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說唱文學文獻目錄、索引的編制

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學術研究的不斷深入,隨著文獻積累的不斷增加,隨著研究條件的不斷改善,研究者所掌握文獻資料的規模和數量都超過以往各個時期,這對說唱文學目錄、索引的編制無疑是一個較為有利的條件。

在此背景下,這一時期編制、出版了一批收錄較為完備的專題目錄,過去一些不受關注的說唱文學樣式也有了相應的目錄。其中敦煌說唱文學方面有劉進寶的《敦煌學論著目錄(1909—1983)》(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敦煌變文論著索引(1920—1977)》(《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增刊1, 1980年)。彈詞方面有譚正璧、譚尋的《彈詞敘錄》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胡士瑩的《彈詞寶卷書目》增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評彈傳統長篇書目表》《部分彈詞傳統書目故事梗概》《二類書目表》《現代題材新長篇部分書目》(以上載《蘇州評彈藝術初探》,中國曲藝出版社1988年版)。寶卷方面有車錫倫的《寶卷敘錄》(《東南文化》1985年第1期)、《寶卷敘錄二》(《揚州師范學院學報》1987年第3期)、《寶卷敘錄三》(《揚州師范學院學報》1988年第1期),周良的《讀書札記》(《評彈藝術》第九集,中國曲藝出版社1988年版),陳國符的《寶卷瑣錄》(載其《陳國符道藏研究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子弟書方面有吳曉鈴的《綏中吳氏雙棔書屋所藏子弟書目錄》(《文學遺產》1982年第4期)、郭精銳的《車王府曲本“子弟書”編目梗要》(《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6年第4期)。評書方面有郝福英的《傳統評書清代書目簡述》(載《三劍俠·棍掃蕭金臺》,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除了上面所列舉者,這一時期編制、出版的說唱文學目錄還有如下一些。

《木魚歌、潮州歌敘錄》,譚正璧、譚尋編,書目文獻出版社1982年版。該書為編者計劃編撰的《明清說唱文學作品敘錄》叢書的一種。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為《木魚歌敘錄》,下編為《潮州歌敘錄》。全書共著錄木魚歌作品280種,潮州歌冊162種。在編排上,按照作品名稱的第一字筆畫多少排序。對所收作品,分版本、內容兩大部分介紹,其中版本部分包括作品全稱、作品卷回數及回目形式、作者姓名或別號、出版堂名或局名、以往著錄情況等項,內容部分包括全書本事大要、本事來源及其影響、同題材的他種文藝作品等項。各編卷首還附有《釋木魚歌》《釋潮州歌》。該書目的在于“就明清以來木魚歌、潮州歌作一次初步結集”,“其流傳較廣或民間習見之作,大致都已錄入”[8]。這是第一部系統、全面著錄木魚書、潮州歌的專題書目,對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湖北民間敘事長詩、唱本總目提要》第一集,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湖北分會編,1986年刊行。該書收錄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湖北分會所收集的140多部在湖北各地流傳的民間敘事長詩、唱本,其中不少為說唱藝術。對所收錄作品,介紹其產生年代、流傳地區、抄本長度、故事梗概、搜集者及收藏情況。據該書前言介紹,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湖北分會搜集到的民間敘事長詩、唱本有五百多部,該會準備續編第二集,可惜未見刊行。

《車王府曲本提要》,郭精銳、陳偉武、麥耘、仇江編著,中山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該書所收為中山大學所藏全部車王府曲本,全書分說唱文學與戲劇文學兩大部分。著錄體例參照《京劇劇目初探》及中山大學中文系1960年所編《車王府曲本目錄》,并作了適當調整。該書重點在每部作品故事情節的介紹,提要“力求忠實原著,一般均按情節、場次順序予以敘述,力圖使讀者能窺見其發展線索”[9]。書前有《音序索引》。該書印量過小,只有450冊,故知見者甚少。

上述三種皆為專書,此外還有幾種收錄歌冊的專題目錄。

《臺灣歌仔冊敘錄》,薛汕著。該目所收歌仔冊,“以臺灣各地特有的為主”[10],共收錄《勸孝戒謠新歌》《五劍大鬧迷魂歌》《現代教育回陽草歌》等歌仔冊作品47種,對所收作品,介紹其出版機構、冊數、字數及故事情節。對于沒有看到的作品,則寫出作品名,附在后面。此外,薛汕還在《捫曲九種概說》一文中列出木魚書的曲目、龍舟歌的歌目、潮州歌冊的歌目[11],這對研究南方地區的說唱文學頗有參考價值。

《舊潮州歌冊版本初步調查目錄》,馬風編,該目為《舊潮州歌冊調查雜記》一文的附錄[12],收錄潮州歌冊221部,并標明冊數。作者曾于1961年前后到汕頭圖書館,潮安、澄海文化館等處調查潮州歌冊的版本及源流情況,整理成《舊潮州歌冊版本初步調查清冊》,收錄潮州歌冊223部,還寫有內容簡介。因“文化大革命”期間,這些歌冊大多被燒毀,作者的這份調查和目錄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潮州市博物館藏潮州歌冊目錄》,載《潮州市文化志》, 1989年刊行。該目收錄潮州市博物院所藏潮州歌冊作品120多種。該目為簡目,只列出作品名稱。

在一些相關著述及藏書機構所編藏書目錄中亦有收錄說唱文學者,這里擇要介紹幾種。

《販書偶記續編》,孫殿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該書在子部小說家類下設立彈詞之屬,收錄彈詞作品12種、13個版本。

《清史稿藝文志及補編》,章鈺、武作成等編,中華書局1982年版。《清史稿藝文志》子部小說類只收錄部分清代文言小說,20世紀50年代初,武作成撰《清史稿藝文志補編》,為子部小說類設立筆記、章回演義和彈詞三個類屬,其中彈詞之屬收錄彈詞作品36種。

《中國書店三十年所收善本書目》,中國書店1982年編印。該書收錄中國書店成立30多年間所收的善本古書,在其集部曲類下收錄有《老聚卷堂唱本》、《魏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寶卷》、《化上賓》(彈詞)等5種說唱文學作品。在該書的續編(1992年編印)中又收錄《董解元西廂記》《天仙圣母源留泰山寶卷》兩種說唱文學作品。

《中國音樂書譜志》,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年版。該書收錄先秦至新中國成立前有關音樂理論、典制、歷史、曲譜、史料的圖書。全書以辛亥革命為界,分前期、后期兩部分,其中前期部分設有說唱音樂類,收錄《北西廂弦索譜》、子弟書殘存二冊、《和合調》、灘簧唱本五冊4種相關書籍,后期部分亦設有說唱音樂類,收錄相關圖書20種,此外在音樂理論類的民族音樂理論下有說唱音樂之屬,收錄3種相關書籍。根據該書的體例,所收說唱作品“只限于有樂譜者,沒有樂譜的歌詞、戲文、唱本一律不收”[13]。1994年,該書出版增訂本。

《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北京圖書館編,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版。該書在集部曲類下設有諸宮調、彈詞、寶卷等分類,收錄說唱文學方面的善本書籍。著錄內容包括書名、卷數、作者、冊數、版本特征等。

隨著研究的深入和學術積累的增加,對相關著述的檢索和利用日益受到重視,為此研究者編制了一些專門的論文索引,重要有如下兩種。

《中國民間文學論文索引》,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民間文學室、圖資室、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編印,1981年刊行。該書主要收錄1949年到1980年間國內各報刊所發表的民間文學研究論文,其中第八類為民間曲藝,包括曲藝總論、曲藝創作、作品評介、曲藝活動消息動態、曲藝的各種形式5個小類,曲藝的各種形式下再分變文、寶卷、諸宮調、評彈等22小類。該書搜羅較全,分類很細,使用起來頗為方便。

《民間文學書目匯要》,老彭編纂,重慶出版社1988年版。編纂者1980年曾編纂《民間文學研究資料目錄索引》,該書即是在此基礎上編纂而成的。全書共著錄1986年之前出版的相關書籍5741種,期刊230種,其中說唱文藝書籍596種,包括理論著作155種,說唱作品441種,“俗文學與民間說唱文學實難截然分開,故將它編入了中編的 ‘說唱篇’內”。全書依類編排。說唱作品分鼓曲、說表、韻誦和說唱綜合集4類。對所收書籍,“視書籍性質和書目情況,盡可能寫出簡明內容提要”[14]。就該書的收錄而言,較為完備、豐富,但選擇不嚴,不少與說唱文學關系不大的小說、戲曲作品及論著也混雜其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州县| 吴堡县| 西吉县| 民乐县| 龙游县| 嘉义县| 永嘉县| 德州市| 新泰市| 淅川县| 洞头县| 永登县| 清镇市| 丹江口市| 新邵县| 杭州市| 金阳县| 棋牌| 兴隆县| 稻城县| 大连市| 通许县| 枣强县| 泰兴市| 千阳县| 永吉县| 邵东县| 庄浪县| 车险| 静安区| 江西省| 宁强县| 郓城县| 平潭县| 平原县| 九江县| 蕲春县| 洛宁县| 祁东县| 商河县|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