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口工程及工程排水與加固理論與技術進展
- 吳澎 戴濟群主編
- 1165字
- 2021-10-22 17:38:12
6 行車速度對路基動力響應影響分析
以車速為控制變量,采用40km/h、80km/h、108km/h和120km/h下對應的移動荷載曲線來模擬交通荷載,荷載作用在模型表面,取一個動荷載幾何曲線波長6m為對比區間,保持其他條件不變進行數值計算分析。
6.1 位移云圖對比分析
圖12為不同車速工況下路基位移云圖。從圖12中可以看出,在車速為40km/h的工況下,路堤整體的位移變形最大為6.433mm,車速為80km/h、108km/h與120km/h的工況下,路基頂部最大位移分別為3.67mm、2.77mm、2.55mm。40km/h車速下,路堤位移云圖擴散范圍最大,隨著車速增大,路堤位移沉降與變形范圍均在減小,120km/h工況下的位移與變形最小。
6.2 豎向動位移、塑性應變隨深度變化規律
取風積沙路基(1.6m)和換填地基(0.8m)進行分析,深度共2.4m。自風積沙路基(不含封層)頂面起算。4種車速工況下,分析車速對路基豎向動位移、等效塑性應變及豎向塑性的影響。

圖12 不同車速工況下路基位移云圖
6.2.1 豎向動位移、等效塑性應變隨深度變化分析

圖13 豎向動位移隨深度變化曲線

圖14 等效塑性應變隨深度變化曲線
圖13和圖14為不同車速工況下,豎向動位移、等效塑性應變隨深度變化曲線。可以看出,同一深度處,隨著車速增加,各分層的豎向動位移在減小,等效塑性應變值隨車速變化亦大致呈這種趨勢;4種車速工況下,豎向動位移與等效塑性應變均隨深度增加而減小。以路基頂部為例,40km/h時,豎向動位移最大為6.433mm,約是120km/h下的3倍。因此,從圖13、圖14可以看出,車速越快,動荷載作用時間越短,應力傳播時間相對要短,由此產生的豎向位移相對要小,路基土中的等效塑性應變也要小。動荷載的作用時間為豎向動位移的主要影響因素。
6.2.2 豎向塑性應變隨深度變化分析
圖15為豎向塑性應變隨深度變化曲線。從圖15可以看出,4種車速工況下,同深度處的豎向塑性應變隨著車速增加而增大,車速為120km/h時,豎向塑性應變值最大。120km/h時,車輛振動最為劇烈,荷載幅值最大,引起的路基附加應力最大,對應車速下的豎向塑性應變值也最大。因此,可以認為,車速增大,車輛振動引起的動荷載更為劇烈,進一步加劇了風積沙路基的塑性應變增加。

圖15 豎向塑性應變隨深度變化曲線
6.3 豎向動應力的時程曲線對比
以豎向動應力為指標,取不同車速4種工況下路基頂部的豎向動應力最大處結點為研究對象,提取該點處的動應力時程曲線,對比如圖16所示。

圖16 不同車速下,路基頂部動應力時程曲線對比
綜合圖16中的四種車速下的動應力時程曲線,可以看出,當汽車駛來,隨著車速增加,路基頂部該點的豎向動應力呈波動式增長。當車速為108km/h時,該點的豎向動應力波動增長最為劇烈,豎向動應力峰值比80km/h與120km/h要大。根據振動理論,車速為108km/h時,荷載振動頻率應該比較接近路基振動頻率,路基中的豎向動應力最大。可以認為,高速行駛的汽車對路基動力響應的影響比低速要大得多,但由于路基振動頻率不同,對應車速下的荷載幅值與振動頻率決定了路基動力響應程度,本研究中,車速為108km/h時,風積沙路基動力響應最為明顯劇烈。
-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建設美麗中國:2018第五屆中國(國際)水生態安全戰略論壇論文集
- 山洪易發區災變及水庫險情分類與判別指南(山洪易發區水庫致災預警與減災技術研究叢書)
- 測量工實訓
- 水質理化指標檢測工作頁
- 山洪易發區災變監測技術指南(山洪易發區水庫致災預警與減災技術研究叢書)
- 水生態文明建設控制性技術指標體系研究
- 水資源綜合利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
- 踏海而立:水電十一局國際業務實施三十周年
- 灌區量水技術及其自動化
- 水庫信息化工程及供水工程節能分析
- 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與運行維護
- 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管理的實踐與探索
- 水利水電地基處理與基礎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實例及填表說明
- 飲用水源保護生態修復成套關鍵技術研究(中法國際合作項目)
- 房屋建筑與園林工程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