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任務四 施工測量的作用、特點和原則
一、施工測量的作用
1.施工測量定義
各種工程建設都要經過規(guī)劃設計、建筑施工、經營管理等幾個階段,每一階段都要進行測量,在施工階段所進行的測量工作,稱為施工測量。
2.施工測量任務
施工測量的基本任務是按照設計要求,使用測量工具,按照一定的測量方法,滿足一定的測量精度要求,將設計部門設計的建筑測設到地面上,包括建筑的形狀(角度)、大小(長度)、方位(方位角)、高低(高程)等要素。同時銜接和指導各工序間的施工。
3.施工測量內容
施工測量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中,它的主要任務包括:
(1)施工場地平整測量。各項工程建設開工時,首先要進行場地平整。平整時可以利用勘測階段所測繪的地形圖來求場地的設計高程并估算土石方量。如果沒有可供利用的地形圖或計算精度要求較高,也可采用方格水準測量的方法來計算土石方量。
(2)建立施工控制網(wǎng)。施工測量也按照“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基本原則進行。為了把規(guī)劃設計的建筑準確地在實地標定出來,以及便于各項工作的平行施工,施工測量時要在施工場地建立平面控制網(wǎng)和高程控制網(wǎng),作為建筑定位及細部測設的依據(jù)。
(3)施工放樣與安裝測量。施工前,要按照設計要求,利用施工控制網(wǎng)把建筑和各種管線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實地標定出來,作為施工的依據(jù);在施工過程中,要及時測設建筑的軸線和標高位置,并對構件和設備安裝進行校準測量。
(4)竣工測量。每道工序完成后,都要通過實地測量檢查施工質量并進行驗收,同時根據(jù)檢測驗收的記錄整理竣工資料和編繪竣工圖,為鑒定工程質量和日后維修與改擴建提供依據(jù)。
(5)建筑的變形觀測。對于高層建筑、大型廠房或其他重要建筑,在施工過程中及竣工后一段時間內,應進行變形觀測,測定其在荷載作用下產生的平面位移和沉降量,以保證建筑的安全使用,同時也為鑒定工程質量、驗證設計和施工的合理性提供依據(jù)。
二、施工測量的特點
(1)目的不同。測圖工作是將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測繪到圖紙上,而施工測量是將圖紙上設計的建筑放樣到實地。
(2)精度要求不同。建筑測設的精度可分兩種:
1)測設整個建筑(也就是測設建筑的主要軸線)對周圍原有建筑或與設計建筑之間相對位置的精度。
2)建筑各部分對其主要軸線的測設精度。
對于不同的建筑或同一建筑中的各個不同的部分,這些精度要求并不一致。測設的精度主要取決于建筑的大小、性質、用途、建材、施工方法等因素。例如:高層建筑測設精度高于低層建筑;自動化和連續(xù)性廠房測設精度高于一般廠房;鋼結構建筑測設精度高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磚石結構;裝配式建筑測設精度高于非裝配式建筑。放樣精度不夠,將造成質量事故;精度要求過高,則增加放樣工作的困難,降低工作效率。因此,應該選擇合理的施工測量精度。
(3)工程知識要求。工程施工測量貫穿施工的全過程,測量工作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和進度。因此,施工測量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施工知識,了解設計的基本思路、設計內容、工程性質、對測量的精度要求,熟悉建筑圖紙,了解施工過程,密切配合施工進度,確保施工質量。
(4)默契配合。施工現(xiàn)場地面情況變動大,建筑平面、建筑立面造型復雜,測量人員需要與施工技術人員密切配合,制定合理測量方案,保證施工正常進行。
(5)受施工干擾。施工場地上工種多、交叉作業(yè)頻繁,并要填、挖大量土、石方,地面變動很大,又有車輛等機械振動,因此,各種測量標志必須埋設穩(wěn)固且不易被破壞。常用方法是將這些控制點遠離現(xiàn)場。但控制點常直接用于放樣,且使用頻繁,控制點遠離現(xiàn)場會給放樣帶來不便,因此,常采用二級布設方式,即設置基準點和工作點。基準點遠離現(xiàn)場,工作點布設于現(xiàn)場,當工作點密度不夠或者現(xiàn)場受到破壞時,可用基準點增設或恢復。工作點的密度應盡可能滿足一次安置儀器就可放樣的要求。
(6)安全要求高。施工現(xiàn)場工序繁多,車輛出行頻繁,高空作業(yè)連續(xù)不斷,需要測量人員注意安全,包括人員安全、儀器安全、測量標注的安全、測量數(shù)據(jù)的精度等,因此需要測量人員合理安排測量與其他施工工序。
三、施工測量的原則
(1)程序原則。測量結果誤差是不可避免的,錯誤是不允許存在的,測量必須遵守“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基本原則。先在測區(qū)(測量區(qū)域)內選擇若干個周圍一定范圍內具有一定控制意義的點組成控制網(wǎng),并確定這些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以此為基礎對周圍的施工點位進行測量定位。
好處在于:可以控制誤差的積累和傳遞,確保測區(qū)的整體精度;由于控制網(wǎng)的存在可以將整個測區(qū)分成若干個區(qū)域,同時測量,提高測量工作效率,縮短測量工期。
(2)檢核原則。為減少測量誤差的積累和傳遞,測量一定要做到“步步檢核”,前一步合格才可進行下一步工作,防止發(fā)生錯誤,保證測量質量。
- 變化環(huán)境下媯水河流域生態(tài)水文過程模擬
- 計算流固耦合動力學及其應用(水科學博士文庫)
- 龍灘施工組織設計及其研究
-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
- 2014年度中國水利信息化發(fā)展報告
- 松遼流域水環(huán)境監(jiān)測概論(松遼流域水資源保護系列叢書(一))
- 聲波測試方法和工程應用(水科學博士文庫)
- 水利水電施工(2017年第6輯)
- 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項目:淮河流域環(huán)境與發(fā)展問題研究(綜合卷)
- 水工程地震動輸入?yún)?shù)分析
- 北京市水文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法規(guī)制度匯編
- 小型水電站運行
- 珠江流域大中型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生態(tài)建設
- 脈動齊魯:南水北調工程·經濟財務卷
- 超大口徑長距離HDPE輸水管道工程關鍵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