酬不同程度地分散給它的股東、債權人,甚至供應商、工人和政府。就整個社會來說,風險是肯定存在的,問題是誰來承擔及各承擔多少。如果大家都不肯承擔風險,高風險的項目沒人做,則社會發展就會慢下來。金融市場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它吸收社會資金投放給需要資金的企業,通過它能夠分散風險,分配利潤。
想一想
1.如何確定風險報酬的大???
2.風險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三、風險衡量
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它廣泛影響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活動,因此,正視風險并將風險程度予以量化,進行較為準確的衡量,便成為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風險的衡量需要用概率和統計方法。風險與概率直接相關,并由此而與期望值、離散程度等相聯系,對風險進行衡量時應著重考慮這幾方面的因素。
(一)概率分布
在現實生活中,某一事件在完全相同的條件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既可能出現這種結果又可能出現那種結果,我們稱這類事件為隨機事件。概率就是用百分數或小數來表示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出現某種結果的可能性大小的數值。用X表示隨機事件,用Xi表示隨機事件的第i種結果,Pi為出現該種結果的相應概率。若Xi出現,則Pi=1;若不出現,則Pi=0。同時,所有可能結果出現的概率之和必定為1。因此,概率必須符合下列兩項要求:

將隨機事件各種可能的結果按一定的規則進行排列,同時列出各結果出現的相應概率,這一完整的描述稱為概率分布。
概率分布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連續型分布,如圖2—3所示,其特點是概率分布在連續圖像的兩點之間的區間上;另一種是離散型分布,也稱不連續的概率分布,如圖2—4所示,其特點是概率分布在各個特定的點(指X值)上。
【工作實例2—13】某企業甲產品投產后預計收益情況和市場銷量有關,可用表2—1描述各種可能的收益概率分布。

圖2—3 連續概率分布圖

表2—1甲產品市場預測與預期收益概率分布表
該企業市場預測與預期收益的概率分布如圖2—4所示。

圖2—4 甲產品市場預測與預期收益概率分布圖(不連續的概率分布圖)
(二)期望值
期望值是一個概率分布中的所有可能結果,以各自相應的概率為權數計算的加權平均值,是加權平均的中心值,通常用符號E表示。其計算公式為:

期望收益反映預計收益的平均化,在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下,它代表著投資者的合理預期。
【工作實例2—14】以工作實例2—13中的有關數據為依據,計算甲產品投產后預計收益的期望值。

(三)離散程度
離散程度是用來衡量風險大小的統計指標。一般說來,離散程度越大,風險越大;離散程度越小,風險越小。
反映隨機變量離散程度的常用指標主要包括方差、標準差、標準離差率。
1.方差
方差是用來表示隨機變量與期望值之間的離散程度的一個數值。其計算公式為:

2.標準差
標準差也叫標準離差或均方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其計算公式為:
標準差以絕對數衡量決策方案的風險。在期望值相同的情況下,標準差越大,風險越大;標準差越小,則風險越小。
3.標準離差率
標準離差率是標準差同期望值之比,通常用符號q表示。其計算公式為:

標準離差率是一個相對指標,它以相對數反映決策方案的風險程度。方差和標準差作為絕對數,只適用于期望值相同的決策方案風險程度的比較。對于期望值不同的決策方案,評價和比較其各自的風險程度只能借助于標準離差率這一相對數值。在期望值不同的情況下,標準離差率越大,風險越大;標準離差率越小,風險越小。
對于多方案擇優,決策者的行動準則應是選擇低風險、高收益的方案,即選擇標準離差最低、期望收益最高的方案。然而高收益往往伴有高風險,低收益方案的風險程度往往也較低,究竟選擇何種方案,就要權衡期望收益與風險,而且要視決策者對風險的態度而定。對風險比較反感的人可能會選擇期望收益較低同時風險也較低的方案,喜歡冒風險的人則可能選擇風險雖高但同時收益也高的方案。
【工作實例2—15】以工作實例2—13中的數據為依據,計算甲產品預計年收益的方差。

【工作實例2—16】以工作實例2—13中的數據為依據,計算甲產品預計年收益的標準差。

【工作實例2—17】以工作實例2—13中的有關數據為依據,計算甲產品預計年收益的標準離差率。


通過上述方法將決策方案的風險加以量化后,決策者便可據此作出決策。對于單個方案,決策者可將標準離差(率)同設定的可接受的此項指標最高限值進行對比,看前者是否低于后者,然后作出取舍。
想一想
1.衡量風險的指標主要有哪些?
2.如何運用各種衡量風險的指標來分析企業的風險情況?能強化訓練
【實訓項目1】分析風險類別與風險報酬。
【實訓目標】掌握不同風險類別的特征和影響因素,掌握風險控制的方法。
【實訓任務】
1.按照自由組合方式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5~8人為一組),不同的小組分別選擇某一特定企業開展社會實踐與調研,分析該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類別,了解行業風險報酬情況、該企業風險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并形成書面調研報告。要求每位同學都要參與。
2.每個小組推薦一位代表匯報本組調研情況與結果。班級全體同學對其匯報情況進行評分。
3.每個小組將調研報告上交授課教師評閱。
【實訓項目2】風險衡量與分析。
【實訓目標】能夠熟練運用概率分布、期望值和離散程度指標衡量、分析企業的風險情況。
【實訓任務】
1.某企業準備投資開發新產品,現有A產品、B產品、C產品三個方案可供選擇。根據市場預測,三種產品的預計年報酬率見表2—2。

表2—2預計年報酬率
要求:
(1)分別計算三個方案的期望報酬率。
(2)分別計算三個方案的標準差。
(3)分別計算三個方案的標準離差率。
(4)評價各方案的風險大小。
2.某公司擬以500萬元投資籌建電子管廠,根據市場預測,預計每年可獲得的收益及其概率見表2—3。

表2—3預計年收益及其概率
要求:
(1)計算該項投資的收益期望值。
(2)計算該項投資的標準差。
(3)計算該項投資的標準離差率。
(4)評價該公司的風險情況。
案例分析
博彩獎金的轉換決定
1987年,羅莎琳德·塞茨費爾德贏得了一項總價值超過130萬美元的博彩大獎。在以后的20年中,每年她都會收到65 276.79美元的分期付款。1995年,塞茨費爾德女士接到了位于佛羅里達州西部棕櫚市的西格資產理財公司的一位銷售人員打來的電話,聲稱該公司愿意立即支付給她140 000美元以獲得今后9年其博彩獎金的一半款項(也就是,現在的140 000美元換算以后,9年中每年獲得32 638.395美元的分期付款額)。
西格資產理財公司是一家獎金經紀公司,其職員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跟蹤類似塞茨費爾德女士這樣的博彩大獎的獲得者。公司知道有許多人會急于將他們獲得的部分甚至全部獎金馬上變現。西格資產理財公司是年營業收入高達7億美元的獎金經紀行業中的一員,它和另一家公司伍德步里奇·斯特林公司目前占據了行業中80 %的業務。類似西格資產理財公司這樣的經紀公司將其收購的這種獲得未來現金流的權利再轉讓給一些機構投資者,諸如美國太陽公司或是約翰·漢考克共同生命保險公司。
本案例中,購買這項權利的是金融升級服務集團(EFSG),它是一家從事紐約州的市政債券業務的再保險公司。西格資產理財公司已經談好將它領取塞茨費爾德一半獎金的權利以196 000美元的價格賣給EFSG,如果塞茨費爾德答應公司的報價,公司馬上就能夠賺取56 000美元。最終塞茨費爾德接受了公司的報價,交易達成。
資料來源: [美]斯蒂芬·A·羅斯、 [美]倫道夫· W ·威斯特菲爾德、 [美]杰弗利·F·杰富: 《公司理財》,70頁,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要求:
(1)運用貨幣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的基本觀念,分析為何西格資產理財公司能夠成功安排這筆交易并立即獲得56 000美元的利潤。
(2)塞茨費爾德和EFSG各自在這筆交易中獲得了什么利益?
(3)簡要分析貨幣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的基本觀念如何影響人們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