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我國農業品牌發展現狀

第一節 農業企業品牌發展現狀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經濟處于重要地位,我國對于農業企業品牌的發展十分重視。農業企業是指通過種植、養殖、采集、漁獵等生產經營而取得產品的營利性經濟組織。我國在1992年才打開了農業企業現代化的大門,經過多年的努力發展,我國農業企業自主品牌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打造了一大批農業知名企業,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農業企業屬于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創新型企業,如湖南角山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瀏陽河農業產業集團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等。

雖然我國農業企業起步晚,但隨著國家政策扶持,每年對于農業的補貼只增不減,農業企業建設成效顯著,加快了現代農業發展的進程。2019年發布了《財富中國500強榜單》,涵蓋中國境內外上市的所有中國公司,榜單顯示共有中化國際、云天化、北方華錦化學、安道麥、中化化肥、魯西化工、陽煤化工、湖北興發集團、安徽輝隆等12家優秀涉農企業,可見農業企業品牌正在增速發展。此外,國家及各省相關部門加大對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的培育,積極推進農業企業品牌建設,造就我國現代農業產業。我國農業企業品牌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一 企業發展分布廣而不均

以“2019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00強”榜單來看,進入榜單前十的龍頭企業分別是: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正邦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漯河市雙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及南京農副產品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其中,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以營收2032.9億元位列榜首。此榜單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評價指標為營業收入,即按照2017年企業營收額進行排名,全國31個省(市、區)參加排名。本次“2019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00強”的入圍門檻為6.7億元,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7年營業收入達到100億元以上的有62家。

如圖3-1所示,從龍頭企業的省份分布來看,入圍企業最多的省份是江蘇省。位于前十的省份分別是:江蘇省有131家,占企業總量的26.2%;山東省有96家,占企業總量的19.2%;江西省有35家,占企業總量的7%;河南省有32家,占企業總量的6.4%;浙江省有23家,占企業總量的4.6%;四川省有22家,占企業總量的4.4%;福建省有15家,占企業總量的3%;吉林省有14家,占企業總量的2.8%;廣東省有10家,占企業總量的2%;湖北省有9家,占企業總量的1.8%。江蘇省和山東省所擁有的龍頭企業的數量占企業總量的45.4%。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這一地區開放程度高,勞動者文化素質較高,有較強的技術能力,因而東部地區比西部地區所擁有龍頭企業數量多,且在東部地區內分布相對均勻。

圖3-1 “2019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00強”企業數量所占省份情況

二 農業企業品牌效益顯著

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業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由于各地政府對于農業企業政策的扶持,積極落實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等工作,農業企業數量不斷增多,農業企業品牌也隨之壯大。截至2018年年底,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8.97萬家,同比增加2.6%。其中,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近1.8萬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1243家,年銷售收入過100億元的達到72家。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合作社數量超過23萬家,同比增加12.13%,開啟了農業企業發展的新局面,地區帶動作用增強,經濟效益提升明顯。

龍頭企業以多樣化的合作方式,與農戶建立多種利益聯合模式,充分利用自身靠近農民的天生優勢,與農民的利益緊緊結合在一起,在農民增收獲利的同時,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其次,龍頭企業以綠色經濟為出發點,開拓企業創新的新局面,以綠色安全為指標引領農業生態發展,打造強勢的農產品品牌形象。此外,龍頭企業在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下,通過對貧困戶的就業培訓、貧困地區的特色產業培育,在推進精準扶貧的工作進程中,共享增值收益。

2019年茶業企業價值排行榜顯示,品牌價值達到10億元以上的有7家企業,前三名分別是: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吳裕泰品牌,品牌價值為16.11億元;福建新坦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坦洋品牌,品牌價值為11.23億元;江西省寧紅集團有限公司的寧紅品牌,品牌價值為10.77億元。而在2017年中國茶葉企業產品品牌價值排行中,前三名依次是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吳裕泰品牌(14.73億元)、湖北采花茶業有限公司的采花品牌(9.25億元)、安徽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吉祥鳥LUCKY BIRD品牌(9.13億元),福建新坦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坦洋品牌則排在第四名(8.97億元)。在2018年中國茶葉企業產品品牌價值排行中,前三名的企業產品品牌分別是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吳裕泰品牌(15.51億元)、福建新坦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坦洋品牌(10.85億元)、湖北漢家劉氏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漢家劉氏品牌(9.6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茶業企業價值排行榜的第三名江西省寧紅集團有限公司的寧紅品牌,在2017年排行榜卻是排在第27位,品牌價值僅有3.63億元。由此可見,農業企業品牌正走在高速發展的時期,企業品牌收益正在逐步穩定地提升。

三 農業企業品牌發展趨勢向好

從發展趨勢來看,我國農業產業發展處于轉型階段,傳統農業發展模式早已不能滿足目前市場的需求,勞動力成本的優勢不再顯著。2018年,我國發布的《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曾提到過,將打造500個國家級農業企業品牌。將重點培育一批國家級農業品牌,以其影響力大、國際競爭力強、輻射范圍廣、文化底蘊深厚來推進農業企業品牌的發展。

現代農業企業品牌發展面臨以下四大趨勢。

(一)農業企業品牌建設在有機農業方面有較大的發展

隨著消費商品選擇的多樣化,消費者開始傾向于健康綠色、品質高的食品,有機食品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這些農產品以“有機”打開市場大門并占據市場份額,由于天然無公害的賣點,即使有機食品的價格與普通食品相比較高,但消費者也愿意購買。目前,在國際市場中有機產品所占的市場份額逐漸增多。據統計,中國有機食品的消費額正在以每年30%—50%的速度迅速增長。2018年有機產品銷售額為631.47億元,其中有機加工產品為596.31億元,占總銷售額的94%。同年,中國有機產品總出口貿易額為8.94億美元,總貿易量為70.51萬噸。我國有機產品有著巨大的國際國內發展潛力,而有機產品的相關農業企業品牌建設也在快速發展中。

(二)農業企業品牌更加重視品牌形象

由于人們生活方式和市場上農產品的供需關系的轉變,人們對農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并越傾向于選擇高品質的商品。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農業企業家們開始加大對已有企業品牌的品牌形象重視,為了滿足人們對高質量的需求,從源頭上把好產品質量關;從包裝和宣傳方面入手,細察市場動向,塑造迎合人們喜好的品牌形象,增加人們對于產品的消費信心。除此之外,農業領域還可以塑造設計高端、品質優良的精致系列產品,如草莓莊園等,為農產品市場增加新內涵。當前的農產品市場已經成為以知名度等品牌為主導的競爭,不再局限于單純的價格或品質的對比。

(三)構建全產業鏈資源優勢促進農業企業品牌建設

企業出于營利的目的,往往會考慮經濟效益,以期用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大的收益。因而許多農業企業開始擴展產業鏈,整合資源,節約資本,進而推進企業進一步發展。例如,中糧企業就是依靠資源優勢布局全產業鏈,電子商務可以自己做物流、從事肉類行業可以從飼料開始到商品售賣等。農業企業應從自身資源開始,向產業鏈的上下游進行延伸,盡可能地構建產業鏈,從而在市場中占據一定的主動權。總的來說,農業企業需要盡量整合資源,構建全產業鏈來增加資源優勢從而獲得更好的效益。

(四)農業企業品牌發展趨于渠道布局從“大而全”到“小而精”

企業需要通過渠道來打開銷售量,但渠道費用的不斷上漲讓許多企業承受不起,迫使企業及時尋求新的、更加經濟、更加獨特的渠道。新渠道的出現對于企業來講不僅靠尋找,還可以靠自身去創建。因而除去網店平臺,企業可以在線下深耕渠道,例如沱沱公社、鮮蜂網選擇創新,他們去開辟新的渠道網絡,他們整合了一個城市的所有便利店。農業企業品牌發展的關鍵一步便是在渠道布局上從“大而全”到“小而精”,進而增加競爭優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方县| 溧水县| 海兴县| 莲花县| 兴和县| 陆河县| 天水市| 马鞍山市| 南京市| 黑山县| 安阳市| 东阳市| 杭锦旗| 综艺| 喀什市| 丁青县| 临朐县| 鄂托克前旗| 闽清县| 遵义市| 神农架林区| 嫩江县| 安阳市| 华亭县| 两当县| 越西县| 镇平县| 河东区| 宜阳县| 成武县| 奇台县| 安龙县| 长岛县| 大方县| 栾城县| 达孜县| 沙湾县| 武定县| 汉寿县| 阿巴嘎旗| 射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