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本書主要圍繞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展開。一是梳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理論基礎,總結平臺的形成與發展歷程,明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作為具體的研究對象;二是對平臺相關基本內容的研究,介紹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基本概念、特征、要素、分類和功能等,基于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回答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是什么;三是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運行、作用發揮和評價機制的研究,回答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實踐應用以及其背后的作用機制和規律;四是以易班為例,進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典型案例分析,并對之前的研究進行呼應;五是提出了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研究和發展的思考。

1.4.2 研究目標

本書研究的總目標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具體包括:第一,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研究基礎的梳理,探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研究的起點;第二,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基本內涵的闡釋,明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基本內容;第三,研究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與運營、作用和評價機制,開展面向應用和實踐的研究;第四,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發展研究;第五,以易班為例,進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案例分析。

1.4.3 研究內容

根據本書的研究內容,本書結構分為7章。

第1章為緒論,主要論述研究目的與研究價值,國內外的研究現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點、難點和創新點。本章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研究價值、實踐性、應用性做了重點強調。

第2章介紹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研究的基礎,從技術基礎、應用基礎、理論基礎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技術基礎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發展的前提,應用基礎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重要借鑒,理論基礎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研究的理論支撐。

第3章介紹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基本內涵。本章在過去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平臺的基本概念,并對平臺的特征、要素、分類、功能等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

第4章介紹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建設和運營,提出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建設思路、建設模式、運營維護,并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運營體制和機制進行了簡單論述。

第5章介紹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作用發揮和評價機制,從環境熏陶、群體認同、灌輸與滲透、實踐與自我教育四個方面總結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作用機制,從基本原則、評價對象、評價主體、評價方法、評價反饋五個方面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評價機制進行了介紹。

第6章提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發展思考,從理論聯系實際的角度,提出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研究和實踐要做到四個結合,即與高校流行文化相結合,與高校教育信息化相結合,與新媒體傳播相結合,與法制建設相結合,以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態度做好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相關工作。

第7章介紹易班模式。易班是當前平臺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的典型代表,也是國家重點建設推廣的全國統一的大學生網絡互動社區。本章重點對易班的基本情況、易班的特色和優勢、易班的作用發揮進行了介紹,并結合本書的相關研究內容,提出了易班下一步的發展思路。

1.4.4 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筆者通過專著、論文、報紙和網絡,大量收集、分析、掌握材料,包括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內容、網絡技術的相關內容、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相關內容等文獻資料,再運用內容分析等手段,進行創造性的分析研究。本書更偏重于對網絡文件的收集和整理。

(2)調查研究法。筆者對大學生使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應用、App、網站等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通過用戶反饋進行整理和分析。

(3)案例研究法。筆者對部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應用場景開展案例研究,如易班的使用情況,QQ、微信的使用情況等,通過具體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應用案例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4)經驗總結法。筆者通過調查、走訪、座談等形式,了解不同時期、不同技術條件下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建設、使用情況,在加強總結的基礎上開展深入分析。

(5)比較研究法。筆者通過用戶、平臺、案例之間的比較,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深入研究和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如皋市| 定结县| 白城市| 昌平区| 丰城市| 微博| 赤水市| 建平县| 石泉县| 南溪县| 南靖县| 呈贡县| 长汀县| 鱼台县| 安西县| 金乡县| 德庆县| 临汾市| 宜宾市| 汝州市| 上饶县| 汕头市| 拉萨市| 昌图县| 手游| 云龙县| 吉木乃县| 三河市| 无为县| 自治县| 延边| 环江| 台南县| 静海县| 湖南省| 天门市| 丽水市| 本溪市| 宝坻区| 上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