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研究緣起

進入21世紀,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國現代化建設已完成工業化的原始積累,進入了工業化中期發展階段,國家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工商業而不是農業,具備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物質基礎。隨著現代化進程加快,城鄉經濟、社會差距日益擴大,因此,整個國家需要建立起城鄉均衡發展機制。農村公共服務的供給不僅關系到農村發展,而且關系到整個國家的發展與整個社會的和諧。因此,統籌城鄉發展,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縮小城鄉差距,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使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同享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已經成為新時代我國政府治理改革中廣受關注并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隨著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農村公共服務整體水平有了長足發展。但是,囿于歷史欠債、發展失衡等因素,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尚存在滯后性,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農村公共服務需求。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不能適應農民需求的變化,農村公共服務政策碎片化、缺乏規劃和統一標準,農村公共服務組織分散化且運行效率低下,農村公共服務人員素質不高、待遇不佳、隊伍不穩定等問題突出。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創新社會治理的全新命題,黨的十九大指出要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全力推進我國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中央推行大部制改革、電子政務改革以及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等都極大地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然而,鑒于我國“大政府,小社會”的發展現狀,政府部門“條塊分割”即縱向層級多、橫向部門多,致使以功能為導向的組織運作模式導致了服務視野狹隘、政策目標和手段相互沖突、資源運作重復浪費、政府機構設置冗雜重疊、公共服務分布與各部門之間具有明顯的分散性和不連貫性,無法從整體上提供公民所需求的服務,從而導致功能裂解型治理。[1]整體性治理正是為了矯治功能性裂解而提出的新理論,是為了規避政府系統放任不同職能部門間的單打獨斗,制度化落實政府各部門之間溝通協調,并通過權力和目標的適度集中與責任的合理下放,從協調和整合兩個維度出發,為滿足公眾真實的需求提供可欲結果的一種新型治理范式。[2]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各級政府應該以公眾需求為治理導向,以信息技術為治理手段,以協調、整合和責任為治理機制,使政府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及其社會治理,不斷從分散走向集中、從部分走向整體、從破碎走向整合,為公眾提供無縫隙、非分離的整體性服務,充分體現國家治理的包容性、整合性。[3]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的職能之一,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差距,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提升我國新型農村公共服務體系整體性治理水平,則是擺在我們面前一項具有重大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

本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以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意旨,以我國農村公共服務體系整體性治理為主線,主要運用實證研究方法、規范研究方法和統計分析方法,對新時期我國農村公共服務體系九項專題供給的現狀、存在的問題等進行了系統、深入的透析和探究,并嘗試性地提出一些具有一定創新性的見解和觀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安县| 百色市| 武山县| 兰坪| 香河县| 康平县| 买车| 鹿泉市| 轮台县| 台东县| 碌曲县| 广州市| 江都市| 棋牌| 大足县| 香河县| 本溪市| 蓬莱市| 澄城县| 铅山县| 晴隆县| 泰兴市| 南安市| 石棉县| 鸡西市| 陇南市| 始兴县| 金川县| 遵义县| 高邮市| 安庆市| 泊头市| 兰西县| 都昌县| 通化县| 盖州市| 唐海县| 车致| 龙胜| 华阴市| 黄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