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聾兒家庭康復教材
- 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
- 7029字
- 2021-09-24 18:09:03
二 聾兒康復少不了助聽器
聾兒最本質的問題是聽力損失,而助聽器能夠補償(或部分補償)聾兒的聽力損失。所以,在聾兒康復過程中,助聽器就顯得特別重要。
(一)助聽器是什么
簡單地說,助聽器是小型擴音機。其作用是將聲音放大,使聾兒聽到以往聽不到或聽得很小的聲音,以保證他的殘余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助聽器由傳聲器(麥克風或話筒)、放大器、耳機、電源及各種開關調節裝置構成。傳聲器接收外界聲音信號并將它轉變為電信號,放大器將電信號放大,耳機將放大的電信號再轉變為放大的聲信號,從而完成放大作用。在信號放大過程中,電源供給能量,各種開關調節裝置則保證了聾兒聽得更好。
以往認為,傳導性耳聾病人才適合使用助聽器;現在的看法不同,認為藥物致聾等感覺神經性聾病人也能配到合適的助聽器。以往認為,殘余聽力較好者才有選配助聽器的意義;現在看來,無論耳聾多重戴上助聽器后都有一定的意義。所以,只要條件允許,您不僅要給孩子配上助聽器,而且要爭取配上最合適的助聽器。

圖2-1 助聽器工作原理圖
(二)助聽器的選配
助聽器往往被認為是普通商品而放在商店里出售,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事實上,像眼鏡一樣,助聽器也需要選配。選配助聽器是一項專門的工作,原則上講應該由專業人員進行。如果有聽力學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員為您的孩子選配助聽器,當然好。但問題是,受各種條件限制,恐怕您有時非自己來做這項工作不可。這里介紹一些與助聽器選配、選購有關的常識供您參考。總的說來,您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問題:
1.孩子是否需要配用助聽器
目前專家們認為,只要有聽力損失就該配用助聽器。因為,即便聽聲音沒有太大問題,不用助聽器也會給孩子今后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就我國目前狀況而言,孩子聽力損失超過45分貝(HL)就必須配用助聽器。
沒有準確的測聽診斷,決定是否需配用助聽器是困難的。但總的來說,只要確實是由于聽力問題,到了該學說話的時候孩子沒有學說話,或說得不好,就證明需要配用助聽器。
有人認為小齡聾兒小宜戴用助聽器,實際情況不是這樣。助聽器戴用得越早,康復的效果就越好。
2.為一只還是兩只耳配用助聽器
兩耳戴用助聽器優點很多,能使聾兒更快地康復。所以,只要條件允許(孩子的聽力條件,家中的經濟條件等)就該為孩子配用兩耳助聽器。只有在孩子一側耳無法戴用(比如畸形)或兩耳聽力損失差距太大,戴用兩耳助聽器也毫無意義的情況下,才考慮配用單耳助聽器。當然,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先給孩子選購一只耳朵的助聽器,試試效果后再盡快選購另一只耳朵的也是可以的。
3.為哪只耳配用助聽器
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您一時半會兒不易學好。但只要掌握一條原則——哪只耳戴用的效果好就為哪只耳配用助聽器——也就夠了。
4.配用什么類型的助聽器
助聽器分類的方法有許多種。按同時使用的人數可分為集體助聽器與個體助聽器。您需要的是個體助聽器。
個體助聽器按輸出方式為氣導助聽器與骨導助聽器。氣導助聽器是常用助聽器,借助耳塞(或耳模)將聲音傳導到耳朵里。骨導助聽器不常用,使用時,用像發卡一樣的頭卡把一個小裝置(骨震蕩子)固定在耳后,這個裝置將聲音信號通過顱骨傳導到內耳中。理論上講,骨導助聽器適合鼓膜(耳膜)穿孔等傳導性聾病人使用,但實際效果并不好。所以,無論哪一類耳聾,只要能用氣導助聽器,就應配用氣導助聽器。
常用的個體氣導助聽器又分為四種類型:盒式、耳背式、耳內式與眼鏡式。其中,聾兒使用最多的是盒式與耳背式。
盒式助聽器樣子有點像袖珍電子收音機,有一個小耳機、一根導線,還有一個裝放傳聲器、放大器、電池和各種開關調節裝置的煙盒大小的機體。使用時先用導線將耳機與機體連在一起,再將耳機借助耳塞(或耳模)固定在耳朵上,機體則放在胸前的衣袋或專用小口袋內。盒式助聽器的主要優點有:功率可大可小,能滿足不同程度耳聾病人的需要;頻率范圍寬,對于理解語言有較大幫助;開關調節裝置體積大,使用和維修方便;價格低廉,5號電池便于購買等。盒式助聽器的主要缺點有:體積大、導線長、佩戴后不便于運動;與衣服和身體產生摩擦的機會多,噪聲較大。

圖2-2 盒式助聽器

圖2-3 盒式助聽器專用袋
耳背式助聽器體積小,使用時掛在耳后。主要優點有:由于戴用時的位置與耳朵一樣高,使聾孩子聽到的聲音更自然、更逼真;戴用后基本不影響運動;功率足夠多數聾兒使用;總的說來,清晰度比盒式助聽器好。主要缺點有:價格較貴;在邊遠地區電池難購買;國內生產的品種較少,選擇范圍窄,而從國外購買價格又過于昂貴。配用耳背式助聽器需同時配用耳模,否則不僅影響使用效果,還容易因戴不牢而造成損壞。總的說來,使用耳背式助聽器的聾兒比例已越來越大,可以預計,很快就會成為聾孩子戴用的主要類型。
耳內式助聽器由于增益小等原因,不適合聾孩子使用。
眼鏡式助聽器效果也不像想象得那樣好,戴用的人越來越少,同樣不適合聾孩子使用。
5.助聽器性能的選擇
選購助聽器時應看看產品說明書。看說明書時請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1)頻率范圍
所謂女高音與男低音中的“高”與“低”指的是頻率。通俗地說,頻率就是聲音的高低粗細,其單位為HZ(赫)。助聽器不可能將所有頻率的聲音都放大,這是戴上助聽器后聽到的聲音與平時聽到的聲音不同的主要原因。性能好的助聽器頻率范圍在80赫到8000赫之間,至少應在300—3000赫。如果小于這個范圍,總的來說就不適合聾孩子使用。
(2)聲增益
指助聽器的放大能力,也有人稱之為功率。助聽器的聲增益多數在30—60分貝之間。
選擇聲增益一定要考慮孩子實際的聽力損失,千萬不要認為增益(功率)越大越好。聲增益大小與聽力損失之間有一定的關系:
合適的聲增益=平均聽力損失÷2+10(分貝)舉例說,孩子的平均聽力損失是90分貝,那么,合適的聲增益經計算為55分貝。
平均聽力損失是根據純音聽力圖得出的,計算公式為500、1000、2000赫的聽力損失相加后除以3。
一般來說,聽力損失大于90分貝宜選用大功率助聽器;聽力損失在71—90分貝之間宜選用大功率或中大功率助聽器;聽力損失在56—70分貝之間宜選用中大或中等功率助聽器;聽力損失不足56分貝時以選用小功率或中等功率助聽器為好。
(3)等效輸入噪聲或信噪比
這兩個詞說的都是助聽器本身有多大噪聲。等效輸入噪聲越小越好,一般不應大于30分貝;信噪比越大越好,一般不應小于30分貝。
(4)諧波失真
指經助聽器放大后聲音的失真程度。失真越小越好。一般助聽器能保證失真小于10%,但好的助聽器失真不應大于5%。
(5)頻響曲線
是在一定條件下測試到的助聽器對許多頻率聲音的放大曲線。總的來說,聾兒的聽力損失狀況與助聽器的頻響曲線越吻合越好。也就是說,如果孩子聽尖細的聲音困難,就選用頻響曲線高頻放大多的助聽器;孩子聽粗聲困難,就該選用頻響曲線低頻放大多的助聽器。簡單地說,要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來選擇頻響曲線。
6.不可忽視的助聽器耳模
在專門機構,工作人員按照孩子耳甲腔(耳朵上凹陷且通向外耳道的部分)形狀定制成的附件叫做耳模。耳模的基本作用有:
(1)使助聽器戴得牢固。
(2)防止助聽器嘯叫。助聽器是放大器,聲音信號從麥克風傳進助聽器內,由耳機傳出放大的聲音。如果放大后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再次傳入助聽器,就會得到再一次放大,并由耳機傳出更大的聲音,如果沒完沒了地一次次放大,助聽器就會發出尖叫聲,即嘯叫。配用了耳模,嘯叫現象就能得到基本控制,從而較好地發揮助聽器、特別是大功率助聽器的放大作用。
(3)專業人員通過在耳模上打孔、改變耳模形狀等方法,可以部分地改變助聽器的電聲性能,從而使其更適合孩子的實際聽力狀況。

圖2-4 盒式(右)與耳背式(左)耳模

圖2-5 耳背式助聽器與耳模的銜接
就質地而言,耳模有軟硬之分,軟、硬耳模各有優缺點。國內目前以定制硬耳模為主。較理想的是內軟外硬類耳模。此外,孩子處在身體發育過程之中,耳甲腔也在逐漸長大,所以,隔一段時間(比如1—2年)就要重新做一次耳模。
(三)戴牢用好助聽器
不配用助聽器,聾兒殘余聽力的作用就不能充分發揮出來,康復就很難成功。然而,僅僅配用了助聽器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戴牢與用好。戴牢用好助聽器要從認識與正確使用助聽器著手:
1.助聽器開關與旋鈕的作用
聾孩子戴用最多的是盒式和耳背式助聽器。無論盒式還是耳背式助聽器都有一些共同的開關和旋鈕,對于它們的作用您必須有所了解。
(1)OTM開關
O檔代表關,T和M都代表開。M是常用檔,用來面對面地聽取說話的聲音;T檔通過磁電轉換裝置收聽電話、收音機、收錄機、電視機等發出的聲音。也就是說,放在M檔時,助聽器接收的是聲音信號;而放在T檔時,助聽器只接收電話機等電器發出的電磁信號。使用T檔的好處在于避開了環境中其他聲音的干擾,使聽到的聲音更清楚。不過,由于我們說話時沒有電磁信號產生,所以用T檔不能直接聽到交談時的語言。
有些助聽器沒有T檔,只設“開”(ON)和“關”(OFF)兩檔。還有些較高級的助聽器多設了一個MT檔,開關上寫成OTM.MT。這里的MT指同時接收聲音和電磁兩種信號。
(2)音量調節旋鈕
旋轉這個旋鈕可以調節聲音大小。旋鈕上多刻有阿拉伯數字。盒式助聽器上往往從0到9的每個數字都有;耳背式助聽器則只刻1、3、5或Ⅰ、Ⅱ、Ⅲ。無論怎樣寫,小數值(如1)都代表音量小;而大數值(如7)則代表音量大。也有用顏色的深淺代表音量大小的。
聾孩子戴用助聽器一般會有一個比較合適的音量點(比如2 與3之間),也就是說,調節到這個點上,孩子聽到的聲音既不太大,也不太小。這個點的數值,您該心中有數。當然,點的位置也不會永遠不變。所以,盡早教會孩子自己去調節音量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助聽器選配得比較理想,音量調節旋鈕的中間位置往往是合適的音量點。比如,旋鈕上有0—9的10個數字,調到4左右孩子聽到的聲音就不大不小。如果孩子需要把音量調得很大才能聽到,說明助聽器放大的能力(增益)不夠;反之,如果音量調節得很小就能聽到,說明增益過大。所選助聽器增益的大小應根據孩子聽力損失程度而定,過大過小都不好。
(3)音調調節裝置
音調調節裝置多用N—H1—H2或L—N—H(N:正常,H:高調,L:低調)來表示。調在N或L檔時聲音聽起來大而粗;調在H2或H檔時聲音小而細,但比較清晰。
助聽器的音調調節只是小范圍的調節,設置這個調節的目的是使配好的助聽器能夠更加適合孩子的實際狀況。如果買來的助聽器完全不合適,那么,無論怎樣調動音調調節裝置,都不會有太大作用。
從使用情況來看,音調調節放在哪一個檔次要根據孩子的聽力損失情況而定,但多放在H2檔。您的孩子適合用哪一檔需要您慢慢摸索。
(4)增益控制裝置
不少聾兒都有聲音小聽不到、聲音大受不了的問題(重振)。針對該問題,比較好的助聽器上都設有增益控制裝置,目的是限制助聽器的最大聲輸出,避免過大的聲音損害孩子的殘余聽力并保證孩子聽得更好。
助聽器上某個旋鈕旁有一組數字,比如110—118—126,該旋鈕即為增益控制裝置,旋鈕上箭頭所指的數字就是助聽器的最大聲輸出。比如,箭頭指向118說明助聽器最大聲輸出是118分貝。
通常情況下,如果孩子感到聲音震耳,應將箭頭調向小數字;如果孩子感到聲音太小,可以將箭頭調向大數字。當然,如果您能找到專業人員幫您調定,效果就更好。
(5)電池取放裝置
不同助聽器的取放裝置不同,有滑開的、打開的,還有彈開的。打開與彈開的取放裝置都容易損壞,所以,應盡量少觸動。
電池取放裝置旁多數有符號或文字說明,比如,→表示向箭頭方向推,PUSH表示向下壓等。
電池有正(+)負(-)極之分。較細的一頭是正極,較粗的一頭是負極。盒式助聽器電池如果裝反,助聽器將不工作,需取出來換一個方向。耳背式助聽器電池如果裝反,電池取放裝置就合不上,也需換一個方向。
2.第一次給孩子戴用助聽器的步驟
給孩子戴用助聽器有個熟練過程,第一次戴用總讓有些家長感到不知如何是好。如果您也是這種情況,可以按下述步驟來辦:
第一步 盒式助聽器要接好導線。注意,導線兩端各有一個插頭。直插頭應接在耳機上,彎插頭接在機體上。插座上的插孔一粗一細,和插頭相匹配,您應注意。如果插不進,就請調轉一下方向;
第二步 裝好電池,注意不要裝反;
第三步 如果有耳模,將耳模與助聽器接在一起;
第四步 將音調調節和增益控制放在中間檔;
第五步 將音量調節調到最小;
第六步 為孩子戴好耳機(或耳模);
第七步 將OTM開關放在M檔;
第八步 調節音量旋鈕直到孩子感到滿意為止。如果孩子不能做出反應,則最好不要超過中限。
以上各步驟最好請專業人員進行操作。至于重新調節助聽器各開關、旋鈕的位置,可以在適應性訓練以及實際戴用過程中逐步進行。
像剛剛戴上眼鏡或假牙一樣,剛剛戴上助聽器的人都會感到不適應,所以要進行必要的適應性訓練。
適應性訓練的目的,一是要使孩子逐步習慣于戴用;二是要在戴用的過程中逐步選擇各調節裝置的正確位置。
3.聾兒拒絕戴用助聽器的原因及對策
不少聾兒會拒絕戴用助聽器,這有幾個原因:
(1)以往很少聽到聲音,突然感受到了,搞不清是怎么回 事,感到害怕。如果一開始聲音就過大,還會加劇他害怕的心理。
(2)耳機(或耳模)放在耳朵上使孩子感到不舒服。
(3)別人都不戴助聽器使孩子感到特殊,認為不是好事。
針對這些情況,您應從下述幾方面著手解決問題:
(1)耳塞(或耳模)的質地、大小、光滑程度等應盡量適合 孩子的實際狀況,太硬、太大或太粗糙都容易被孩子拒絕。此外,初次戴用時不要將耳塞硬往孩子耳朵里插,動作要輕,否則有可能讓他今后一看到助聽器就害怕。總的說來,耳模往往比耳塞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2)初戴助聽器應該選一個安靜的房間,聲音不要調得太 大。而且,最好讓孩子聽些比較明快的聲音,比如流水聲、鐘表的嘀嗒聲、柔美的音樂聲等。千萬不要在孩子剛一戴上助聽器就迫不急待地教他說話。這樣做往往適得其反。應過一段時間后再一對一地進行說話練習,最后才讓孩子戴著助聽器到較復雜的聲音環境中去。
(3)如果孩子堅決不戴助聽器,您也可以采用分步戴用、逐 漸適應的辦法。比如先讓他戴上耳塞(或耳模);適應后再接上導線;過一段時間再接上機體;最后才讓他聽聲音。
(4)在孩子逐步習慣的過程中,根據孩子對聲音的反應調節 各個旋鈕,盡快找到最佳位置。
(5)初戴助聽器時,每天戴用的時間不宜太長,孩子表現出 反感了就摘下來。但總的說來,每天都應比前一天戴用的時間長一點才對,逐步做到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戴上助聽器。
(6)強迫孩子戴用助聽器無論如何都不是好辦法,應該盡量 避免。在孩子戴助聽器哭鬧的時候,您不妨試著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比如讓他玩一件新玩具等。實際上,孩子戴用助聽器時間長了,就能體會出助聽器的好處。到那時候,不讓戴用他反倒會哭鬧。
(四)助聽器的使用、保養及維修注意事項
1.助聽器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項
(1)助聽器對聲音的放大沒有選擇,不僅放大了語言聲,也放大了環境中嘈雜的聲音。所以,除非孩子對助聽器已非常適應,否則不要讓他在太嘈雜的環境中(比如喧鬧的市場或燃放鞭炮的場合)使用助聽器。
(2)說話會在普通房間中產生回音。回音越大、時間越長,從助聽器中傳出的聲音就越不清楚。在房間中鋪上地毯、貼上壁紙,回音的影響就會小得多。
(3)助聽器的有效距離在1米以內。距離越遠干擾就越大,助聽器的使用效果也就越差。所以,應該盡量在1米以內對孩子說話。
(4)如果將盒式助聽器放在衣兜內,運動時機殼與衣兜相互摩擦會產生摩擦音,影響助聽器的效果。所以,最好做一個專門裝放助聽器的小口袋,讓孩子像小衣服一樣戴在胸前。但應注意,不要遮蓋住助聽器上接收聲音的麥克風孔道。
(5)質量差的助聽器聽起來噪聲大,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殘余聽力,這樣的助聽器不要讓孩子戴用。如果選配的助聽器和孩子的聽力狀況差距太大,孩子聽起來感到不舒服,也有可能會影響他的殘余聽力。除這兩種情況外,孩子戴用助聽器時間越長越好。
(6)戴用一段時間后,不少聾兒感到離不開助聽器了。這不是壞現象,說明助聽器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您不要誤認為孩子的聽力越來越差。
(7)助聽器電池使用有一定時間限制。耳背式助聽器的小電 池(扣式電池)一般能用一個星期左右,盒式助聽器的5號電池能用大約兩個星期。超過了使用期限,助聽器的效果就會下降。如果因故長期不用,助聽器電池必須取出,否則會導致助聽器的損壞。
絕大多數盒式助聽器使用5號電池,很好購買。而耳背式助聽器使用的扣式電池在某些地區就不易買到。所以,不少家長往往一次購買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然而這并不是好辦法,因為電池存放時間過長就會失效。
(8)每天早上都要為孩子檢查一下助聽器。聽聽有沒有聲 音、聲音是不是正常。如果發現問題,應該及時找出原因并及時解決。
(9)盒式助聽器的導線和耳機都是易損部件。在購買助聽器 時應多買一點備用。
(10)助聽器是比較精密的電子裝置,使用時要注意防水、防摔碰、防高熱。
2.助聽器常見故障及解決辦法
國產助聽器都有一年以上的保修期,保修期過后的維修也并不困難。助聽器出現了較大的故障應及時送到維修站或廠家去修理,一般說來,不要自行處理。當然,像導線接觸不良等您自己也能解決的小問題,還是應該自己動手,以免因送修影響了孩子使用。我們的經驗是,耳背式助聽器不太容易出現故障,而盒式助聽器的故障多數出現在導線、耳機或電池。所以,若碰到盒式助聽器不響、聲小、無聲或聲音時有時無,應首先檢查一下是不是電池、導線、耳機的問題。您可以通過換用新電池(注意,新購買的電池也可能沒電)、新導線及新耳機的辦法來查找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并著手解決。
現將助聽器常見故障及解決辦法列于表2-1,供您參考。
表2-1 助聽器常見故障及解決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