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水問題及其影響

一、當今世界所面臨的三大水問題

當今世界所面臨的水問題可概括為三個方面:干旱缺水(水少了)、洪澇災害(水多了)和水環境惡化(水臟了)。這三個方面不是完全獨立的,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往往在一個問題出現時,也伴隨其他問題產生。如我國西北地區石羊河流域,由于中上游地區對水資源的大量開發導致下游民勤盆地來水量銳減,這又引起下游地區對地下水資源的過度開采、重復利用,地下水的多次使用、轉化引起水體礦化度增高、耕地鹽堿化加重等水環境問題。下面對這三大水問題分別進行說明。

(1)干旱缺水,是當今和未來人類社會主要面臨的水問題之一。一方面,由于自然因素的制約,如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和自然條件差異等,導致某些地區降水稀少、水資源緊缺,如南非、中東地區以及我國的西北干旱地區等;另一方面,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從而出現“水資源需大于供”的現象。這是制約某些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2)洪澇災害,則是水問題的另一個對立面。由于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往往在某一時期,世界上許多地區干旱缺水的同時,在另一些地區又出現因突發性降水過多而形成洪澇災害的現象,這也是地球整體水量平衡的一個反映。此外,由于全球氣候變化加上人類活動對水資源作用的加劇,導致世界上洪澇災害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在宏觀上是逐步加強的,洪水造成的危害也在增強。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洪澇災害時有報道,有時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水環境惡化,是人類對水資源開發利用結果的直接體現,也是三大水問題中影響面最廣、后果最嚴重的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都市化進程的加快,排放到環境中的污水、廢水量日益增多。據估計,目前世界每年有超過420km3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00km3的淡水,約占全球徑流總量的12%以上。并且隨著今后的發展,這個數值還會增加。水環境惡化,一方面降低了水資源的質量,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和工農業用水帶來不利影響;另一方面,由于水資源被污染,原本可以被利用的水資源現在失去了使用價值,造成“水質型缺水”,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

要解決當今世界所面臨的三大水問題,首先,要加強水資源學理論體系的研究,為科學解決水問題提供理論依據;其次,需要全人類的廣泛參與,加大水資源管理與保護的投入,盡量避免水問題的發生;第三,要加強水資源規劃與管理的工作力度,確保所制定的水資源規劃全面、詳實、具有前瞻性,并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系統保護相協調;確保水資源管理落到實處,使水資源得以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防止水害,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

二、我國面臨的水問題

我國地處中緯度,受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及人為因素的影響,曾經是一個洪澇災害頻繁、水資源短缺、生態系統脆弱的國家。新中國成立后,水利建設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改善了水資源條件,積極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當然,在很多地區,目前水的問題仍然是制約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3]。從全國范圍看,我國面臨的水問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防洪標準低,洪澇災害頻繁,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威脅較大。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我國幾大江河流域發生了6次比較大的洪水,損失近9000億元。特別是1998年發生在長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水,造成全國29個?。ㄗ灾螀^、直轄市)農田受災面積2229萬hm2,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551億元,這充分暴露了我國江河堤防薄弱、湖泊調蓄能力較低等問題。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防洪工程的投入,一些重要河流的防洪狀況得到了改善。然而從全國范圍來看,防洪建設始終是我國的一項長期而緊迫的任務。

(2)干旱缺水日趨嚴重。按照目前正常用水需求同時又不超采地下水的前提下,全國年缺水總量約為400億m3。農業、工業以及城市都普遍存在缺水問題,尤其以農業缺水最為嚴重。早在20世紀70年代,我國農田年均受旱面積為1.7億畝,到90年代增加到4億畝,農業年缺水量達到300億m3左右。城市和農村生活用水也受到水資源短缺的嚴重影響。目前農村有3000多萬人飲水困難,1/4人口飲用水達不到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全國663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出現供水不足的現象,其中近150個城市嚴重缺水,日缺水量達1600萬m3。2000年全國大旱,農作物兩季累計受旱面積3300萬hm2,成災面積2700萬hm2,絕收面積600萬hm2。2009—2010年西南五省嚴重氣象干旱對群眾生活、農業生產、塘庫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極大影響。干旱導致云南、貴州、廣西、四川部分地區出現人畜飲水困難,甘蔗明顯減產,冬小麥嚴重減產。2014年,河南遭遇63年來最嚴重的“夏旱”,造成河南省中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區發生較為嚴重的旱情。當地居民生活陷入困難,抓鬮排號取水??梢?,干旱缺水嚴重制約了我國經濟社會尤其是農業的穩定發展,影響到人類的生活質量和城市化發展。

(3)水環境惡化。近些年,我國水體的水質狀況總體上呈惡化趨勢。1980年全國污水排放量為310多億m3,1997年為584億m3,2013年全國廢污水排放總量775億m3。受污染的河長也逐年增加,在全國水資源質量評價的約10萬km河長中,受污染的河長占46.5%。全國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全國水蝕、風蝕等土壤侵蝕面積367萬km2,占國土面積的38%;北方河流干枯斷流情況愈來愈嚴重,黃河在20世紀90年代幾乎年年斷流。此外,河湖萎縮,森林、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部分地區地下水超量開采等諸多問題都嚴重影響到水環境。

隨著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我國的水問題將更加突出??傮w來看,造成我國水問題嚴峻形勢的根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自然因素,這與氣候條件的變化和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有關。在季風氣候作用下,我國降水時空分布不平衡。在我國北方地區,年降水量最少只有40mm,最多也僅600mm。而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年降水量均在1000mm以上,最高超過2000mm。氣候變化對我國水資源的年際變化產生很大影響,從長期氣候變化來看,在近500年中,我國東部地區偏澇型氣候多于偏旱型,而近百年來洪澇減少,干旱增多。在黃河中上游地區,數百年來一直以偏旱為主。二是人為因素,這與經濟社會活動和人們不合理地開發、利用和管理水資源有關。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工業化、城市化的迅速發展以及人口的增加和農業灌溉面積的擴大,使得水資源的需求量不可避免地迅猛增加。長期以來,由于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和保護不能統籌安排,造成了水資源的巨大浪費,過度開采地下水,大量排放未經處理的污廢水,破壞了生態系統,加劇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三、水問題帶來的社會影響

水資源短缺、洪澇災害、水環境污染等水問題嚴重威脅了我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社會發展,其造成的社會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水資源緊缺會給國民經濟帶來重大損失

目前,我國水資源短缺現象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北方地區,水資源的開采量已接近或超過了當地的水資源可利用量。目前,全國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00億元左右,2006年重慶干旱造成69.7億元的巨大損失。同時,水資源短缺又引起農業用水緊張,北方地區由于缺水而不得不縮小灌溉面積和有效灌溉次數,致使糧食減產,干旱缺水成為影響農業發展和糧食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

2.水資源問題將威脅到社會安全穩定

自古以來,水災就是我國的眾災之首,“治國先治水”是祖先留下的古訓。每次大的洪水過后,不僅造成上千億元的經濟損失,還給災區人民的生產生活造成極大的破壞,使他們不得不再次體會重建家園的艱辛。同樣,水環境質量變差也會危及到人民日常生活的穩定。2005年11月,松花江流域發生重大水污染事故,造成哈爾濱市停止供水4天,進而影響到下游以及俄羅斯部分城市的供水安全。1991年由國際水資源協會(IWRA)在摩洛哥組織召開的第七屆世界水資源大會上,曾提出了“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區,國際河流和其他水源地的使用權可能成為兩國間戰爭的導火線”的警告。在幾次中東戰爭中,軍事雙方都曾出現以摧毀對方供水系統為作戰目標。另外,導致中東戰爭的原因除石油外,關鍵是水。可以說,水問題的每一方面都與社會的安全穩定息息相關。

3.水資源危機會導致生態系統惡化

水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同時也是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要素。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社會對水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為了獲取足夠的水資源以支撐自身發展,人類過度開發水資源,從而擠占了維系生態系統正常運轉的水資源量,結果導致了一系列生態問題的出現。例如,我國西北干旱地區水資源天然不足,為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當地盲目開發利用水資源,不僅造成水資源短缺,加重了水資源危機,同時使得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態系統更進一步惡化,天然植被大量消亡、河湖萎縮、土地沙漠化等問題相繼出現,已經危及到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目前,水資源短缺與生態系統惡化已經成為制約部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大限制性因素。

綜上所述,我國水資源所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天然因素,與水資源時空分布的不均勻性有關;另一方面是人為因素,與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和管理水資源有關。

如果在水資源開發利用方式上沒有大的突破,在管理水平上沒有新的轉變,水資源將很難滿足國民經濟迅速發展的需要,水資源危機將成為所有資源問題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它將威脅到我國乃至世界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区| 宁明县| 连平县| 阿图什市| 吕梁市| 定远县| 济南市| 临安市| 清苑县| 志丹县| 河源市| 东平县| 宣化县| 巫溪县| 雷州市| 仲巴县| 淄博市| 綦江县| 军事| 南康市| 西乌| 珠海市| 娄烦县| 胶州市| 乐至县| 财经| 阿巴嘎旗| 莆田市| 米脂县| 庆安县| 博湖县| 定襄县| 怀远县| 通海县| 潼关县| 铁力市| 张家港市| 三门峡市| 镇原县| 龙陵县| 孟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