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工程測量
- 趙桂生主編
- 1122字
- 2021-10-23 00:59:05
工作任務三 測量工作的原則
為了保證測量成果的質量,實測時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和規程、規范。
一、測量工作的程序和原則
測量的主要工作是測定和測設。具體地說,測量工作是通過水平角測量、水平距離測量以及高程測量來確定點的位置。這些基本數據的測量工作量很大,如果不注意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將會使測量工作加大甚至無法得到合格的成果。因此,有必要研究測量的程序和原則。

圖1-8 控制測量與碎部測量
(1)測量的基本程序和原則。先控制后碎部,從整體到局部,由高級到低級。測量工作的目的之一是測繪地形圖,地形圖是通過測量一系列碎部點(地形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應用地形圖符號和注記縮繪而成。測量工作不能一開始就測量碎部點,而是先在測區內統一選擇一些起控制作用的點,將它們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精確地測量計算出來,這些點被稱為控制點,由控制點構成的幾何圖形稱為控制網,然后再根據這些控制點分別測量各自周圍的碎部點,進而繪制成圖,如圖1-8所示的多邊形ABCDEF就是該測區的控制網。
(2)測量的又一基本原則——邊工作邊檢核。測量工作貫穿于水利工程的各個階段,測量結果的精度直接影響水利工程的布局、成本、質量和安全,尤其是在施工放樣中,如果出現測量錯誤,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測量是一個多層次、多工序的復雜工作,所以測量中需要有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之外,還要注意在各個環節都做到邊工作邊檢核,以便及時發現并改正錯誤,確保工程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測量的基本工作
為了保證全國各地區測繪的地形圖能有統一的坐標系,并能減少控制測量誤差積累,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能覆蓋全國的平面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在測繪地形圖時,首先應在測區范圍內布設測圖控制網及測圖用的圖根控制點。這些控制網應與國家控制網聯測,使測區控制網與國家控制網的坐標系統一致。圖根控制點還應便于安置儀器進行測圖。如圖1-8所示,A、B、…、F為圖根控制點,A點只能測山前的地形圖,山后要用C、D、E等點測量。
地物、地貌特征點也稱為碎部點,地形圖碎部測量中大多采用極坐標法。如圖1-8所示,設地面上有三個點A、B、C,其中A、B為已知點,現要測定C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將儀器架在B點,測定水平角,量測BC的距離DBC和高差hBC,即可得到C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由此可見,水平角、水平距離和高差是確定地面點位的三個基本要素。所以測量高程、角度(水平角和豎直角)和距離(水平距離和斜距)是測量的三項基本工作。
把測定的地物、地貌的特征點人工展繪在圖紙上,稱為白紙測圖。如果在野外測量時,就將測量結果自動存儲在計算機內,利用測站坐標及野外測量數據計算出特征點坐標;并給特征點賦予特征代碼,即可利用計算機自動繪制地形圖,這就是數字化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