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聲調訓練
一、聲調的概念
對于普通話來說,聲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每個音節都有一個聲調。聲調又稱為字調,是貫穿于整個音節的音高。普通話里一共有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通常我們可以把它們稱為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和第四聲。根據趙元任提出的“五度標調法”(見圖2-4),我們可以把四個聲調用調值來表示音高:陰平即第一聲,55調;陽平即第二聲,35調;上聲即第三聲,214調;去聲即第四聲,51調。
圖2-4 五度標調法
二、聲調的作用
在普通話里,聲調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換句話說,相同的聲母和韻母構成的音節,聲調不同,可以表示不同的意義。例如音節“mɑ”的四個聲調意思完全不同,“mā”可以是“媽”, “má”可以是“麻”, “mǎ”可以是“馬”, “mà”可以是“罵”,四個聲調完全是不同的漢字,也完全是不同的意思。因此,在說普通話時,一定要特別注意聲調,要讀準確,這樣表達才會正確。
三、聲調的辨正及發音訓練
(一)聲調的辨正方法
中國各地的方言,各自有各自的調值。以成都話為例,第一聲的調值是44,第二聲的調值是41,第三聲的調值是52,第四聲的調值是13。我們可以通過與普通話的聲調對比,來進行聲調的發音訓練,以盡量避免方言給聲調的影響。
(二)聲調的發音訓練
1.詞語發音訓練
55+55:新冠 高歌 吱聲 波音 滋生 吸煙 中心 糟糕
生機 皈依 狙擊 交通 燕京 蜚聲 櫻花 乒乓
35+35:人民 輪流 平原 徒勞 完全 職責 難題 虔誠
池塘 鄱陽 角逐 題材 人情 來回 詞形 紅菱
51+51:過去 抗疫 祝賀 命運 恫嚇 校對 謬論 狩獵
翌日 拒載 僭越 桎梏 計較 拓印 巷道 內疚
2.聲調對比發音訓練
鋒利——鳳梨 生理——勝利 憐惜——練習 棉帽——面貌
古詩——故事 整齊——正氣 交通——絞痛 優先——有限
裁員——菜園 有家——油價 明晰——明細 清楚——清除
卑躬屈膝 江山多嬌 惺惺相惜 息息相關
兒童文學 人民團結 涸澤而漁 含糊其詞
理想美好 小手小腳 永遠友好 尺有所短
寸步不讓 犯上作亂 各式各樣 浩浩蕩蕩
幡然悔悟 顛來倒去 飛禽走獸 膏粱子弟
思考與練習
1.什么是聲調?
2.如何理解聲調在普通話里的重要性?
3.實訓平臺。
(1)聲調朗讀。
八拔把罷 呲詞此次 駒菊舉劇 嗨還海害
歡環緩換 飄瓢瞟票 雖隨髓歲 妞牛扭拗
(2)對比聲調朗讀。
光明磊落 心明眼亮 山河錦繡 酸甜苦辣 思前想后 胸懷廣闊
妙手回春 熱火朝天 信以為真 順理成章 刻骨銘心 異口同聲
(3)繞口令訓練。
訓練一:
媽媽種麻,我去放馬。馬吃了麻,媽媽罵馬。
訓練二:
姥姥烙酪,酪老,姥姥撈酪;舅舅救鳩,鳩飛,舅舅揪鳩。
訓練三:
媽媽騎馬,馬慢,媽媽罵馬;妞妞轟牛,牛擰,妞妞擰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