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殘疾人心理調適和精神康復指南
- 南京市江寧區殘疾人聯合會 南京市江寧區心理學會 南京市江寧區朋輩社會工作服務指導中心編著
- 1192字
- 2021-09-18 16:07:06
序二 幫助殘疾人真正“站起來”的一根拐杖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殘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發展殘疾人事業,加強殘疾人康復服務,不僅要讓他們的身體站起來,更要讓他們的心理真正站起來。
南京市江寧區殘疾人聯合會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指導南京市江寧區心理學會和南京市江寧區朋輩社會工作服務指導中心面向全區開展殘疾人心理調適和精神康復服務已累計112425人次,從大量實踐總結和服務案例中摸索提煉出了具有較高原創性和較強生命力的殘疾人心理調適和精神康復的成熟經驗,并成為2019年度江蘇省殘聯系統創新創優示范項目。江寧區牢牢抓住社區殘疾人心理問題預防、監控和康復三條主軸,深度融合殘疾人社會功能修復和心理功能恢復兩大核心,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本書內容正是這份答卷的精華所在。
這本《殘疾人心理調適和精神康復指南》包含“殘疾人精神康復訓練”“殘疾人心理調適訓練”和“助殘志愿者體驗式培訓”共3個板塊、12個模塊、113個活動單元。作為一本活動教程式圖書,本書內容翔實、案例清晰,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首先,在“殘疾人精神康復訓練”板塊中,圍繞“殘疾人社會功能恢復”的生活技能、職業技能、學習技能和社會實踐,以及“殘疾人心理功能恢復”的認知思維、情緒識別、人際互動、環境適應等問題,精心設計了相應的康復服務活動。其次,在“職業技能”中,又根據殘疾人職業能力發展的一般規律,進一步細化創設了適應性工作、輔助性工作和過渡性工作等階梯式康復服務活動;在“學習技能”中,還根據殘疾人學習能力發展的不同特點,進一步細化創設了視覺型、聽覺型和動覺型等差異化活動主題。再次,在“殘疾人心理調適訓練”和“助殘志愿者體驗式培訓”篇章中,都根據肢體、視力、聽力、言語和智力等殘疾類型的不同,設計了個性化的調適課程和學習團體等。
南京是一座充滿陽光、活力和夢想的美麗城市,也是一塊綻放光芒、燃燒激情和敢為人先的創新發展沃土。殘疾人康復服務“同在一片藍天下”,沐浴著關愛、包容和感恩的陽光雨露。本書作為一本專注于殘疾人心理調適和精神康復的服務指南,創新性高、操作性強、推廣性好;書中大量的實踐探討和案例反思等,不僅為全市殘疾人心理調適和精神康復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帶頭作用,也為全市殘聯系統、康復機構、助殘社會組織和從事殘疾人心理調適和精神康復的研究者、工作者、志愿者、殘疾人及其親友等提供了科學、專業和具體的工作規范和操作指引。總之,我相信,這本書會是幫助殘疾人真正“站起來”的一根拐杖。
最后,我祝愿通過全方位、周期化的心理調適和精神康復,廣大殘疾人朋友會更加自尊、自信、自立、自強,能發揚頑強拼搏、砥礪奮斗的精神,在生活中學習本領,在打拼中演繹芳華,在奮斗中實現價值,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戰,更加堅強地為實現人生理想,用自己永不服輸的勁頭和內生動力書寫人生精彩華章!

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書記、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