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國考古學·夏商卷作者名: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本章字數: 502字更新時間: 2021-10-11 18:07:12
緒論
中華文明是在歐亞大陸東部產生的一支原生文明。公元前3500年仰韶時代后期原始氏族制度進入解體過程,邁開走向文明的步伐。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的龍山時代,黃河、長江流域及其周圍若干文化發達地區先后出現國家,進入早期文明社會,并形成方國林立的局面。
龍山時代末期,約公元前21世紀初,作為社會發展和方國間激烈兼并的產物,在中原出現了第一個廣域王權國家——在“萬國”之上具有共主地位的夏王朝,掀開中國歷史的新篇章?!耙蟾锵拿?,繼之而起的是商王朝。夏、商二代承替延續千年之久。中國古代文明由早期形成階段至夏商時期趨于成熟并走向繁盛,創造出獨具特征的絢麗燦爛的青銅文化,在中國文明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對其后數千年間中國社會的基本走向產生了深刻影響。
對夏、商二代的歷史,先秦文獻只留下若干片斷記錄;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和《殷本紀》中也僅梳理出簡略的歷史框架,有世無年。近、現代考古學提供的豐富材料,極大地開闊了認識夏、商文明的視野。以田野工作為基礎的考古學研究,成為重建夏、商信史的主要途徑。
《中國考古學·夏商卷》系統介紹了夏商時期考古學迄今的發現和研究成果,及其為探索夏、商歷史,重現夏、商文明所做出的階段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