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隨著傳統電視媒體之間競爭的不斷加劇和互聯網視頻平臺的異軍突起,僅靠內容上的深耕與創新早已不再是電視節目制勝的唯一途徑。如何運用更為先進的制作理念和技術設備來呈現出更多異彩紛呈的制作元素,讓電視節目可以滿足觀眾不斷涌現的新需求,繼而實現收視率和社會效益的大幅提振,這是擺在每一位電視行業從業人員面前嚴峻而尖銳的問題。

縱觀當下熒屏五花八門的電視節目,無論是省級衛視求新求變的季播節目,還是市級電視臺日常播出的地方新聞,甚至在一些設備齊全、人員充裕的縣級電視臺,特色各異的自辦欄目也是由多訊道模式制作完成的。由此可見,多訊道制作模式已然成為電視節目制作模式的主流,是業界與學界都不容忽視的,熟悉并熟練運用多訊道模式來制作各類節目,是新時代電視人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然而現實情況卻不容樂觀,無論是在國內各類平臺電視節目的生產制作一線,還是高等院校廣播電視相關專業的教學科研領域,多訊道節目制作的操作規范與學科建設都尚未形成一個成熟的體系,仍舊缺乏相應的理論范式指導。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與安排對多訊道制作模式的實踐教學工作,并使學生所學能夠為其今后的一線實務操作所用,這是當下很多高等院校電視制作相關專業亟須解決的困惑。

基于此,筆者希望從以下幾個方面條分縷析、答疑解惑,為多訊道節目制作的實踐教學提供可供參考的模式與范本。

一 對基礎理論的講授

要想全盤領會多訊道制作模式的實質,首先要掌握清楚與之相關的理論知識,包括對其發展脈絡的梳理、基礎概念的界定、類型特征的劃分、工種職能的明確和專業術語的規范等。本書通過對相關內容的匯總與辨析,盡可能地使讀者對多訊道制作模式有一個全面細致的認識與理解,并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

二 對業界變化的體現

電視節目制作技術的更新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電視節目制作理念與技術層面最前沿的變革,都會直接有效地反映在節目內容的生產層面,多訊道制作模式亦是如此。因此,本書的寫作秉持著“順勢而為,與時俱進”的宗旨,始終以業界動態為依據,力求實現與行業變化的深度對接。

三 對教學模式的規范

不同類型的電視節目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制作要求和操作重點,在所屬院校實踐教學軟硬件設施的限制之下,并非所有類型的節目都適合在高校展開實訓。因此,本書按照實訓練習難易程度的梯度化設計思路,針對新聞節目、談話節目、情景劇、綜藝節目和電視晚會五種電視節目自身的特性,科學合理地建構起了各類型電視節目實踐教學的具體模式與操作細則。

四 對典型案例的分析

本書盡可能完整地呈現了在教學過程中較為典型的學生案例,并由主創團隊和授課教師對其作出分析點評。學生團隊對實務操作的總結和所遇問題的反思,可為其他同學日后同類型項目的練習提供最直接的經驗;授課教師對節目亮點的回顧和案例不足的剖析,也可為其他教師教學計劃的設計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實踐教學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環節,對多訊道制作模式的教授務必要建立在高校實踐教學的基礎之上,如果不能從高校實踐教學的普遍實際出發,那么再前沿、再精美的課程模式設計也無法為教學所用。本書的寫作源于筆者多年的高校專業教學實踐和業界實務操作經驗,無論是教學模式的設計,還是工種任務的劃分,都是在反復試驗的基礎上最終確定的,尤其是筆者對照新一輪培養方案所作的調整,使本書能夠更加貼近教學活動本身。需要強調的是,任何一本實驗性質的教材都不能被視作指導實踐的萬能手冊,因為,現實情況常常是復雜且多變的。因此,我們希望廣大讀者在具體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能夠結合本書取長補短、擇善而從,積極地發揮自己的創意以及變通的能力,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屬于自己的寶貴經驗。

本書還想與讀者共勉的是,對多訊道制作技術的教授不應該單純地停留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層面上,而且要從育人的高度、從教育教學的本質規律、從內涵式發展的需求出發,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意識和科學精神,要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落腳點。針對多訊道制作模式所進行的實踐教學,只有與學生需求和成才規律相結合,與業界需求相契合,才能保持其強大的生命力和效力,才可能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張輝剛

2019年2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页游| 青川县| 怀集县| 雷州市| 龙海市| 沁水县| 长顺县| 玉林市| 盘锦市| 昌江| 郴州市| 铅山县| 丰宁| 宜兴市| 苏尼特左旗| 鲜城| 库伦旗| 平原县| 连平县| 德保县| 酒泉市| 赤城县| 大名县| 二连浩特市| 武定县| 孙吴县| 扬中市| 寿阳县| 博野县| 太湖县| 嘉定区| 临漳县| 夹江县| 仁化县| 巴林左旗| 交城县| 敖汉旗| 苏尼特左旗| 阳泉市| 巴林左旗|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