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資源管理(第五版)
- 姚裕群 楊俊青主編
- 2203字
- 2021-10-28 15:17:20
第一節 人力資源自然養護
一、人力資源自然養護的含義
人力資源自然養護是指對作為經濟資源的人體方面的健康保護,尤其指勞動者在職業安全健康方面的保護,也稱為勞動保護。人力資源自然保護的對象是從事社會經濟活動的各種勞動者,包括對藍領人員、白領人員和其他人員的保護。
人力資源自然養護的范圍除了職業安全健康外,還延伸到員工身體健康素質的改善、對抗疾病能力的提高和精神健康方面,從自然性的角度使人力資源的能力得以維持和擴大。
對人力資源養護所涉及的即組織管理中的職業安全衛生內容,一般包括職業病的預防、意外事故的預防以及更廣泛的安全健康內容。其具體內容包括防范普通的、傳統的工作地的物理條件因素所致的身體疾病(職業性疾患),防治工傷事故等造成的身體的急性損傷,以及人的精神與情感等內容,如工作壓力。基于人力資源養護內容的廣泛性及復雜性,需要許多領域的專門知識,如工業衛生、職業醫學、安全工程學、環境科學、心理學和生態學等。二、職業病預防
(一)職業病預防的法律制度
與職業安全健康有關的制度有職業安全衛生責任制度、技術措施、檢查制度、勞動衛生監察制度、職業病防治和處理制度。我國現行的職業安全健康法律制度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工業企業中噪聲衛生標準》、《工業企業人工照明標準》。上述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有:防止有毒、有害物質的危害;防止粉塵的危害;防止噪聲和強光刺激;防暑降溫和防凍取暖;通風和照明;個人防護用品和生產輔助設施;職業病防治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還規定了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的條款。
據此,各用人組織應建立完善的內部勞動安全衛生管理制度。
(二)職業病預防的技術措施
預防職業疾病因行業、工種、工作條件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技術措施,這主要有以下方面。
(1)直接的技術措施。包括防止粉塵的危害,防止有害物質的危害,防止噪聲和強光的刺激,降低勞動操作對人體器官的傷害,妥善處理危險品等。
(2)相關的其他措施。包括改進工藝和采用新技術,盡量采用儀表控制,遠距離操作,使有毒、有害因素與操作者隔離。
(3)技術管理措施。要以預防為主,對患職業病職工及時治療;提供本組織所有有害物質的手冊和安全數據檔案,手冊的內容包括關于一般和特殊的危險、防護程序、正確的儲存和銷毀方法。
三、意外事故預防
職業安全工作的核心,在于預防事故。為此,需要建立健全以下制度。
(一)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將安全生產責任與完成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經濟責任聯系起來,實行權、責、利的統一。建立、健全安全保障網絡,采取措施,建立安全專業管理組織與群眾性組織。
(二)安全生產教育制度
其主要內容是:思想教育、勞動保護方針政策的教育、規章制度教育、勞動紀律教育、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典型經驗和事故教訓的教育等。
(三)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其內容分為查思想、查現場、查隱患、查管理、查制度等幾方面,以及建立傷亡事故報告制度。這是在工作人員發生傷亡事故后,進行報告、登記、處理和統計分析等具體工作程序的一種法定制度。實行這一制度,意味著要對事故責任人進行追查,以督促管理者和員工樹立安全責任意識,有效防止事故的發生。
四、工作壓力克服
(一)壓力的產生
所謂工作壓力,是指勞動者預見工作中的身體或情感方面的危險而試圖擺脫的高度心理緊張狀態。個體面對與其期望密切相關的機會、限制或需求,且其結果重要而不確定時,人的壓力就會產生。一般來說,當工作環境的要求超出個人所能達到的限度時,就會產生對工作的壓力感。
盡管人們習慣于從消極的方面來看待壓力,但壓力本身并不一定是壞事,特別是它能夠為組織的獲利提供一種氛圍和可能性時,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二)壓力的癥狀
一般情況下,這些癥狀可以歸納為三類:生理癥狀、心理癥狀和行為癥狀。
壓力的早期研究大多關注的是壓力的生理癥狀。醫學專家對壓力問題進行研究的結果表明,壓力可以導致新陳代謝的改變、心臟跳動和呼吸的頻率加快、血壓升高、頭痛,并會引起心臟病發作,胸部、脖頸和后背肌肉收縮,胃炎和消化道潰瘍,便秘,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月經失調和性功能障礙等。
心理癥狀是指與工作相關的壓力可以導致與工作相關的不滿。這是由壓力所產生的最簡單、最明顯的結果。壓力也可以以其他心理形態表現出來,如緊張、焦慮、易怒、厭倦、拖沓等。
行為方面的壓力癥狀包括生產率的變化、迅速增長的曠工現象、頻繁跳槽、工作中的錯誤、缺勤、離職以及飲食習慣的變化、吸煙的增多或嗜酒、說話速度加快、煩躁和睡眠紊亂等,進而使人產生一定的疾病,造成傷害。
(三)減輕壓力的方法
減輕員工工作壓力的方法主要有:其一,重新設計工作。員工身處力所不能及的工作環境下時,通常會感到很大的壓力。通過對工作進行再設計,可以增強工作的挑戰性或減輕工作負擔。其二,明確工作期望。在甄選過程中,通過對工作客觀的預先介紹,可以減少對工作認識的盲目性,從而減輕壓力。其三,改善工作環境。如果壓力是直接來自對工作的厭倦和工作過于繁重,那么可以采取措施改善工作環境。其四,對員工進行培訓。
此外,幫助員工解決個人生活方面的問題,也有利于減輕其工作壓力。具體而言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其一,員工咨詢。給員工提供向他人傾訴的場景。其二,施加壓力。使那些對個人生活缺乏計劃性的員工,分清生活中的輕重緩急。其三,身體活動方案。有些大公司雇用健康專家向員工提供鍛煉身體的建議,教授身心放松的方法,以保持良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