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流健康評價與生態環境需水理論及應用研究
- 鄭志宏
- 14字
- 2021-10-22 16:10:50
1.2 河流健康用水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在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生態系統的功能受到破壞必將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安全,河流作為孕育人類生命的源泉,也在經濟社會的發展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當前,我國的水與生態問題使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的陸地水循環時空機理更加復雜,不健康的水循環問題越來越嚴重,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中的水與生態建設和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例如,中國北方海河等流域,河流來水量減少,水資源量衰減嚴重。河流來水量的大量減少,給城市和中下游地區的生態與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危害。如河道斷流、濕地退化、湖泊干枯、地下水位嚴重下降等。另一方面,干旱和洪澇災害等水文極值事件頻率增加,水災害問題十分突出。由于水循環的變化和水資源需求矛盾的加劇,導致我國特別是北方地區生態用水被擠占,致使河道、湖泊萎縮,入海水量減少,沙漠化加劇,植被覆蓋度降低,生物多樣性遭受破壞,沙塵暴頻繁,生態系統惡化問題突出。出現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濕地消失、地下水枯竭、沙塵暴肆虐”的嚴重水生態與環境危機。到20世紀90年代,人們逐漸認識到水資源與生態環境系統的互動關系,意識到大量挪用生態環境用水是導致生態環境惡化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從而促進了水資源管理思維模式的轉變,開始強調生態環境需水的重要性,并且開始研究生態環境需水與人類經濟社會需水協調配置的問題,并且隨著我國北方特別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日益嚴峻的水資源與水生態環境問題,迫使人們關注生態環境需水理論的研究,這一時期開始,有關生態環境需水的理論和方法開始得到快速發展。在考慮河流健康用水時其核心問題是如何科學合理地確定生態環境需水量,許多內陸河由于生態用水被擠占,出現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遼河、海河、黃河等北方流域,由于自然氣候條件,降雨量較之南方各流域偏少,加之近些年來工業、農業的快速發展,使本來就很緊張的人—水矛盾更加突出,許多流域連續出現斷流或水質惡化等情況,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因此十分迫切的需要對河流生態環境需水及河流健康問題進行深入細致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