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就業特點與趨勢研究
- 王見敏 鐘鑫
- 2236字
- 2021-09-29 13:47:29
第三節 貴州省各行業就業問題研判
一 就業的宏觀產業環境問題
當前中國致力于技術創新和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這種趨勢的發展必將帶來產業結構的劇烈變遷。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優化升級使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對于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技術水平要求逐漸提高;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第一、第二產業經濟總量占比的減少,將推動第一、第二產業的從業人員快速向第三產業轉移。此外,經濟增速下降、人口老齡化、巨量農民工回流就業等多重因素的疊加,使貴州省宏觀產業的就業環境變得更加嚴峻。
二 各行業從業人員薪資增長問題
整體來看,貴州省GDP歷經7年的高速增長,于2018年首次降到10%以下,增速放緩意味著全行業整體增長水平有所降低,對就業吸納能力也將隨之降低;同時,在政府的資金投入方面,如何有效地使用好固定資產投資這一“經濟杠桿”去撬動行業的轉型與發展,提供更加公平的行業發展環境,是解決市場勞動力盲目擇業的關鍵。同時,貴州省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與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這兩個行業中,屬于當前就業吸納能力最強的兩個行業,政府部門應該健全這兩個行業的就業環境和公共設施,避免因這兩個行業在短期內的人員集聚而形成資源的浪費,做好對整個行業從業人員的引導,是政府部門當前可能會面臨的重點和難點。此外,貴州省房地產等多個行業的薪資待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這是貴州省未來就業工作過程中面臨的新挑戰。
三 城鎮采礦業就業問題
據統計數據顯示,貴州省城鎮單位采礦業從業人員總量呈逐年下降趨勢,其從業人員規模從2013年的46.56萬人減少至2017年的36.60萬人,2013—2017年貴州省采礦業就業規模減少近10萬人,是18個行業中就業人數減少最多的行業。轉型發展壓力與轉移就業風險是該行業面臨的首要問題,未來一段時間內采礦業從業人員規模可能將持續下降,轉移就業壓力較大。究其原因,可能存在兩個方面:一是在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大生態”戰略發展背景下,受制于該行業傳統生產模式與屬性,生產過程自動化的固定資產投資加快,對就業崗位產生了強大的“擠出效應”;二是能源行業整體不景氣,該行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總體上低于貴州省全行業的平均工資,且行業平均工資增長速度低,處于全行業最低增速水平,導致該行業就業吸納能力較弱,轉移就業壓力較大。
四 城鎮水資源與電氣能源業就業問題
2013—2017年,貴州省城鎮單位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從業人員規模減少了4.28萬人,從業人員復合增長率為-8.56%,居于全行業從業人員增長水平的倒數第一。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隨著社會技術的不斷提升,大量的智能產品逐漸替代了人工操作的崗位,直接導致該行業就業崗位的減少;二是該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減少,行業發展和生產資金不足,行業發展空間擴張有限,間接導致就業規模減少。
五 城鎮建筑業就業問題
2013—2017年,貴州省城鎮建筑行業從業人員規模雖呈增長趨勢,但其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從該行業的平均工資變化狀況來看,其工資的增長速度也有所降低,且行業平均工資居于貴州省全行業平均工資水平之下。究其緣由,一是在2013—2017年,貴州省在建筑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的復合增長率為-20.05%,在全行業中縮減最快,由此導致該行業從業人員規模的降低;二是該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平居于貴州省全行業平均工資水平之下,工資待遇水平相對較低。隨著國家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持續發力,該行業就業崗位可能進一步縮減,從業人員可能面臨更大的就業風險。
六 城鎮制造業就業問題
2013—2017年,貴州省城鎮單位制造業從業人員規模占全行業從業人員規模的比重呈下降趨勢。雖然城鎮單位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以年均20.69%的速度快速增長,但是該行業從業人員規模增速出現下降趨勢,就業吸納能力和增長潛力逐漸降低,從業人員有流失的風險。主要原因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制造業正面臨不斷轉型升級,機械化、信息化、電子化的發展趨勢對該行業就業崗位產生了替代效應;二是該行業的工資水平競爭優勢不足, 2017年該行業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與貴州省全行業年平均工資約有10000元的差距。因此,在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增加的同時,提升制造業的就業吸納能力,是該行業所面臨的首要任務。
七 農林牧漁業與金融業就業問題
一般而言,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增加,對本行業就業吸納能力有正向推動作用。然而在2013—2017年,農林牧漁業與金融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47.07%、42.31%,其從業人員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21%和3.42%,兩個行業的就業人員數量的增速均有所下降。固定資產投資對農林牧漁業與金融業的就業推動能力有限。其原因可能是該行業在結構布局、生產效能與發展規劃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另外,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貴州省在農林牧漁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受到限制。優化產業結構、因地制宜制定戰略方針和著力提升從業人員待遇水平等措施,是解決這個行業就業吸納能力的關鍵。最后,農林牧漁業是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該行業投資對脫貧攻堅過程中的就業拉動能力有限,如何提升農林牧漁業就業能力是各級政府面臨的重大挑戰。
八 流通產業就業問題
流通產業是指商品所有者一切貿易關系的總和,是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集合,包括批發、零售、物流、餐飲、信息和金融等諸多行業,目前流通產業已經在我國第三產業中占主導地位,其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遠遠超過其他產業。貴州省流通產業面臨著產業價值增加、產業結構變化、產業價值鏈升級等諸多挑戰,這種變化直接影響著就業結構的變化。流通產業受到政策、經濟形勢、轉型過渡期等因素的影響,使行業發展不協調,各個行業對于就業人員的吸納能力差異性明顯。