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流健康評價與生態環境需水理論及應用研究
- 鄭志宏
- 456字
- 2021-10-22 16:10:50
1.1 河流健康用水研究背景
在研究河流健康用水問題中涉及到水質和水量以及水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問題,既要考慮到生態環境需水又要最大程度的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因此,人們不得不研究河流或流域的生態環境需水,國外關于生態環境的需水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紀后期,19世紀末最小流量的概念被廣泛應用。近些年來國內對生態環境需水的研究成果也很多,在確定生態環境需水的最小生態流量方面大多借鑒國外的一些方法,分為水文學方法、水力學方法、棲息地偏愛法、曲線相關法等,國內使用和探討比較多的是水文學方法中的Tennant法和水力學方法中的濕周法,這兩種方法的核心問題在于對多年平均流量和最小流量斜率點的選取,在這些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在河流健康評價方面,國內近些年做的也很多,但還沒有形成一個標準的評價指標體系,在綜合評價理論方法上也值得進一步總結和完善,并且很多河流健康評價研究的針對性還不夠,應該在探討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時緊密結合評價對象的實際情況,針對具體研究對象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確定相對比較客觀的綜合評價方法,減少人為的主觀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