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電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
- 孫曉紅 葛嵐 拜克明主編
- 2589字
- 2021-10-29 22:07:51
第三節 供電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從普遍意義上講,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幫助企業實現合規、報告、資產、經營等方面的具體層面的目標,最終實現戰略層次的目標。而在討論供電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時,需要結合我國電力行業的背景以及我國供電企業的特殊性。可以看到,加強供電企業內部控制有著廣泛而深刻的重要意義。
一、供電企業持續發展角度
(一)有利于轉化經營機制
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之一就是增強經營的效率效果。目前,我國的供電企業還需要進一步整合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人員和資金的浪費。設計并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能夠整合公司的內部資源,提升綜合計劃管理和全面預算管理,從而使公司的整體工作水平和供電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不斷增強。近幾年,國家電網提出了兩個轉變:轉變公司發展方式,轉變電網發展方式。這種轉變依賴于企業構建一個科學治企模式。而內部控制是這一科學治企模式的關鍵要素。
(二)有利于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指人們通過企業的各種標志(如產品特點、行銷策略、人員風格等)而建立起來的對企業的總體印象。企業形象是企業精神文化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它是社會公眾與企業接觸交往過程中所感受到的總體印象。這種印象是通過人體的感官傳遞獲得的。企業形象能否真實反映企業的精神文化,以及能否被社會各界和公眾輿論所理解和接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企業自身的主觀努力。內部控制是如何影響企業形象的呢?有效的內部控制敦促企業培養深厚的企業文化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而大大提升企業形象。在內部控制影響下樹立的企業形象是由內而外的體現,與那些“面子工程”有本質區別。
(三)有利于提升企業競爭力
隨著電力系統的改革,我國供電企業已經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獨立的市場主體,與之相對應的,也必須建立和健全內部獨立的控制與核算管理制度,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從而確保供電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夠和諧有序的發展。完善的內部控制可以使供電企業及時發現自身優勢以及存在的問題,使企業對自身有所知。然后,充分的發揮自身優勢,解決存在的問題,使企業主動改變。這樣將有利于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取得最終勝利。目前,已有示范性供電企業著力構建以崗位職責為基礎、業務流程為鏈條、制度標準為依據、考核評價為手段、風險管控為保障的“五位一體”的協同機制,促進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四)有利于實現戰略目標
企業內部控制的終極目標就是要促進企業發展戰略的實現,它要求企業將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努力做出符合戰略要求、有利于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創造長久價值的策略選擇。完善的內控機制是明確企業發展的階段性和發展程度、確定每個發展階段具體目標、工作任務和實施路徑的關鍵因素,與之匹配的適宜的內部控制體系將大大有助于供電企業發展戰略的形成和實現。
二、電力事業建設角度
(一)有利于推進智能電網建設
智能電網(SmartPower Grids),就是電網的智能化,也被稱為“電網2.0”,
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勵和包括用戶、抵御攻擊、提供滿足21世紀用戶需求的電能質量、容許各種不同發電形式的接入、啟動電力市場以及資產的優化高效運行。
智能電網的建立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性工程。目前很多復雜的智能電網項目正在進行中,但缺口仍是巨大的。根據派克調查機構的最新報告,智能電網技術市場將從2012年的330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730億美元,8年間,市場累積達到4940億美元。
國家電網制定的《堅強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規劃》,明確了堅強智能電網技術標準路線圖,是世界上首個用于引導智能電網技術發展的綱領性標準。國網公司的規劃是,到2015年基本建成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堅強智能電網。
如果企業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許多負面結果就會出現:建設資金的不足或浪費、工程項目技術風險過高、合同管理不善,等等。最終。全面建設智能電網的歷史使命很可能無法有效落實。“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只有加強供電企業的內部控制,全面識別和應對風險,才能保障智能電網的順利建設。
(二)有利于深化電力行業體制改革
電力行業體制改革在宏觀層面上影響著供電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而供電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反過來也會影響電力行業體制改革。這是因為,在設計內部控制系統的過程中,供電企業將會對自身的功能定位、面臨的各類風險、電力體制轉型歷史使命有更清晰的認識。在實施內部控制時,供電企業會以嚴格的標準要求各項業務活動,全方位、全員地參與企業的發展之中。更自覺、更主動、更優秀的供電企業會成長起來,積極幫助改革決策者找到更科學合理的決策方案,推進電力體制深化改革。
三、國有企業改革角度
(一)有利于維護國有企業的公信力
國有企業在實現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中肩負著重要使命。但是,國有企業客觀上的治理結構缺陷以及主觀上人員的違法舞弊,給國有企業的公信力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就目前我國的國有大型企業的整體狀況來看,大多都還不具備完整的、有效的、統一的內控體系。供電企業作為典型的國有企業,必須用實際行動努力為維護國有企業的公信力。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就是有力的解決之道。首先,內部控制要求企業培養深厚健康的企業文化,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在風險評估和控制活動中,企業的管理水平上升,負面事項減少。在信息與溝通中,企業更注重信息的傳遞與應用,展現更佳的辦事效率。在內部監督上,企業主動防弊糾錯,化解潛在危機。這樣一來,企業的各項問題減少了,變得更值得信賴。
(二)有利于優化國有資產的管理
國有大型企業是國家的經濟支柱,國有大型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到我國未來經濟的發展。目前,供電企業資產主要由國家投資形成。國家作為股東,必然要求資產投運后能不斷保值和增值,并采取措施防止國有資產被侵蝕。因此,國家對供電企業安全文明達標、基礎管理達標、創一流企業及經理(局長)經營目標等都規定有資產考核的內容,而這一要求與企業是否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密切相關。良好的內部控制,將會為資產安全提供扎實的制度保障,特別是通過內部會計控制的核算、監督等手段來實現保護與監管企業資產安全的目的,促進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