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

一、任務來源

2003年10月2日,國務院批轉了南水北調辦等部門《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治污規劃實施意見》。10月15日,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與山東省人民政府簽訂了《山東省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治污工作目標責任書》(以下簡稱《治污責任書》)。根據《實施意見》和《治污責任書》要求,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山東省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治污規劃》的基礎上,編制了東線山東段27個控制單元的治污方案。

二、編制過程

2003年11月起,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環保局按照山東省委、省政府要求,召開會議部署了各有關市及省直部門的編制任務。2004年3月,編制完成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2004年4月25日,《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通過了國家環保總局會同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建設部、水利部等有關部門組織的技術審查。會后,根據審查意見,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進行了修改和完善。

依據水環境容量測算和控制單元水量平衡核算結果,為確保調水水質,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對列入《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治污規劃》的項目做了必要調整。2005年5月20日,《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環保總局。2005年6月22日至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建設部、水利部、環保總局、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等召開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審查會,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再次進行了修改。2006年1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審查意見的復函》。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進一步作出了修改。

三、編制原則和思路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以確保輸水干線水質達到Ⅲ類標準為目標,按照小流域污染綜合治理思路,通過目標、總量、項目、資金四位一體的工作措施,實施污染治理、污水資源化、生態保護與建設并舉策略,全面推進流域內經濟結構調整、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清潔生產、點源污染治理、污水資源化、生態保護與建設等各項工作。

四、目標和指標體系

以確保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輸水干線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為目標,針對具體區域的具體問題,考慮各種影響因素間的輸入響應關系,建立水體質量、排污總量、治理項目、工程投資四位一體的指標體系。《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確定的水質及目標為:到2007年,黃河以南段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輸水干線全線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山東省進入黃河以南段輸水干渠COD控制在4.3萬t以內,NH3-N控制在0.43萬t以內。

五、關于《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治污規劃》的銜接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治污規劃》確定山東段治污項目217個,共投資86.84億元,其中,工業污染治理項目143個,投資10.35億元;污水處理廠及回用項目52個,投資57.63億元;截污導流項目18個,投資14.75億元;流域綜合治理項目4個,投資4.11億元。水質目標:到2007年,黃河以南段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以確保輸水干線水質達到Ⅲ類標準為目標,按照小流域污染綜合治理思路,目標、總量、項目、資金四位一體,實施污染治理、污水資源化、生態保護與建設并舉策略,全面推進流域內經濟結構調整、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清潔生產、點源污染治理、污水資源化、生態保護與建設等各項工作。

六、主要內容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控制單元治污方案》共確定治污項目324個,總投資93.6億元,其中污水處理項目129個,投資57.8億元;工業治理項目149個,投資12.6億元;截污導流項目21個,投資14.7億元;綜合治理項目16個,投資4.9億元;垃圾處理項目8個,投資3.4億元;船舶污染防治打捆項目1個,投資0.2億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市| 交口县| 峨眉山市| 连南| 克东县| 宁国市| 六盘水市| 晴隆县| 西吉县| 宁蒗| 天等县| 荔波县| 鄱阳县| 天镇县| 澜沧| 玉林市| 闽清县| 龙海市| 兴国县| 嘉黎县| 综艺| 宁津县| 理塘县| 高雄县| 平顶山市| 泽库县| 徐汇区| 康平县| 镇巴县| 逊克县| 平和县| 晋中市| 长治县| 衡山县| 昭苏县| 融水| 额敏县| 南汇区| 读书| 昌图县| 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