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社會保障實務
  • 劉華主編
  • 1401字
  • 2021-10-20 20:10:10

第一章 社會保障概述

第一節 社會風險

一 社會風險

社會風險,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某種自然現象、生理現象或社會現象是否發生,以及對人類社會財富和生命安全是否造成損失和損失程度的客觀不確定性。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各類社會風險頻發,其損害性不斷增大。英國學者安東尼·吉登斯(Antong Giddes)認為,風險概念標志了現代社會與前現代社會的根本差異,在自然和傳統消亡后生存的世界,風險的特點是從“外部風險”逐漸向“人造風險”轉移。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在全球的擴展,存在于世界經濟網絡中的國家都面臨著各類風險:或因輸入國實施進口或外匯管制,對輸入貨物加以限制或禁止輸入;又或者因經營者決策失誤、生產增減、價格波動、經營盈虧等造成經濟損失。總之,各國經濟、政治、文化以及環境等的安全都面臨更多更大的壓力,而經濟風險、政治風險、文化風險與生態風險也相伴而生。正如美國學者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指出的那樣:“西方已經驅動了全球化的日程表,以發展中世界的代價確保它儲存不均衡的利益份額。”

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社會風險逐漸變得多樣且復雜。1952年,國際勞工組織通過的《社會保障最低標準公約》將社會風險界定為生育、疾病、傷殘、失業、養老,后來又增加住有居所、災有所救等七大風險,每種風險都有共同特征和個性特征,風險發生的周期各不相同。除了早期比較單一的自然災害、傳染病等風險外,失業問題、誠信危機、安全事故等問題不斷涌現,國際金融風險、環境風險、技術風險、生物入侵等風險逐漸成為常態。這些不可控風險隨時威脅著我們的安全,一旦這些可能性變成現實,社會風險就轉變成了社會危機,對社會穩定和社會秩序構成災難性的影響。

二 社會風險與社會保障

社會風險的長期積累使社會成員的危機感不斷增加,而消除危機、抵御風險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依靠自己或家庭的力量解決基本生活困難和損害,這種方式在傳統觀念里是極為普遍的。人們認為自己手中有錢才能化解災難,于是持續增加儲蓄,不愿用于當期消費。但是,這種以防御潛在風險而為的儲蓄,削弱了國家宏觀調控刺激社會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效果。二是通過社會保障提供全民性和基礎性的保護。現代社會普遍認為,社會發展意味著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家庭和社會成員是這一破舊立新過程中各種損害的最終承擔者,他們實際所承擔的風險和所獲得的利益通常會有較大差異,當國家不能有效平衡這種差異時,社會不滿情緒就會滋長、社會問題日益顯性化,最終阻礙社會發展進程。因此,當社會成員參與生產勞動并為社會創造價值時,社會有責任在其成員遇到風險或生活困難時提供幫助和扶持。一個國家從低級水平向高度文明演進的過程,都應該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增強人民的認知和心理預期,強化社會認同感,使國家朝著適度公平、合理均等的方向發展。

三 政府與社會保障

全民性社會保障不是僅依靠民眾就能建立起來的,它需要多方主體參與、調動各種資源、服務全體民眾、接受全民監督。政府作為社會的代表,是社會穩定和社會秩序的責任主體,只有政府擁有調動、整合各方資源的強制力和執行力,有秩序、有協調性地為民眾服務,給予關注它的社會成員以信心和安慰。因此,政府才是社會保障制度的創作主體、推行主體和調控主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成為政府主要的、責無旁貸的責任。社會保障與市場經濟是一個社會中兩種相互支撐、相互作用的重要體制,任何一種體制的不完善與薄弱,都將導致社會發展失衡,其結果是或缺乏效率或損害穩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虎林市| 美姑县| 郁南县| 门源| 深泽县| 垦利县| 襄樊市| 宁城县| 茌平县| 增城市| 精河县| 文成县| 驻马店市| 拜泉县| 荆门市| 桐乡市| 高雄市| 珠海市| 政和县| 高阳县| 石门县| 安多县| 东安县| 博白县| 铜鼓县| 花垣县| 陕西省| 台东县| 台安县| 仙游县| 石家庄市| 台山市| 博爱县| 邹城市| 信宜市| 崇明县| 和田县| 祁阳县| 江山市| 金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