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代化與文學鄉愁
- 禹建湘
- 529字
- 2021-10-11 17:46:23
第一章 永恒的鄉愁 嶄新的意蘊
對于中國文學來說,鄉愁是一個永恒的命題,在古典詩歌中,鄉愁一直被游子們吟唱著。“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渡漢江》)“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三首·其二》)“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其一》)“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二》)“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從《詩經》到唐詩宋詞,鄉愁是一縷抹不去的情思,回蕩在詩人的心中。而中國近現代以降,文學的鄉愁母題在持續張揚,但其中的意蘊在不斷轉化與深化,鄉愁不單單是一種情緒的抒發,更是一種自我身份的反省,是民族國家的觀照,文學鄉愁既蘊含了在現代化進程中,以知識分子為主體的作家對歷史、人生的思考,也蘊含了他們對民族、對人類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