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2 公域流量還有沒有價值

如今,人人都在追求私域流量,是因為公域流量沒有價值了嗎?并不是,在現階段,公域流量的價值同樣不可忽視。

【公域流量的定義】

公域流量,就是平臺型流量,是商家直接入駐平臺實現流量轉換。公域流量更像是一個流量的大海。什么樣的流量是“公域流量”呢?商家從淘寶、京東、拼多多、攜程、美團、大眾點評、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獲取的流量,都可以稱為“公域流量”。

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主要區別如下圖。

私域流量與公域流量對比

在公域流量上,平臺主動性更強。商家入駐平臺后,會通過關鍵詞優化、付費推廣曝光、促銷活動等方式來獲取客戶和實現成交。所以,對于商家來說,運營的核心就應該是不斷研究如何去適應和熟悉平臺的規則,并且根據不同平臺的規則順勢而為。

平臺流量可以分為五類。

(1)電商類平臺:阿里巴巴、京東、唯品會、拼多多等。

(2)內容類平臺:騰訊新聞、網易新聞、今日頭條等。

(3)社區類平臺:百度貼吧、微博、知乎、在行等。

(4)視頻類平臺:騰訊視頻、愛奇藝、抖音、快手等。

(5)搜索類平臺:百度搜索、谷歌搜索、360搜索等。

目前,對于商家來說,在平臺的生存方式就是付費和做活動,按各個平臺的不同規則,來獲取一定的流量。

相比私域流量來說,留存是公域流量的短板,個體在公域流量的支配權比較小,只能按照平臺規則去順勢而為。

2020年1月10日,抖音官方發布《抖音購物車視頻發布頻次調整通知》,明確規定了,不同粉絲數的賬號發布帶購物車視頻的數量。據業內人士透露,一個月以后,抖音在櫥窗功能上,也會調高申請門檻。這樣的調整,對消費者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對于商家來說,就等于多了不少限制,所有的商家都得重新去調整和適應。這一調整也會迫使一些帶貨的電商機構和腰、尾部賬號更多的關注內容,創作出好的視頻,以吸引粉絲。這也標志著抖音開始全力推進內容電商之路。

個體無法自由掌控公域流量的分發,過度營銷的行為在平臺容易遭遇封號。如果在淘寶刷信譽,店鋪是會被查封的,而微信生態一直不主張過度營銷。

當然,也有一種簡單的獲取平臺流量的方式,那就是支付一定費用購買流量。只是費用越來越高,精準推送的費用更是高得離譜。比如,抖音的Dou+和淘寶的直通車,都是商家們可以付費獲取流量最為直接的方式。但是,這樣的推廣方式相當于大海撈針,精準的消費者能不能獲取到商家的信息,商家心里并沒有底。

【公域流量的三大特點】

公域流量作為平臺型流量,有三大特點。

特點一:獲客成本逐漸升高

獲客成本(Customeracquisitioncost,CAC)指的是獲取一個客戶所花費的成本。通常的計算方式是用總的市場相關花費(支持獲取新客的所有人力和財力的支出)除以對應獲取的新客總數。

阿里的獲客成本,2013年,是18元/人;2018年,上升到390元/人。

京東的獲客成本,2013年,是88元/人;2018年,上升到1503元/人。

唯品會的獲客成本,2013年,是87元/人;2018年,上升到1200元/人。

拼多多的獲客成本,2017年,是7元/人;2018年,上升到77元/人。

各電商平臺獲客成本

由此可見,在公域流量出現的初期,各平臺的獲客成本都比較低。隨著公域流量逐漸成熟,不僅獲客成本不斷上漲,而且越來越難獲取。

在公域流量興起的早期,如果看好了風口,可以先占據一個位置,當然,越早越好。在平臺規則還沒有完善的時候,策略是:搶先進駐,先干出五分,再追求十分。比如,搶占域名、搭建網站、注冊行家、注冊抖音、開家淘寶店等,這就是搶占第一波公域流量的最好方式。

在平臺搭建初期,平臺還是一個新生力量時,成為公域平臺里的商家或者合作方,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特點二:流量獲取越來越難

鑒于可以在公域平臺自由購買流量,即使進入平臺的商家沒有粉絲,也不用擔心沒有流量的問題。

抖音就是一個典型的公域流量平臺。所有用戶進入這個流量池后,抖音會根據不同的內容通過一定的算法進行推送。商家即使沒有一個粉絲,都有可能被一些潛在用戶發現。在這個基礎上,如果商家還想要更精準的流量投放,就可以付費購買Dou+的相關服務。

公域流量的付費服務,讓商家不用糾結于早期粉絲獲取的渠道問題,而且獲取成本遠遠低于過去傳統媒體上的廣告推廣。

相對于獲取粉絲來說,商家更看重的是轉化。比如,像快手這樣的公域流量平臺,可以讓消費者與產品之間的路徑更短,優化了傳統電商的銷售路徑。因為短視頻具備感知更立體、轉化更直接、傳播更快速等優點,所以,商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產品內容上,靠內容贏得粉絲,而不是一味地靠營銷、付費去獲取用戶。用戶的購買行為很難僅靠心智來影響,關鍵詞搜索、朋友的購買好評、直播的瞬間感動等,已經在慢慢地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特點三:用戶的黏性差,很難有二次以上的觸達

對于商家來說,公域平臺的流量投放到哪些用戶,他們是無從得知的,這也導致不少商家的復購率很低。

公域流量里產生的購買行為大多數是一次性的。如果消費者想復購,需要從購買記錄里找回相關信息,商家無法直接觸達消費者,導致回購的間隔較長。雖然購買的主動權在消費者手里,但是消費者了解不到相關信息,主動回購率較低,而商家只是購買行為的被動受體。

相對于公域流量,私域流量的二次觸達更為容易。這也是為什么眾多的商家,在公域流量池里積極沉淀私域流量,這背后隱藏著他們對“流量觸達”的焦慮。比如,淘寶的買家會在產品包裝里放一些小禮物、優惠券或者紅包,來引導消費者掃碼進入自己的產品社群。這種行為就是商家通過公域流量池,引導消費者更為安全地進入私域流量池。

在公域平臺,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永遠存在著一堵墻,墻的兩邊是對消費商業的不同需求。商家希望留存更多的消費者,而消費者希望買到性價比最好的那個商品,當然,還要摒棄假貨和仿冒產品。

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對比

【公域流量的價值在哪里】

公域流量的一些價值是私域流量永遠無法取代的,所以在重視私域流量價值的同時,也不要忽略公域流量。

1.受眾面廣,可以把品牌快速傳播到受眾,形成聚合的廣告效應

公域流量因為流量匯聚密度大,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會呈現出付費即入口的輕度消費特征,在受眾群體數量上能夠達到品牌的要求。

線下的商場、地鐵、電梯等都是公域流量的觸達地。當下,在人流集中的空間內,每一個品牌被隨機發現的概率會隨著內容相關度的提高而提高,進而形成聚合的廣告效應。

品牌和流量之間通過生活場景建立起聯系,價格和價值背后永遠隱藏著用戶無法平衡的消費抉擇。公域流量能帶來購買信任,這是如今消費時代里天然無法被抹去的優勢。公域流量完成了人與人之間社交表達的第一步。

2.持久沖擊消費者的消費記憶,塑造品牌形象

公域流量所帶來的內容和傳播形式,呈現出持久性飽和沖擊的特點。因為進入平臺或者商場的用戶背后都是巨大的流量池,飽和式沖擊以外的形式,對用戶層面的觸達可能是無效的。

用戶對于品牌的記憶是需要時間和宣傳來維持的,品牌需要聚焦用戶的記憶點。用戶在淘寶購買更多的是服裝類和有趣的小單品,而對于3C類電子產品的購買,還是首選京東這樣的平臺。不同品牌的記憶點和聚焦點,能影響用戶的購買選擇。

3.保持品牌活躍度和競爭強度,提高品牌存活時間

用戶對品牌的記憶選擇只有一個標準——是否與“我”有關。所有的品牌內容都會圍繞著這個標準去展開,所以商家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留存品牌在用戶內心的活躍度。

在公域流量環境里,要不斷刺激用戶,強化他們對品牌的記憶。比如,京東“618”、蘇寧“818”、淘寶“雙11”等電商節日,都是通過打造節日的氛圍,用緊張感和收獲感不斷地刺激用戶,讓他們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購買。從加載購物車到直接下單過程的轉變,有些品牌可能走了10年。

私域流量無法離開公域流量,私域流量需要公域流量提供給養,因為私域流量自身的生態系統還不夠能讓用戶獲得沉浸式體驗,也不能形成商業閉環。所有脫離公域流量的私域流量,都只是在制造概念而不是在談商業。

在沒有摸清楚公域流量規則之前,搭建的私域流量其實都是無效的。因為通過政策或者福利引過來的流量,都并不是品牌真正的流量。在我看來,“薅羊毛”的行為,是一種惡性的商業損害行為,并不值得推薦。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商家對于流量越來越理性,流量逐漸回到正常的商業軌道。我們或許再也無法見到流量繁榮時期的火爆場景,因為,如今商家需要的是可以轉化獲利的流量,而不是泛泛的流量。商家如何尋找到公域流量里真正的消費流量,進而引導成自己的私域流量,這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案例:靠公域流量起家后轉型的“一條”

在公域流量早期,如果看好了風口,就應先占據一個位置,因為成為這個領域的頭部很重要。《外灘畫報》的總編輯,上海灘薪水最高的總編輯之一的徐滬生,就是做了內容創業領域的頭部。

徐滬生發現雜志內部轉型非常困難,需要去尋找另一個突破口。他快速做出決策,辭去了高薪的總編輯一職。憑著多年編輯工作的敏銳度,他認為視頻引流已經成為大趨勢。更重要的是,他發現中國沒有一個像YouTube這樣以“加關注”為核心的視頻門戶平臺。

在與團隊深入探討后,徐滬生發現高品質的內容才是出路,于是決定打造了一個生活美學空間的視頻。用戶定位為:有素質、愛文藝的中產階層。2014年9月8日,微信公眾號“一條”正式上線,成為微信公眾平臺上第一個發布原創短視頻的公眾號。

1.通過公域流量獲取第一批流量

“一條”的成功,離不開媒體人出身的徐滬生的大膽決策,他把“創號”運作成一個“事件”。在賬面上只有800萬元的時候,拿出400萬元,每周砸200萬元在廣點通(現在的騰訊廣告)上,在微信朋友圈、公眾號、QQ等多種廣告場景傳播。結果,毫無疑問,他成功了,“一條”成為微信有史以來首個15天內突破100萬用戶的訂閱號。目前,“一條”公眾號的用戶已經達到4000萬,成為中國最大的視頻類原創微信公眾號。

徐滬生敢把一半的資金砸在廣告上,源自對優質內容的信心。有文藝氣質的徐滬生,對內容的打造有著獨特的視角:每天一條原創短視頻,每天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每天精選人間美物,每天來和“我”一起過美好的生活。

每一條的原創視頻都是電影級別的制作,每一條視頻的發布,都能引來各領域KOL的關注及轉發。比如,關于茶葉的視頻,很多茶人和茶客紛紛轉發;關于攝影的視頻,會在藝術圈刷屏;關于美食的內容,傳播就更為廣泛了。2015年年底上線的“美食臺”,僅用3個月,就成為微信美食類第一大號。

這也正是公域流量的價值。優質的內容,可以把品牌快速傳播到各類受眾人群中,形成聚合的廣告效應;堅持每天推送,持久沖擊消費者的消費記憶,從而幫助品牌塑造形象,保持品牌活躍度和競爭規模,延長品牌的存活時間。

徐滬生剛創業時,有人說,“一條”入場太晚了。其實只要找準了方向,什么時候都不晚。在公域流量初期,獲客成本比較低,只要有魄力、敢投資,就不用擔心流量的獲取。

2.憑“內容+廣告”獲得轉型

流量數量級增長后,留存和轉化獲利成了“一條”最需要關注的事情。有人選擇把公眾號變成“內容+廣告”,而徐滬生選擇了另一條路“內容+電商”。2016年5月,“一條”開發了微信小程序,正式進入電商市場。同年8月,“一條App”正式上線。

這樣的轉型,對于“一條”來說,毫不費力氣。因為原創視頻里的優質產品,都是來自中國、日本等國的獨立品牌或者著名設計師的精品,總能引起大家的購買欲。

隨著公域流量逐漸成熟,獲客成本不斷上漲,公域流量的增長更加緩慢。于是,2017年徐滬生開始思考第二次轉型,是選擇投資再次去做推廣,還是開線下實體店?最后,他選擇了后者。

3.打造線下實體店增加用戶觸達

按目前的獲客成本,幾個億半年就可能被砸完,效果也難保證。對于“一條”來說,開線下店的獲客成本遠低于線上,而且更加精準。

2018年9月,“一條”在上海開了3家線下實體店,完成了從線上到線下的新零售布局。消費者只要到店里掃描二維碼,就可以看到這些商品在“一條”公眾號上的文字介紹,也可以看到原創的視頻。消費者可以選擇在門店購買,也可以選擇線上下單。通過這種方式,復購率比較高。

2018年,徐滬生在接受新榜采訪時表示:“一條”的線下空間,會是“一條電商”最重要的獲客渠道,未來要開100家店,同時把幾千萬用戶,往線下導流,如開講座或展覽等。

從最初的微信公眾號,到開發自己的小程序和電商App,再到線下實體店,幾年的時間,徐滬生與“一條”一直走在創新的路上,也讓公域流量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州市| 治县。| 宣化县| 曲阳县| 咸丰县| 伊宁市| 张家界市| 云和县| 康马县| 双城市| 渝北区| 兴城市| 邓州市| 凯里市| 衡阳市| 通海县| 建瓯市| 利辛县| 南阳市| 兴山县| 新兴县| 贵阳市| 萨迦县| 麻栗坡县| 海淀区| 吉木乃县| 上饶县| 宜都市| 嘉善县| SHOW| 天水市| 安庆市| 德清县| 奈曼旗| 黄石市| 米林县| 隆化县| 都江堰市| 张家港市| 祁连县|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