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夢境》
夢的形成與自己的生活處境有關。
我近來困擾自己將要去向何處?就在迷茫之際,昨夜夢了一個奇怪的夢。我夢見一個長相非常漂亮的女警察,她把我帶進了警察工作室,好像需要推理什么案件。然后我在夢中說了,在推理案件之外我需要足夠的時間來進行我的小說創作,對此不要來打擾我。然后大家對此都非常驚訝,我竟然寫小說,這無疑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人,似乎那個女警察和我很相熟。在我的現實中,我給自己安排的發展方向就是當一個作家和思想家,而在夢中恰恰就出現了這點,所以《自卑與超越中》“夢是現實生活中的影射”,我覺得這說話是正確的,夢中出現混亂的情況,只是為了含蓄一點隱藏自己的內心想法,若是誰能解釋夢的意義,那么也就可以進一步指導他的生活,明白他內心想要什么。或者我們會聽見有誰夢見自己死去的親人,這只是因為思念所致,長時間大腦形成對其的思念,或者自身受到挫折,便會在夢境映射出其出現進行安慰自己,想要得到他的啟示。
我要為你們解釋一下我夢的含義,這個女警察的出現,應該是為了增強對我的保護欲,因為我此刻自卑內向,迷茫不知所措,而且孤獨無助,他在夢中與我關系很親密,這就很吻合我的目前需求。而且我需要找一個工作時間極短的崗位,對自己來說卻并不重要的工作,將時間擠出來用來自己創作,而且在那個環境中自己好像很受歡迎的樣子,至于為什么偏偏是警察工作室,這源于我之前想著投身報國,一直想著為國家,人民做些事的原因吧。這個夢的形成,就一下子把我目前的迷茫狀態盡數解決了。
古代人總是借迷信來達到一種惑眾的手段,對于幾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仍然存在,像鄉下什么人生大病了便要給人叫魂,還有什么各種習俗,那個時間那個不能弄,那個時間那個是不能做,就比如我們這里的大年初七就不準用刀切面,還有炒菜,沾油鍋,生怕把人的魂給驚走了。總之農村還有很多封建迷信的習俗,我曾經就身受其害,至今還對那件事心從芥蒂。事情我簡單的敘述一下,我曾經回家想要學習一些風水,還有易經方面的知識,那是我爺爺當陰陽學家留下的,結果我父母就覺得我當時整日不出,被什么給纏住了,就叫了一個陰陽師,來給我送了一病,我當時是對此很反感的,可是在他們的強迫之下,還是做了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那個人還跟我說他可以請來如來佛祖,齊天大圣,玉皇大帝各路神仙,一定可以把纏在我身上的鬼怪給去除。我當時就對此噬之以鼻,世間要是真有這些東西,那至于讓做惡之人逍遙法外嗎?無非就是想以此謀取私利,達到安慰人的心理。可是他搞錯了前期,我當時是因為好學這方面的知識,我清楚自己的狀態,并不是被什么鬼怪纏身了,所以我對迷信這一塊非常的反感,只覺得他們這一些人是從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過渡過來的,還在當地信什么神仙,自然容易被這些江湖騙子拿住。那些所謂的看面相就知道你身上哪里有病,這些也不過是從醫學的方面取出來的,在我了解了《黃帝內經》之后,就對于五行、五色,五味,五音,五臟,五情之間有了具體的了解。(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情:怒喜思憂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臟,肝心脾肺腎。)(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黃白黑)這些都是五行、五味,五音、五官之間的的排序順序。
自從經歷那個江湖術士騙局之后,我感受到了一種奇恥大辱,被自己的父母看成異類,認為我被鬼怪纏身,他們不信任使我越加的反感,雖然他們是想著我好,可是他們以此來為我設了一場法事,他們果然把我的行為看成了瘋子,有病。之后我就寫了一篇反對封建迷信的文章,只不過后來搬家的時候把我很多以前寫的文稿都給我弄丟了,主要內容還是王充的《無神論》觀點,和這些江湖騙子玩弄手段,騙取私利,只是附合人的心理,肯定了道家,但是否定了道教的行為,這些江湖騙子就是從張道陵的手中那種符篆法術招搖詐騙,借老子托夢之游,肯定自己的道教地位,然后封建帝王正好要借道教來維持自己的統治,兩者正好不謀而合,使道教發展起來,擁有他的廣大信眾。宗教就是認為自己身授天命,你們要尊從我們的一切安排,只有這樣才能給你們身上降福,積德行善的話也可以飛升成仙。
我肯定老子,莊子道家的思想,因為我本身也從他們身上吸收了很多,堅決反對道教的迷信行為,神權色彩。既然你們已經看淡人生于世間,根本沒有意義,需要借修仙成道之名,那你們就無為而以為,修身養性。如果以后我也做道士,我一定是遵從的道家思想,而非道教,請后人務必將我們兩者分別開來,我修的不是成仙之路,而是修心之路,與達摩祖師開創的禪宗有異曲同工之妙。
現在在讓我們來看《自卑與超越》中關于做夢現象的一段敘述:“①個人的情緒和他的生活方式必然保持一致。夢中的思想和清醒時的思想并沒有絕對的差異,它們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如果將它們之間的差異做一下概括,即夢中與現實的關系被置之腦后了,但是夢并不是脫離現實的。我們睡覺時,仍然與現實保持聯系。如果白天我們被某種事煩擾,那么夢中同樣會被它困擾。在夢中我們不讓自己從床上掉下來,能下意識挪動身體,這也說明夢和現實是相聯系的。一個母親可以在喧鬧的大街上睡著,但是孩子一個輕微的動作就會將她驚醒。這就說明即使在夢中,我們與外界也保持接觸。但是,雖然感官還有知覺,卻已經弱化了,所以,我們和現實的聯系也自然就減少了。在做夢的時候,我們都是獨處的,社會的壓力不再沉重,我們對周圍環境的警惕性也有所放松。
②只有在毫無壓力,真正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之后,我們的睡眠才會不受干擾。而夢是對平靜睡眠的一種干擾。所以,可以這樣說:只有在我們無計可施、壓力重重,現實問題接踵而來之時,我們才會做夢。夢的任務就是應付難題,并提供解決辦法。由于在夢里不能全盤考慮,所以問題會顯得容易對付,其解決方案只要求自身做出最少努力。夢的目的是支持自身的生活方式,并激發與之相適的情感。生活方式為什么需要支持呢?它容易受到什么東西的攻擊呢?對其迎頭痛擊的就是現實和常識。因此,夢的目的就是抵抗常識的進攻,來支援生活方式。這就給了我們一個有趣的見解。如果某個人不想通過常識來解決問題,他可以用夢引發的感覺來堅定自己的態度。這樣看來,這種行為似乎和我們清醒時的生活是矛盾的,但其實并不矛盾。我們在睡覺時的感覺和清醒時的感覺仍是一致的。如果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某人不想按照常理辦事,那么他就會找到各種理由為自己的做法辯解,來證明自己選擇的正確性。比如,一個人想不勞而獲,那么賭博對他來說就是一個機會。他也明白很多人都因賭博輸得精光,可是他仍抱有僥幸心理,希望發財致富,逍遙度日。他會怎么想呢?他滿腦子都是暴富后的場景—買豪華汽車,住奢侈豪宅,成為聲名顯赫的富豪。這些幻想的場景激勵著他前進。最終,他仍然違背常識,走上了賭博的道路。
③夢是現實問題和生活方式之間的橋梁,但是生活方式無須強化。我們應該直面現實。夢的種類千差萬別,它表明了當某個人面對困境時,生活方式需要支持的時機。因此,對夢的解讀也因人而異。象征和隱喻沒有固定的理解模式,因為夢是生活方式的創造物,是從個人對特定情境的解讀中抽取的。在本文中,我描述了幾種典型的夢,并無意提出解釋夢的經驗法則,而是希望幫助人們理解夢和它的意義。
④很多人做過會飛的夢。這和其他的夢一樣,同樣是為了激起人的某種感覺。它們留下了一種輕松愉快的情緒。它把人從低處帶向高處。它們把克服困難和追求優越感看作很簡單的事。它們讓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勇敢無畏、高瞻遠矚、壯志凌云的人,即使在睡夢中我們也不會忘記自己的目標。這樣的夢暗示著一個問題:我應該繼續向前還是止步?答案則是:我的前途暢通無阻。
⑤我曾治療過一個三十二歲的神經官能癥患者。她在家里排行老二,跟大多數次子一樣,她有著雄心壯志。她事事想爭第一,想讓所有問題得到完美的解決。她來找我時,精神幾近崩潰。她愛上了一個比她大的已婚男人,這個男人在事業上一敗涂地。她想過嫁給他,可是他卻沒法兒跟妻子離婚。后來,她做了這樣的一個夢:她在鄉下的時候將自己的公寓租給了一個男人,這人搬進來不長時間就結婚了。但是這人付不起房租,他不大誠實,還很懶惰,所以,她將那個男人趕走了。我們可以很快看到,這個夢和她的現實有著很大的關系。她在猶豫自己要不要嫁給這個事業受挫的男人。這個男人很窮,無法養活她。有一次,這個男人帶她出去吃飯,卻沒錢付賬。這就更容易讓她將他和夢中的那個男人相比。這個夢引起了她不能結婚的感覺。她是一個有遠大志向的女人,她不想一生跟隨一個貧窮的男人。她用了隱喻的方法問自己:“如果他是租住我房子的人,當沒有錢付房租時,我該怎么辦?”答案就是:他必須搬出去。”
對于做夢的現象,我只是印證阿弗雷德·阿德勒這個博士的看法。我將知道人在夢境中只是對自身生活的一種影射,并沒有什么通靈現象,祖先托夢,神仙鬼怪出現,往你身上降什么大任,下了什么詛咒。再者我認為易經六十四卦就是最高明的心理學著作,他的64卦無所不包,可謂是將一切自然規律或者沒有發生的事都概括到了,我在翻看那些卦詞辭的時候,總覺得他與我當下處境極為吻合,告訴自己該怎么去做,現在細細想來,那只是培養人的道德,進行一種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