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中小企業景氣指數研究報告(2020)
- 池仁勇 劉道學 林漢川 秦志輝等
- 1655字
- 2021-09-28 15:26:22
第二節 中國區域中小企業發展比較分析
考慮到數據的連續性和可獲取性,本章進行了中國中小企業區域規模以上小微企業發展的比較分析。資料均源自《中國統計年鑒(2019)》數據測算,選取企業總數、主營業務收入、平均用工人數以及總資產利潤率等重要指標,小微企業相關數據是由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合計數減去規模以上大中型工業企業相應數據得到。小微企業在中國中小企業總數中占絕對主體地位,因此區域小微企業的發展情況能夠較為真實地反映中國區域中小企業總體的發展態勢與特點。
一 東部、中部、西部三大區域的比較
(一)企業總數比較
2018年,全國小微企業總數319559戶,其中,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小微企業總數分別為200036戶、81695戶、37828戶,占全國總數的62.60%、25.56%、11.84%,東部地區小微企業數仍遙遙領先于中部、西部地區(見圖2-1)。

圖2-1 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企業戶數比較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9)》數據測算。
(二)營業收入比較
由《中國統計年鑒(2019)》數據測算得,東部地區小微企業營業收入為207645.7億元,占59%;中部為96752.3億元,占27%;西部為47625.5億元,占14%。同比上年,東部地區仍為全國小微企業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中西部地區兩極分化趨勢依舊顯著,中國區域企業發展差距仍未消弭(見圖2-2)。

圖2-2 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小微企業營業收入比較
注:東部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上海市、江蘇省、廣東省、浙江省和福建省等;中部包括安徽省、江西省、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海南省等;西部包括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同。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9)》數據測算。
(三)總資產利潤率比較
總資產利潤率由總利潤與總資產的比值表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企業盈利能力。2018年,中部中小企業利潤率最高,為7.11%;西部地區反超東部地區次之,為5.32%;東部地區最低,為5.24%。同比上年利潤率而言,中國小微企業總資產利潤率出現季度下滑,這表明產業整體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中小企業發展進程并不順利。
二 各省份中小企業發展狀況的比較
(一)企業數量
從企業數量看,2018年江蘇、廣東、浙江、山東小微企業數量排全國前4位,同上年保持一致。其中,江蘇有小微企業38885家占據榜首,廣東37222家,浙江35838家,山東33692家。

圖2-3 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中小企業總資產利潤率比較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9)》數據測算。

圖2-4 中國各省份小微企業數量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9)》數據測算。
(二)企業營業收入
2018年,中國中小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上年有較大變化,排名最高的分別是江蘇,為47741億元,同比2017年下降8547億元(降低15.18%);廣東,為37475億元,同比下降1898億元(降低4.82%);浙江,為30873億元,同比上升1809億元(增長6.22%);山東由上年第一的位置下降3名,位列2018年度第四,為27366億元,同比2017年下降31237億元(下降53.30%)。西藏仍然位列榜尾,營業收入由2017年96億元上漲至113億元,同比上漲17億元(增長17.71%)??傮w來看,河南、河北、貴州、吉林省份同比上年降低20%以上,四川、重慶、云南、內蒙古等地實現營業收入增長(見圖2-5)。

圖2-5 中國各省份小微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比較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9)》數據測算。
(三)平均用工人數
中小企業從業人員數量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在該區域的重要性。圖2-6顯示,2018年小微企業平均用工人數,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省份位列榜首,青海、海南、西藏仍位居榜尾,總體排名情況同區域小微企業數量與營業收入大體相同。

圖2-6 中國各省份小微企業平均用工人數比較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9)》數據測算。
(四)總資產利潤率
各省份小微企業盈利能力差異可以通過總資產利潤率對比體現??傮w來看2018年福建、江西、重慶、安徽等省份小微企業盈利能力位居前列,能夠看出,區域小微企業盈利能力排名前十名中僅有2個東部省份占據名額,其余均為西部地區,而絕大多數西部地區排行末尾(見圖2-7)。

圖2-7 中國各省份小微企業總資產利潤率比較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9)》數據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