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隊長與他的同伴走進堂屋。兩人立即朝對門擺放的長案,筆直地走過去。
兩人走到長案前,各自從案上拿起一個古色古香的大花瓶。他們將花瓶翻過來,倒過去,仔細端詳著,低聲交談著。
鬼子隊長道:“大佐君,瓶底這個印章什么意思?”
大佐道:“是‘JDZ’三個字。表明這花瓶是JDZ燒制的。”
鬼子隊長道:“JDZ很有名嗎?”
大佐道:“相當有名!是江西專門為皇家燒制瓷器的地方,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這兩個花瓶不說價值連城,起碼也是有錢難買的寶貝。”
鬼子隊長道:“這兩個花瓶應該不是古董,哪有那么值錢?”
大佐道:“雖然我不能確定這兩個花瓶是不是古董,但光這兩個花瓶上的圖案就非常值錢。”
鬼子隊長道:“這兩個圖案有什么講究?”
大佐道:“這兩個花瓶上的圖案,一個畫的是程門立雪,說的是支那宋朝的故事;一個畫的是曾子殺豬。說的是支那春秋時候的故事。這兩個故事講的都是做人貴在真誠。”
鬼子隊長道:“哦,難怪支那人會將這兩個花瓶擺在這里。”
鬼子隊長放下花瓶,拿起長案上的一面銅鏡。他翻來覆去地看一遍后,遞給大佐道:“大佐君,你看這是什么?”
大佐放下花瓶,接過銅鏡,也翻來覆去地看一遍后,道:“這是一面銅鏡。玻璃發明之前,支那人將銅片磨成鏡子。”
鬼子隊長道:“支那人為什么將鏡子擺在這里?”
大佐道:“支那人喜歡在他們的中堂擺放鏡子和花瓶,寓意心如明鏡,一生平靜。‘瓶’‘平’諧音,‘鏡’‘靜’諧音。”
鬼子隊長道:“連這個你都懂。不愧是遣唐使的后人。”
大佐道:“慚愧!”
鬼子隊長道:“走,我們先進西邊那個屋里看看。”
鬼子隊長與大佐走進韓姨、韓叔的臥室,翻翻看看后,很快走了出來。
從韓叔、韓姨的臥室出來后,兩個鬼子走進對面的讀書堂。在里面翻翻、看看后,他們走了出去。
兩個鬼子穿過堂屋,來到天井。他們被眼前錯落有致的亭臺、假山、藤蔓、盆景、盛開的各色月季花驚呆了!
大佐道:“沒想到這宅子里還有一個如此雅致的地方。”
鬼子隊長指著涼亭上的匾額和對聯問道:“那上面寫著什么?”
大佐道:“上面的兩個字是‘余慶’,兩邊的對聯是‘修身修家修好運,順勢順境順人生’。”
鬼子隊長道:“這是個有錢人家,得好好搜查。”
大佐道:“對。非富即貴。也可能是既富且貴。你看這些窗戶,”說完,他指著那些面向天井的朱色窗格,接著對鬼子隊長道:“古色古香,有錢人家才做得起這樣的窗戶。”
鬼子隊長轉身仔細看著身旁堂屋的后窗道:“鏤空的花朵中刻著這么多栩栩如生的動物、植物,真是了不起!”
大佐道:“這叫瑣窗。瑣窗上的畫要么有寓意,要么有故事。比如這扇窗上面的蝙蝠,與‘福’諧音;鹿與‘祿’諧音,同時‘獸’‘壽’諧音。合在一起表示這家人福、祿、壽俱全。”
鬼子隊長道:“哦,又是諧音,和花瓶、鏡子一樣。走,我們去看看那扇窗畫的是什么。”
他們走到讀書堂隔壁的那間屋子。那是金老爺生前的臥室。鬼子隊長看著窗格道:“這扇窗刻的是一片果樹,一頭大象,一只猴子。猴子在樹上摘果子。大象用鼻子卷著有果子的樹枝。這寓意著什么?”
大佐道:“寓意‘封侯拜相,吉祥如意。’‘象’‘相’諧音,‘猴’‘侯’諧音。‘封侯拜相’就是做大官的意思。桔樹的‘桔’與吉祥的‘吉’諧音。”
鬼子隊長道:“支那人處處牽強附會。”
大佐道:“支那人不認為是牽強附會,他們認為是‘含蓄’、‘委婉’。”
鬼子隊長嘲諷道:“有用嗎?這家人封侯拜相了嗎?他們吉祥如意嗎?現在他們拋棄這么好的家園,逃去了哪里?”
大佐道:“支那人喜歡在文字,語言上討彩頭。尤其是建房,他們很講究風水的。”
鬼子隊長道:“‘風水’是什么?”
大佐道:“風水,簡單來說,就是‘天人合一’。”
鬼子隊長道:“什么是‘天人合一’?”
大佐道:“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具體來說,就是支那人將內心愿望通過自然之物含蓄表達出來。人影響環境,環境也影響人。”
鬼子隊長道:“支那人打仗不行,形而上的東西倒是蠻在行的。”說完,他繼續往前走。
鬼子隊長走到另一扇刻著諸葛亮舌戰群儒畫面的窗前,問大佐道:“這扇窗刻的是支那的古人。你知道那個拿羽毛扇子的人是誰嗎?”
大佐道:“應該是支那三國時期的諸葛亮。”
鬼子隊長道:“諸葛亮是什么人?”
大佐道:“是支那古代幾乎百戰百勝的英雄,是支那智慧的化身。”
鬼子隊長道:“我明白了。金家人希望后代能像諸葛亮那樣聰明。聰明才能當官,當了官才能吉祥如意。這就是支那人的邏輯。”
大佐道:“隊長真聰明!一下子就看清了支那人的思維。佩服!”
然后,他抬頭看看天井的上方道:“我猜這座宅子,上下各有八個大小相等的房間。”
鬼子隊長道:“理由呢?”
大佐道:“先看看我猜得對不對再說。我們沿著回廊,逆時針逐個房間看,怎么樣?”
鬼子隊長道:“好。”說著,他們走進金老爺生前住的房間。
鬼子隊長驚喜道:“好氣派的雕花架子床!”說著,他奔過去,撫摸著紅木床前的鏤花圍檔,床頂蓋前的雕花圖案。鬼子隊長接著道:“我要把它搬到日本去。”
大佐道:“這柜子里的衣服也很漂亮!”
鬼子隊長奔了過去。拎出上次韓姨展示給龔嫻看的她給有嗣母親繡的旗袍,贊嘆道:“真是完美!”他放下這件,拿出另一件,看一會,贊嘆一句,又拿出另一件。
大佐道:“這柜子是黃花梨木的,而且是老木材。”
鬼子隊長道:“統統帶回日本去!”說完,他一邊往外走,一邊接著道:“走,到隔壁去看看。”
他們走進隔壁,里面什么也沒有。他們立即退出來,走進隔壁的房間,見里面除了幾樣雜物,也幾乎是空的。
兩個鬼子看見了通向樓上的樓梯和一扇通向外面的已經上栓的門。他們走出去,走向對著堂屋的房間,里面又是空的。他們走向隔壁,還是空的。
鬼子隊長道:“怎么這么多空房間?我猜,前面兩間也是空的。”
大佐道:“別急,樓上還有八間呢。這家肯定有好東西。”
鬼子隊長道:“只怕被支那人全部帶走了。”
大佐道:“不可能全部帶走。剛才士兵不是說,里面有瓷器,有石頭,有書嗎?”
鬼子隊長道:“對,我們繼續找。”
兩個鬼子看完樓下最后兩個房間,發現果然都是空的后,鬼子隊長道:“不出我所料。走,我們到樓上去看看。”
他們重新走進雜物間,踏上樓梯,走向二樓。
兩個鬼子來到樓上,第一間房還是空的。走出空房門,站在回廊上,大佐道:“我們沿著回廊,順時針一間一間地看吧。”
鬼子隊長道:“好。”
他們走到第二間房門口,只見門上有一塊匾額,上面刻著三個朱紅大字,門框上貼著一副對聯。
鬼子隊長指著匾額和對聯,叫大佐念給他聽。大佐念到:“藏書閣”。
念到“藏書閣”三個字,大佐立即精神大振。他繼續念對聯:“字畫乾坤務潛心品味,窮通歲月當謹言慎行”。
念完對聯,大佐與鬼子隊長推開房門,走了進去。
大佐看見一架一架的書,興奮地抽出一本,翻翻,放回去,又抽出一本,翻翻,又放回去。
鬼子隊長道:“大佐君,你知道這是一些什么書嗎?”
大佐道:“種類很多。有文學方面的;有醫學方面的;也有哲學方面的;飲食方面的;還有農業方面的;科技方面的。好多種啊!”
鬼子隊長道:“支那還有科技方面的書?”
大佐道:“支那古代的科技是很發達的,只是近代才開始落后。”
鬼子隊長道:“看他們現在這爛樣,古代也發達不到哪里去。”
大佐忽然驚喜萬分道:“這里有好多蓋滿印章的字畫,好多古硯臺,好多精制的毛筆。”
鬼子隊長道:“統統運回日本去。”
大佐道:“送幾樣給我,可以嗎?”
鬼子隊長道:“你隨便挑。”
大佐道:“謝謝!”說完,他向鬼子隊長鞠了一躬。
兩個鬼子出了藏書閣,繼續往前,闖進龔嫻的臥室。
大佐一進屋門就道:“這是一間女人住的屋子,而且是一位美麗、聰慧的女人。”
鬼子隊長道:“你怎么知道?”
大佐道:“你沒聞到這屋子有一股香氣嗎?”
鬼子隊長使勁吸了吸鼻子,道:“好像有點。”
大佐道:“怎么是好像有一點。這香氣不是人為的檀香,也不是花香,是一種讓人聞著很舒服的,很特別的,女人才有的味道,不是普通女人的那種味道。”
鬼子隊長道:“可惜這家人都跑了,不然可以見識一下這位身懷奇香的女人。”
大佐道:“這個架子床也很珍貴。它和下面那個不同。下面那個古樸、厚重。這個鮮亮、輕盈。下面那個鏤空圖案的寓意是和諧、多福。這個是吉祥,快樂。這里的家具也全是黃花梨木的。你看這柜子里的衣服,幾乎全是旗袍,而且這旗袍上有淡淡的香氣,證明我的猜測是對的。”
鬼子隊長道:“只能證明這是女人住的,但不能證明這個女人美麗、聰慧。”
大佐道:“你看那些旗袍的款式、做工,沒有好身材是穿不了這些旗袍的。這些旗袍做工精致,無論顏色還是繡花都極為淡雅。和下面那些艷麗、富貴的衣服不同。說明這個女人品味極高。還有,我不知道你怎么看美麗、聰慧。我認為美麗、聰慧是一種感覺。”
鬼子隊長道:“你這感覺從何而來?”
大佐道:“從這香氣,從這明亮、整潔的環境,從這家具的擺設來。”
鬼子隊長道:“把這間屋子的架子床、家具、衣服,統統運回日本去,你可以挑兩件。”
大佐又向鬼子隊長鞠一躬道:“謝謝!”
出了龔嫻的臥室,他們走進隔壁一間房,發現是空的,立即退了出來。
兩個鬼子走進西邊水仙曾經住過,現在是玉林、玉卿住著的房子,見也幾乎是空的,立即退出。
他們繼續往前走,走到隔壁房間的門口,見門上也有一塊匾額,上面也刻著三個朱紅大字,門框上也貼著一副對聯。鬼子隊長指著匾額和對聯又叫大佐念給他聽。
大佐念到:“聚寶堂”。
一聽“聚寶堂”三個字,鬼子隊長雙眼大放異彩。
大佐繼續念道:“賞堂中器物可驚可喜,追世上興衰時嘆時悲”。念完對聯,鬼子隊長與大佐馬上推門進屋。
一進門,兩個鬼子便欣喜若狂!只見里面一架架瓷器讓人眼花繚亂。這些瓷器有的是青花的、有的是粉彩的、有的是純青色的、還有的是純白的、純黑的、雜色的、冰裂紋的、似空非空米花型的。瓷器中有各種高高低低、大大小小、晶瑩剔透的花瓶、碗碟、杯盤,真是精巧絕倫,巧奪天工!
里面還有一架架形狀各異的奇石。它們有的像豬肉,有的像動物,有的像樹木,有的像雞蛋。有的石頭上有云彩、有的石頭上有河流、有的石頭上有山巒、有的石頭上有羊群、有的石頭上有麋鹿、有的石頭上有花草,有一塊石頭上居然有一尊菩薩像……真是匪夷所思,鬼斧神工!
還有琳瑯滿目、色彩繽紛、形態各異,溫潤透亮的玉器。
還有不同年代、或新或舊的銅錢。
還有一架厚重的古箏。
還有一柄出鞘后,猶閃寒光的古劍。
兩個鬼子眼冒星光,不停地低聲交談著。終于,他們戀戀不舍地離開那間聚寶堂,往前走,查看了最后兩間空房之后,他們走下樓梯,穿過天井、堂屋,來到院中。
鬼子隊長對鬼子班長道:“這幾天,我和大佐就住在這里。你去把伙夫、雜役叫過來。一班負責這里的警戒。二班、三班白天負責清剿附近的支那人,晚上到這里輪流站崗。
清剿要一家一家地搜查,如果有人,除了花姑娘,統統殺掉,盡量不要用槍,用刺刀。有有用的東西,比如,糧食、活的雞鴨狗、貴重的家具、瓷器、玉器、書籍等等,統統搬到這金家大院來。
搜查完了,除金家大院四周的房子暫時不要燒掉外,其余通通燒掉。注意,不要讓火勢蔓延過來。”
鬼子班長道:“是。”說完,他轉身欲走。
鬼子隊長道:“騎我摩托車去。快去快回。”
鬼子班長騎著摩托車走了,鬼子隊長與大佐走向屋后,他們看到一片長勢喜人的菜地很開心,隨即,笑容在他們臉上僵住了。他們看到了菜地一角的“墳墓”。
他們一步步走到“墳墓”前。鬼子隊長拔出刺刀,想刺向墳墓。大佐一把攔住他道:“不要驚擾死人。不吉利!”說完,他朝著墳墓深深鞠了一躬。
鬼子隊長收起刺刀,也向墳墓鞠了一躬。然后他道:“這里怎么會有一座墳墓?”
大佐道:“可能是逃走之前突然死去,只好安葬在這里。”
鬼子隊長又緊盯了墳墓兩眼后,與大佐返回前院,吩咐鬼子兵將石桌、石凳推到樹下放好后,在菜地放哨、巡邏。之后,他們看了看院子右邊空的狗窩、雞舍,又看了院子左邊的門房,正宅左邊的廚房、澡堂,之后坐到堂屋嘰哩咕嚕地交談著。
大佐道:“這家的院門上掛著‘金家大院’的扁額,說明這家人姓金。支那的‘金’姓祖上多為朝廷大官、要員,有的還可能是皇家、王族的后裔。”
鬼子隊長道:“難怪他家這么多寶貝。只是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幾輩子搜來的寶貝會被你我運到大日本去。”
鬼子隊長說完,與大佐一齊“哈哈”大笑。
笑罷,鬼子隊長道:“你猜對了。除了大宅旁邊的廚房、澡堂,這座宅子真的是有上下八個一樣大的房間。你是怎么猜到的?”
大佐道:“我看了天井,我就知道這座大宅的設計很有講究。它是按九宮格設計建造的。”
鬼子隊長道:“什么是九宮格?”
大佐道:“九宮格就是橫豎都是三排,共九個大小相同的格子。這座大宅的上下兩層都是按這種格式來布局的。”
鬼子隊長道:“不對。這座宅子上下各有八個房間。”
大佐道:“天井上下各算一個虛房間。加起來就是上下各九個相同的房間了。”
鬼子隊長道:“還有虛房間的說法?”
大佐道:“有。支那很講究‘無’的用法。支那先人老子說過,‘無用之用乃大用。’比如這天井,看似沒有房間用處大,可是這座宅子因為有這天井,光線更加充足,空氣更加流動。而且每個房間都是通透的,通風的,加上天井里種著的花草樹木,住起來就更舒服了。”
鬼子隊長道:“支那人怎么懂得九宮格?”
大佐道:“九宮格起源于支那古老的河圖、洛書。河圖為支那黃河中浮出的龍馬背上虛實相間的圖案。支那的遠古先人伏羲據此發明了八卦。洛書源自支那洛河中浮出的神龜背上虛實相間的圖案。支那的遠古先人大禹據此治服了洪荒時期的大水,并且將支那劃分為九個大州治理。支那人據此還懂得了虛實相生的道理。并且把這個道理運用到各個方面。”
鬼子隊長道:“懂得再早,懂得再多也沒用。現在還不是被我們大日本踩在腳下,任我們羞辱,任我們像殺雞殺狗似的殺掉?他們世代創造的財富還不是將歸我們大和民族所有?支那的整個國土還不是將成為我們大和民族的皇道樂土?”
鬼子隊長說完,與大佐兩人又開心得“哈哈”大笑起來。
笑罷,大佐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鬼子隊長道:“弱肉強食,天經地義。”
大佐道:“南昌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許多別名,比如,洪洲,洪城、豫章等等。五千多年前就有人聚居。支那的道教在南昌的蹤跡最早為支那的黃帝時代。黃帝統治時期掌管禮樂的洪崖曾在南昌西山的洪崖丹井修行煉丹。據說,至今還能看到洪崖丹井的碑刻。”
鬼子隊長道:“支那真有黃帝嗎?”
大佐道:“雖然國際上不承認支那有黃帝,但支那有一本很神奇的古代醫書,叫《黃帝內經》。我希望此次來支那能尋找到這本書。”
鬼子隊長道:“金家藏書閣沒有嗎?”
大佐道:“不知道有沒有。那么多書我一個人一時怎么找得過來。等運回日本,我再慢慢翻。”
鬼子隊長道:“如果南昌像你所說,有五千年的古老歷史,那肯定會有很多古董。我們要好好尋找。”
大佐道:“對。據我所知,南昌城的起源,是兩千多年前支那漢朝大將灌嬰,打敗楚軍后在此筑城,設官置縣。南昌最輝煌的時期是一千多年前,曾做過支那南唐的都城。”
鬼子隊長道:“難怪地圖上有‘皇殿側’、‘太子殿’兩個地名。。”
大佐道:“南昌的滕王閣、繩金塔、西山萬壽宮都非常有名,明天我準備去參觀一下。”
鬼子隊長道:“可惜我沒有時間和你一起去。你現在給我講講這幾個地方,讓我長點見識。”
大佐道:“滕王閣建于一千多年前支那唐朝皇帝李世民的弟弟,滕王李元嬰。它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并列為江南三大著名樓閣。支那許多古代文人在那里留下了詩文。最著名的是唐朝王勃寫的《滕王閣序并詩》。我最喜歡其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還喜歡‘物華天寶,龍射斗牛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還有‘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等等,這篇《滕王閣序》是我讀到的最美的支那文。”
鬼子隊長道:“支那的好運在他們的唐朝用完了。你看他們現在有像樣的文化,有像樣的文人嗎?看他們在皇軍面前潰不成軍的樣子,連像樣的男人也沒多少了,已經被皇軍殺得幾乎絕種了。剩下的,幾乎全都是沒有思想、毫無意志、任我們宰割的豬了。”
鬼子隊長說完,兩人又“哈哈”大笑起來。
笑罷,大佐道:“隊長真是一針見血。支那自唐朝后漸漸衰落,讀書人再也沒有‘不斬樓蘭誓不還’的豪氣;宋朝后再也沒有‘提攜玉龍為君死’的俠士;明朝后再也沒有‘死節從來豈顧勛’的英雄;前清后再也沒有‘古來征戰幾人回’的灑脫。”
鬼子隊長道:“支那人被盲目自大蒙住了眼睛,被陳規陋習縛住了手腳,又被鴉片腐蝕了靈魂,他們已不配活在這個世上了。”
大佐道:“對。他們已是‘沉舟’,‘病樹’,必須清除掉。”
鬼子隊長道:“你再說說繩金塔。”
大佐道:“繩金塔始建于支那的唐朝,不過比滕王閣建得晚。相傳建塔前,掘地時挖到一只鐵函,里面有金繩四匝,竹簡一塊,竹簡上刻著一幅對聯:‘一塔鎮洪洲千年不河流,金繩勾地脈萬載永無憂。’還有古劍三把,每一把劍的劍柄上都鏤刻著兩個字:分別是‘驅風’、‘鎮火’、‘降龍’。還有一個金瓶,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繩金塔因此而得名。它是南昌人心中的風水寶塔,有‘水火既濟,坐鎮江城’之說。”
鬼子隊長“哈哈”笑道:“萬載永無憂?坐鎮江城?真是騙人的鬼話。南昌人都快被我們趕盡殺絕了。說他們將永憂萬載還差不多。可能他們連‘憂’的機會也沒有了。你再說說西山萬壽宮。”
大佐道:“西山萬壽宮建于一千多年前支那的晉朝,是為紀念支那著名的道教大師許遜而建的。許遜是南昌人,在南昌生活、修道,是支那道教凈明派的祖師。他在南昌生活了136年后,得道成仙。據說他成仙時,不僅42位親朋與他一齊飛天成仙,連他家的雞、狗也一起飛天成仙了。支那有句話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說的就是他家的事。西山萬壽宮就是許遜生活、修道、成仙的地方。”
鬼子隊長道:“南昌還有成仙的人?南昌的仙人怎么不保佑南昌不被我們攻破?”
大佐道:“都成仙了,哪還理會人間的事?”
鬼子隊長與大佐又一齊“哈哈”大笑。
不等他們笑罷,門外傳來“吱——”的一聲。
鬼子隊長道:“是不是有東西運到了?走,看看去。”說著,他站起身往外走。大佐緊隨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